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域统计特征的井眼碰撞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刚 张家林 +2 位作者 刘闯 刘华亮 于长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相同钻井条件下,钻头钻遇水泥环、套管的振动信号与钻进地层的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不同。提出一种基于时域统计特征的井眼碰撞识别方法,通过识别振动信号的特征差异,实现对钻头碰撞邻井井眼的及时预警。首先在时域上提取信号的分散特征... 相同钻井条件下,钻头钻遇水泥环、套管的振动信号与钻进地层的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不同。提出一种基于时域统计特征的井眼碰撞识别方法,通过识别振动信号的特征差异,实现对钻头碰撞邻井井眼的及时预警。首先在时域上提取信号的分散特征和形状分布特征,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时域特征进行降维处理,进而得到主要特征成分,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特征进行分类训练,以完成对钻进地层和钻遇水泥环、套管的自动识别。通过南海某钻井平台现场作业数据检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表明该方法可以加强海上丛式井作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碰撞 时域特征 主成分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刚 王刚 +3 位作者 王锴 李祎宸 胡轶男 孔得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密集丛式井钻井密度大、井口间距小,钻进时受邻井轨迹数据不准确、仪器测量精度及井眼轨迹控制等因素影响,井眼碰撞风险较高,已成为制约密集丛式井安全优快钻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国内外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 密集丛式井钻井密度大、井口间距小,钻进时受邻井轨迹数据不准确、仪器测量精度及井眼轨迹控制等因素影响,井眼碰撞风险较高,已成为制约密集丛式井安全优快钻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国内外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防碰监测作业经验,分析总结了井眼相碰的原因;对现有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井眼轨迹精确控制技术、井眼轨迹误差模型、井眼轨迹实时三维可视化、防碰风险评价指标、防碰作业要求及防碰监测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探讨了未来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发展趋势。本文对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可为保障密集丛式井安全钻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丛式井 井眼碰撞 轨道优化 误差模型 风险评价 防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座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传递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刚 穆文军 +1 位作者 张勇 王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5,共6页
在井眼碰撞预警地面监测中,安装于邻井套管头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用磁座安装方式,针对磁座安装对信号传递效果的影响,从理论分析和检测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原理,推导出其在磁座安装测量条件下的... 在井眼碰撞预警地面监测中,安装于邻井套管头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用磁座安装方式,针对磁座安装对信号传递效果的影响,从理论分析和检测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原理,推导出其在磁座安装测量条件下的力学模型,基于模型计算得到不同信号频率下的理论安装传递系数,然后通过传感器磁座安装振动台检测实验,获得安装传递系数实验值。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及误差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入安装传递系数的修正系数,最后提出由传感器测量值计算套管头振动输入量的方法,能够克服磁座安装对信号传递的影响,进而提高井眼碰撞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碰撞预警 磁座安装 力学模型 安装传递系数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某水平井防碰轨迹控制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和鹏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渤海辽东湾某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井网密集,截至2012年年初共布有300余口油井。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增加采出程度,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井间加密调整,由此导致钻井过程中井眼防碰问题极为突出,尤其是X平台新钻井。由于使用老X平台新... 渤海辽东湾某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井网密集,截至2012年年初共布有300余口油井。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增加采出程度,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井间加密调整,由此导致钻井过程中井眼防碰问题极为突出,尤其是X平台新钻井。由于使用老X平台新建外挂槽口,X平台新钻井表层轨迹与周围井缠绕、穿插,井眼防碰压力、轨迹控制难度很高。文章以该平台某水平井轨迹控制为例,通过合理槽口选择、井身结构优化、控制井段预留、出现井眼碰撞后的反应操作、侧钻轨迹设计等技术,解决了本井表层出现严重井眼碰撞问题后的钻井问题,避免了槽口浪费以及其他不必要的损失,节约了成本,为渤海后续类似作业积累了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 井眼碰撞 井间加密 侧钻绕障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