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nKF的高温气井钻进中井筒传热模型研究
1
作者 彭涛 李白雪 +2 位作者 钱会 王静 张菲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9,共10页
深层气井钻进过程中,受到施工扰动和深层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准确描述井筒内的温压场变化。鉴于随钻实时监测和异常工况预警对精确描述温度场的迫切需求,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和全井段传热分析... 深层气井钻进过程中,受到施工扰动和深层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准确描述井筒内的温压场变化。鉴于随钻实时监测和异常工况预警对精确描述温度场的迫切需求,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和全井段传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实钻数据与传热模型融合同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川西盆地高温气井井筒实时温度场监测和自修正分析的模型,并加以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nKF同化后的输出值及各项热温参数会随着测点迭代,修正结果逐渐精确。自修正技术在钻井井筒传热实时监测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井下温压监测的准确度,可以满足更多钻井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实时监测 井筒传热模型 状态估计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方程型井筒三相流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合年 韩大匡 +1 位作者 桓冠仁 李福垲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从相态研究入手,用状态方程和相平衡计算描述流体在井筒中的相态变化,通过能量方程计算出井筒多相流压力分布以及油气水分布。本文方法适用于各种井筒(直井和斜井)以及各种类型的流体(黑油、挥发油、凝析气、湿气和干气)。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流体力学 状态方程 井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压裂井筒流动模型及耦合求解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小江 李根生 +4 位作者 王海柱 田守嶒 宋先知 陆沛青 刘庆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4,共8页
超临界CO_2压裂是一种新型的无水压裂技术,井筒温度和压力准确预测是该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Span-Wagner状态方程和Fenghour输运性质模型,结合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考虑热量源汇的超临界CO_2压裂井筒流动解析模型,采用压... 超临界CO_2压裂是一种新型的无水压裂技术,井筒温度和压力准确预测是该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Span-Wagner状态方程和Fenghour输运性质模型,结合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考虑热量源汇的超临界CO_2压裂井筒流动解析模型,采用压力和温度以及油管-环空-地层的迭代计算,实现井深和径向方向的双重耦合数值求解。通过对比分析经典模型和现场实测数据,分别验证模型的推导过程和精度。结果表明:气体膨胀或压缩做功对井筒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不能忽略;大排量超临界CO_2压裂过程中,须考虑摩擦生热对井筒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焦耳-汤姆逊效应对井筒温度和压力影响较小,工程计算中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压裂 井筒流动模型 耦合求解 热量源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筒离散模型的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娜 朱元芮 +2 位作者 祝仰文 李金潘 魏翠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6,共5页
海上稠油油藏在多元热流体多轮次吞吐后,产量明显递减,开发效果变差。由于缺乏对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的认识,很难提出吞吐后开发调整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机理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井筒离散模型,通... 海上稠油油藏在多元热流体多轮次吞吐后,产量明显递减,开发效果变差。由于缺乏对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的认识,很难提出吞吐后开发调整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机理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井筒离散模型,通过与热水吞吐对比,剖析了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结果表明,考虑多元热流体变质量流动影响以及井筒与地层耦合作用的井筒离散模型,能更真实反映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的温度场和黏度场变化。井筒离散模型下的多元热流体吞吐模拟结果表明,沿水平井加热范围呈“长勺”状,且气液分离导致降黏范围逐渐增加。多元热流体吞吐通过热气复合降黏、扩大波及系数、气体辅助重力泄油和提高热效率,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稠油油藏 多元热流体 吞吐机理 水平井 井筒离散模型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举环空注热天然气井筒温度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威 袁骞 +2 位作者 胡海霞 李莹 杨汝成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3期41-43,10,共3页
气举环空注热天然气井筒传热过程复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气举环空注热天然气井筒实际传热过程,建立新的井筒传热模型,修正了前人温度预测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拟合得到井筒传热新模型中环空传热等效半径,确定新温度预... 气举环空注热天然气井筒传热过程复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气举环空注热天然气井筒实际传热过程,建立新的井筒传热模型,修正了前人温度预测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拟合得到井筒传热新模型中环空传热等效半径,确定新温度预测模型必要参数,然后通过多个现场试验实例对新温度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从预测的准确性和热天然气影响深度两方面证明新温度预测模型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环空 热天然气 传热过程 井筒传热模型 温度预测模型 现场试验 环空传热等效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改进的井筒温度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雷霆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5期14-16,共3页
在气井的试井过程中,由于井筒流体向地层散热,使得流体温度发生改变。在某些气井中,在关井阶段出现流体温度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常规气井解释方法没有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无法正确解释此类异常现象。对Hasan提出的井筒温度模型进行改进... 在气井的试井过程中,由于井筒流体向地层散热,使得流体温度发生改变。在某些气井中,在关井阶段出现流体温度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常规气井解释方法没有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无法正确解释此类异常现象。对Hasan提出的井筒温度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焦耳—汤姆逊效应引起的温度变化,使得该模型能够预测并计算井温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温度模型 井筒传热 气井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汽井油套管环空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型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春红 《石油仪器》 2004年第3期1-4,65,共4页
为了搞清稠油注汽热采井油套管环空氮气隔热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操作条件 ,实现注汽热采井油套管环空氮气隔热井筒传热技术的室内物理模拟 ,依据井筒传热原理 ,遵循相似准则 ,按技术指标比例建模 ,在室内建立了同心油管氮气隔热井筒传热、... 为了搞清稠油注汽热采井油套管环空氮气隔热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操作条件 ,实现注汽热采井油套管环空氮气隔热井筒传热技术的室内物理模拟 ,依据井筒传热原理 ,遵循相似准则 ,按技术指标比例建模 ,在室内建立了同心油管氮气隔热井筒传热、光油管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型各一套。通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井筒径向传热温场进行了验证 ,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井筒比例模型 氮气隔热技术 井筒传热 隔热油管 光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R曲线的井筒—储层非稳态耦合模型
8
作者 王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3期126-126,共1页
传统上,将IPR曲线与垂直管流(VFP)曲线相结合可获得气井产能。该方法最早于1954年提出,但无法准确描述平均流压与平均产量的瞬态变化,获取这些参数的真实变化情况需要耦合储层模型与井筒模型。常规处理方法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与准... 传统上,将IPR曲线与垂直管流(VFP)曲线相结合可获得气井产能。该方法最早于1954年提出,但无法准确描述平均流压与平均产量的瞬态变化,获取这些参数的真实变化情况需要耦合储层模型与井筒模型。常规处理方法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与准确度有限。常规模型假设井底流压恒定,而实际生产中流压随时间变化明显,因此,大多数IPR模型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R曲线 耦合模型 井筒模型 储层模型 非稳态 井底流压 气井产能 垂直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流压快速分析方法及其在CO_(2)井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邦超 次惠岭 +4 位作者 白冰 刘建锋 邹炎 雷宏武 崔银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井筒作为井筒内工质流体和地下储层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内部流体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准确预测是深部流体注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控制工程生产效率与安全性评估。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发现井筒内流体压力随深度近似线性变... 井筒作为井筒内工质流体和地下储层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内部流体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准确预测是深部流体注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控制工程生产效率与安全性评估。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发现井筒内流体压力随深度近似线性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关于井筒内流压的快速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井筒内流体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的井筒内流体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模型,并利用该耦合模型就所提快速分析方法中待定参数与流体工况、井筒参数、地层物性等参数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针对CO_(2)井,给出了井筒内流压快速分析表达式,结合工程现场数据进行验证,压力解精度在工程应用许可的范围内。所提井筒内流压快速分析方法基于文献统计得出,适用于气井、液井、生产井、注入井等,覆盖范围较广,具有计算参数少、方便快捷的特点,针对某指定工质流体的快速分析表达式中的待定参数可由室内研究人员给出。研究结果对现场工程师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流动模型 快速分析方法 一维稳态流动 流体压力 敏感性分析 CO_(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和HYSYS的地下储气库地面井筒一体化压力计算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得军 刘鹤 +3 位作者 孟凡彬 王东军 卫晓 李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已有HYSYS软件本身没有井筒模块,不能在HYSYS中实现对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井筒部分压力系统的模拟。为此,通过分析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井井筒压力传递机理,建立了井筒压力计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VB软件开发平台,利用HYSYS模拟软件的Exte... 已有HYSYS软件本身没有井筒模块,不能在HYSYS中实现对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井筒部分压力系统的模拟。为此,通过分析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井井筒压力传递机理,建立了井筒压力计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VB软件开发平台,利用HYSYS模拟软件的Extension模块扩展功能,将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井井筒压力传递模型嵌入HYSYS新的单元模块,由此可方便地实现注采气井井口压力与井底压力之间的数值关联计算与压力模拟传递,并且在HYSYS的PFD模拟流程图中可以直接调用扩展开发的井筒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开发出的井筒压力传递模块模拟计算出的压力数据与实测数据偏差很小,能满足现场模拟计算的需求。此外,基于VB与HYSYS模拟平台对地下储气库注采气井井筒模块的成功开发使得地下储气库地面井筒压力模拟更加便捷,操作过程简化,实现了地下储气库地面管网压力系统与注采井筒压力系统的一体化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注采气井筒压力 井筒模型 HYSYS VB一体化压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建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配合辽河油区稠油注汽热采井套管环空氮气隔热技术的应用 ,首次在室内开展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拟研究。通过模拟不同注汽条件 ,评价了热采井采用同心油管与光油管环空充氮气的隔热效果、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 ,为现场注汽井筒氮气隔... 为配合辽河油区稠油注汽热采井套管环空氮气隔热技术的应用 ,首次在室内开展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拟研究。通过模拟不同注汽条件 ,评价了热采井采用同心油管与光油管环空充氮气的隔热效果、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 ,为现场注汽井筒氮气隔热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井筒模型 环空氮气隔热 井筒传热 稠油 同心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井筒-管网一体化耦合模拟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侯玉培 杨耀忠 +3 位作者 孙业恒 于金彪 孙红霞 陶国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130,共7页
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包含油藏、井筒、管网三大生产环节。传统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模拟油藏中流体的流动,而油藏-井筒-管网一体化耦合模拟同时反映油藏供液能力、井筒举升能力和管网集输能力,对准确预测生产态势、实现生产系统全流程优化具... 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包含油藏、井筒、管网三大生产环节。传统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模拟油藏中流体的流动,而油藏-井筒-管网一体化耦合模拟同时反映油藏供液能力、井筒举升能力和管网集输能力,对准确预测生产态势、实现生产系统全流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井筒-管网模型建立方法及流体多相管流相关式适应性,实现了井筒、管网内流动模拟和流动保障模拟;通过节点链接建立一体化模型,耦合关键节点的流动关系,形成了油藏-井筒-管网一体化耦合模拟方法,实现了油气田开发全流程模拟。基于埕岛油田西A区块,根据海上油田实际生产需求和约束条件,优化生产制度、配产配注等,基于一体化模型进行全流程优化,最大程度提高了油气田开发系统产量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模型 管网模型 流动保障 一体化模型 耦合模拟方法 全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体积压裂井筒温度计算及套管强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席岩 柳贡慧 +3 位作者 李军 查春青 王超 刘明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1-564,共4页
页岩气井体积压裂排量大、时间长,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变化剧烈,引起的温度应力对套管强度具有较大影响。在考虑压裂液摩擦生热以及排量与壁面换热系数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井套管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场模型,对压裂过程中温度瞬态变... 页岩气井体积压裂排量大、时间长,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变化剧烈,引起的温度应力对套管强度具有较大影响。在考虑压裂液摩擦生热以及排量与壁面换热系数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井套管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场模型,对压裂过程中温度瞬态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页岩气井套管压裂过程中井筒降温幅度较大,储层温度为78.5℃时最大降幅达到64.7℃;跟端和趾端温度差最大值出现在压裂初期60~210 s。依据推导出的套管抗外挤强度计算公式进行强度校核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应力对套管抗外挤强度产生较大影响,且随着压裂排量的不断增大,抗外挤强度降幅也不断增大,冬季施工压裂液排量为20 m^3/min时,套管抗外挤强度降低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体积压裂 温度应力 井筒温度场模型 抗外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气水两相地层井筒组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瑞 吕涛 +1 位作者 胡勇 钟兵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气水井试井对天然气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借助数值模拟方法了解地下气流和水流的变化 ,对于提高采收率是极为重要的。通常的数值模拟中仅考虑了储层的渗流动态 ,而把井筒视为线汇处理 ,这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井筒和储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 气水井试井对天然气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借助数值模拟方法了解地下气流和水流的变化 ,对于提高采收率是极为重要的。通常的数值模拟中仅考虑了储层的渗流动态 ,而把井筒视为线汇处理 ,这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井筒和储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气水两相组合模型 ,借助有限体积法导出了组合模型的离散方程 ,并讨论了求解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井 裂缝性 地层井筒组合模型 气水两相流 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温度压力监测的分层测试反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隋微波 张士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3,118,共5页
多层油藏的传统分层测试方法是基于瞬态流量压力耦合模型建立的,但是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井下瞬态流量测量具有很大难度,且精度较差,因此传统分层测试方法的后期解释结果受瞬态流量影响很大,经常出现较大误差。利用目前被大规模应用... 多层油藏的传统分层测试方法是基于瞬态流量压力耦合模型建立的,但是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井下瞬态流量测量具有很大难度,且精度较差,因此传统分层测试方法的后期解释结果受瞬态流量影响很大,经常出现较大误差。利用目前被大规模应用的永久式井下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提出了基于瞬态温度压力耦合模型的分层测试方法,在前期正模型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方法中最为关键的反模型部分。通过建立合理的目标函数,应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了用于回归多层油藏分层属性的反模型,并编制程序进行求解,实现了通过瞬态实测温度和压力对多层油藏分层属性参数(渗透率、伤害渗透率和伤害半径)的求解。通过双层合采和4层合采油藏2个算例,对该测试方法的测试流程、数据选取要求、解释步骤和解释精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反模型可以与前期工作建立的正模型配合使用,解释效果较好。基于瞬态温度压力耦合模型的分层测试方法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对生产影响较小,解释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分层测试 井筒流动模型 模型 井下传感器 焦耳-汤普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软件在浅海油田井筒压力计算的应用
16
作者 高震 刘宇航 杨火海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浅海油田井筒压力计算的准确性有利于保障油田的高效生产与开发。针对海上油田井筒管柱特点,运用油藏工程软件,建立单井井筒管流模型,选用不同运算方法,计算单井井底压力。通过实例计算,优选出适合于浅海油田的井筒计算方法,并根据A油... 浅海油田井筒压力计算的准确性有利于保障油田的高效生产与开发。针对海上油田井筒管柱特点,运用油藏工程软件,建立单井井筒管流模型,选用不同运算方法,计算单井井底压力。通过实例计算,优选出适合于浅海油田的井筒计算方法,并根据A油田实际特点,推荐了相应适合的井筒压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小于5%,可准确反映井筒实际管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油田 井筒模型 井底压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压降对水平井入流动态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毛吉峰 李登运 唐思颖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7期183-183,共1页
针对目前分析油藏三维渗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阐述水平井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各类模型的建立方法,来分析井筒压降对水平井入流动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水平井技术 井筒压降 井筒模型 油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矿区龙首矿西二副井井筒加固 被引量:1
18
作者 和乾元 高亚林 +3 位作者 王珉 刘爱民 郭新珂 陈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7-164,共8页
以龙首矿西二采区副井1240~1120 m段井筒为研究对象,在对岩体性质、开挖支护时间和围岩与混凝土井壁关系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副井井筒数值模型,选择合理的围岩及混凝土力学参数,针对混凝土强度和井壁厚度变化构建了15种支护方案,... 以龙首矿西二采区副井1240~1120 m段井筒为研究对象,在对岩体性质、开挖支护时间和围岩与混凝土井壁关系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副井井筒数值模型,选择合理的围岩及混凝土力学参数,针对混凝土强度和井壁厚度变化构建了15种支护方案,运用FLAC3D软件模拟计算出井筒不同方向应力变化和位移变化,进而对比确定井筒加固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为副井1240~1120 m段井筒返修支护方案最终确定提供量化参考和理论保证。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和井筒的实际变形破坏发展情况,确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井筒加固方案,并制定相应井筒返修加固的具体措施,通过对副井加固后井筒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以及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井筒数值模拟和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井 井筒数值模型 支护方案 井筒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测水平井井筒温度剖面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锐铎 段永刚 蔡珺君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3期39-43,共5页
通过解释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DTS)实时测量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可以实现井底流动情况的真实还原,水平井井筒温度预测模型是解释测试资料的基础。从油藏渗流规律和井筒流动机理出发,以流体物质平衡方程、动量守恒以及能量守恒为基础,以均... 通过解释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DTS)实时测量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可以实现井底流动情况的真实还原,水平井井筒温度预测模型是解释测试资料的基础。从油藏渗流规律和井筒流动机理出发,以流体物质平衡方程、动量守恒以及能量守恒为基础,以均质油藏中心的一口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油藏和井筒模型的水平井热模型,随之迭代求解出特定条件下水平井井筒的温度和压力剖面,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产油下水平井井筒温度的敏感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不同渗透率以及不同类型流体对油藏温度分布均有明显影响。对于产单相油的水平井,井筒流入温度剖面与流量剖面以及表皮因子相关,产油量越大或者表皮因子越大,在近井带会引起更大的压力变化,由焦耳汤姆森效应作用进而使得井筒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DTS 井筒模型 温度剖面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采油优化模型
20
作者 刘珊 苏玉亮 刘浩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1-888,共8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分段采油,考虑变盲筛比的分段完井方法,引入启动压力梯度,基于势的叠加、镜像反映原理和微元线汇思想,分别建立了低渗透封闭油藏和低渗透底水油藏的分段采油耦合模型。以水平井的产量作为目标函数,以生产水平井...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分段采油,考虑变盲筛比的分段完井方法,引入启动压力梯度,基于势的叠加、镜像反映原理和微元线汇思想,分别建立了低渗透封闭油藏和低渗透底水油藏的分段采油耦合模型。以水平井的产量作为目标函数,以生产水平井段的长度和中心点位置作为优化变量,分别建立了两种边界条件的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采油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编制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平井分段采油时分段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给出了不同分段模式下的最优分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平井 水平段 分段采油 遗传算法 油藏/井筒耦合模型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