1
|
聆听“神灵”,还是聆听“上帝”——以苏格拉底与亚伯拉罕案例为文本的经典解释 |
倪梁康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3 |
1
|
|
2
|
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亚伯拉罕和费伦茨对精神分析发展的贡献 |
王健
郭本禹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9 |
0 |
|
3
|
我国刑事错案成因分析——基于案件过滤的视角 |
王禄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4
|
犹太教中的选民概念及其嬗变 |
傅有德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5
|
论“替罪羊”原型在《抽彩》中的意义 |
陈玉涓
|
《外国语文》
|
1999 |
6
|
|
6
|
以“重复与修改”的历史书写策略解构林肯神话--评苏珊-洛里·帕克斯的“林肯戏剧” |
闵敏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7
|
齐克果论回归自我 |
杜丽燕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领导要善为自己的管理设限 |
欧阳文珍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印度加入中东“四方机制”的动因、影响与挑战 |
杨猛
郑先武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0
|
儒耶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
白诗朗
王强伟
曹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林肯与美国法治观念的变迁——以林肯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讲为例 |
蔡乐钊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新时代管理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精神 |
白长虹
|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惠特曼与林肯 |
赵友斌
|
《外国语文》
|
1993 |
1
|
|
14
|
世界三大一一神教的关系 |
马通
|
《阿拉伯世界》
|
2001 |
1
|
|
15
|
美国专利制度漫谈 |
刘北辰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6
|
林肯不为金钱打官司 |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经典比喻 |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回归与重构:《房间》双重互文辉映中的母性文化 |
许晶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9
|
湖泊吐泡泡——加拿大气泡湖 |
刘妍君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论《矿童》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
李美芹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