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海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为准确获取水文地质参数,进而为矿井防治水、矿井涌水量计算以及地下水评价等提供可靠的参数,以煤田地质勘探中实测的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曲线为依据,结合岩心精细描述、抽水试验、常规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 为准确获取水文地质参数,进而为矿井防治水、矿井涌水量计算以及地下水评价等提供可靠的参数,以煤田地质勘探中实测的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曲线为依据,结合岩心精细描述、抽水试验、常规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技术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不仅可以准确划分含隔水层的性质,确定其位置,分析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检查钻孔止水效果,计算各含水层钻孔截面流量,亦可研究地下水流体特征,评价地下水水质参数以及监测生产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因此,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能够提高煤田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利用率,实现地质勘探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更好地为矿井设计、建设及矿井生产服务,保障矿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井液电阻率 止水检查 补给关系 含隔水层划分 煤田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测量时间确定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海军 马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4,共6页
测量时间是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的关键参数,长期依靠施工经验来确定,尚缺少该参数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影响测量时间的地层富水性、渗透率、地层水的视电阻率、示踪剂溶解速度等多种因素入手,应用质量衡算定律建立测... 测量时间是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的关键参数,长期依靠施工经验来确定,尚缺少该参数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影响测量时间的地层富水性、渗透率、地层水的视电阻率、示踪剂溶解速度等多种因素入手,应用质量衡算定律建立测井最佳测量时间计算模型,推导出最佳测量时间计算公式,并通过现场钻孔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建立的最佳测量时间计算公式可以为盐化测井测量时间的选取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为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获取含(隔)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提供技术支持,更好地指导现场水文测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衡算定律 影响因素 最佳测量时间 盐化测 人工井液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液电阻率法在井管故障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南亲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通过对井液电阻率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测试仪器的改进,将其运用于井管故障的检测。能简便、快捷、准确地探明井管破损的位置、大小以及由于成井工艺不良而引导的渗漏问题,为修井和故障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扩大了这种方法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井液电阻率 管故障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井液电阻率法测定含水层位置及涌水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康跃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为了查清岩层中含水层发育情况,为矿井施工和开采提供安全保障,采用井液电阻率测量技术,利用井液电阻率曲线随时间变化产生的离差现象,绘制离散曲线,通过分析计算,查明地下水运动状态,判别含水层类型,并确定含水层位置和涌水量。实例测... 为了查清岩层中含水层发育情况,为矿井施工和开采提供安全保障,采用井液电阻率测量技术,利用井液电阻率曲线随时间变化产生的离差现象,绘制离散曲线,通过分析计算,查明地下水运动状态,判别含水层类型,并确定含水层位置和涌水量。实例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查明含水层发育情况,可为矿井设计、施工提供防治水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液电阻率 离散曲线 含水层 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网格有限元的直流电阻率法三维正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新宇 王程 +3 位作者 毛玉蓉 严良俊 周磊 高文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143,共8页
直流电阻率法因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煤田等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调查行业。但在井–地、地–井电阻率法勘探过程中,钻孔因素(井液电阻率和钻孔孔径)对不同探测模式下视电阻率响应的影响尚未明确,是否影响视电阻率资... 直流电阻率法因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煤田等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调查行业。但在井–地、地–井电阻率法勘探过程中,钻孔因素(井液电阻率和钻孔孔径)对不同探测模式下视电阻率响应的影响尚未明确,是否影响视电阻率资料的解释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因此,提出采用混合网格有限元法实现直流电阻率三维正演。给出异常电位法满足的边值问题及有限元变分问题,应用三棱柱和四面体混合网格实现对计算区域的快速离散,并建立2种网格的线性插值基函数和单元系数矩阵;采用SSOR–PCG迭代算法求解异常电位满足的大型线性方程组,得到各观测点的响应。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应用混合网格有效地离散钻孔地电模型,探讨钻孔因素对井–地、地–井观测方式视电阻率数据的影响特征。对于井–地观测方式:钻孔附近视电阻率受钻孔因素影响最大,严重影响视电阻率资料的合理解释,但随着测点收发距的增加,视电阻率响应逐渐趋于围岩电阻率;而且随着发射源深度的增加,钻孔对地表视电阻率响应的影响也逐渐减小。对于地–井观测方式:钻孔因素对浅部数据影响较大,对深部数据影响小,相比于井液电阻率,视电阻率响应更易受钻孔孔径的影响。直流电阻率法混合网格有限元三维正演算法的提出,对实际井–地、地–井电阻率法勘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可结合钻孔信息进行正演模拟分析,选择合适的收发距,有效压制钻孔因素对实测资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 井液电阻率 钻孔孔径 混合网格有限元法 三棱柱 四面体 三维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