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注CO_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模型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永刚
罗懿
+2 位作者
刘岳龙
卢瑜林
魏开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了解释红河油田注CO2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气窜问题,准确优化现场试验中CO2注入压力,利用传热学理论,通过分析井筒传热过程,建立起注CO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的耦合模型,并结合实际注入参数,对红河油田注CO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
为了解释红河油田注CO2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气窜问题,准确优化现场试验中CO2注入压力,利用传热学理论,通过分析井筒传热过程,建立起注CO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的耦合模型,并结合实际注入参数,对红河油田注CO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也解释了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气窜问题。结果表明,在注入井实际注入参数下,井筒温度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始终低于地层原始温度;井筒压力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井口注入压力过大致使井底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这是导致发生气窜现象的根本原因。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CO2
井筒温度压力分布
气窜
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烟气在井筒中的酸凝结规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兆敏
张丁涌
+5 位作者
李威
秦国顺
衣怀峰
薛兴昌
麻涛
杨肖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68,共5页
注烟气开发稠油技术中,确定烟气酸凝结点温度已经成为避免发生低温酸腐蚀、提高注烟气采油安全性的关键。通过建立烟气在井筒中的流动与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烟气成分及参数下沿井筒深度的酸凝结点,分析得到不同注入介质及参数对酸凝结...
注烟气开发稠油技术中,确定烟气酸凝结点温度已经成为避免发生低温酸腐蚀、提高注烟气采油安全性的关键。通过建立烟气在井筒中的流动与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烟气成分及参数下沿井筒深度的酸凝结点,分析得到不同注入介质及参数对酸凝结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注入压力越高,水蒸气含量和三氧化硫含量越高,则烟气酸凝结点温度越高,酸凝结位置离井口越近;注入流量越大、注入温度越高,则井底温度越高,酸凝结位置离井口越远。提高注入温度和流量,降低注入压力,对烟气进行脱硫、脱水处理,可以防止井筒内出现酸凝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注烟气
井筒
内酸凝结位置
井筒
压力
及
温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CO_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模型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永刚
罗懿
刘岳龙
卢瑜林
魏开鹏
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改善鄂南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工艺研究"(编号:P13090)资助
文摘
为了解释红河油田注CO2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气窜问题,准确优化现场试验中CO2注入压力,利用传热学理论,通过分析井筒传热过程,建立起注CO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的耦合模型,并结合实际注入参数,对红河油田注CO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也解释了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气窜问题。结果表明,在注入井实际注入参数下,井筒温度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始终低于地层原始温度;井筒压力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井口注入压力过大致使井底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这是导致发生气窜现象的根本原因。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注CO2
井筒温度压力分布
气窜
红河油田
Keywords
C02 injection
wellbor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gas breakthrough
Honghe Oilfield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烟气在井筒中的酸凝结规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兆敏
张丁涌
李威
秦国顺
衣怀峰
薛兴昌
麻涛
杨肖曦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6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11ZX05032-001)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编号:2009AA06Z205)
中国石油低碳关键技术重大专项(编号:2011E240)
文摘
注烟气开发稠油技术中,确定烟气酸凝结点温度已经成为避免发生低温酸腐蚀、提高注烟气采油安全性的关键。通过建立烟气在井筒中的流动与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烟气成分及参数下沿井筒深度的酸凝结点,分析得到不同注入介质及参数对酸凝结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注入压力越高,水蒸气含量和三氧化硫含量越高,则烟气酸凝结点温度越高,酸凝结位置离井口越近;注入流量越大、注入温度越高,则井底温度越高,酸凝结位置离井口越远。提高注入温度和流量,降低注入压力,对烟气进行脱硫、脱水处理,可以防止井筒内出现酸凝结。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注烟气
井筒
内酸凝结位置
井筒
压力
及
温度
分布
Keywords
heavy oil thermal recovery
flue gas injection
flue gas condensation deposition in borehol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borehole
分类号
TE357.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注CO_2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模型研究及现场应用
张永刚
罗懿
刘岳龙
卢瑜林
魏开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烟气在井筒中的酸凝结规律
李兆敏
张丁涌
李威
秦国顺
衣怀峰
薛兴昌
麻涛
杨肖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