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西湖凹陷直井井斜规律及原因分析
1
作者
张海山
刘伟
王涛
施览玲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出处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东海深层低渗-致密天然气钻井测试及储层改造关键技术”(2016ZX05027-003-001)。
文摘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中规模最大的含油气凹陷。该区域储层埋深较大、地层岩性和构造复杂,导致直井井斜问题突出,急需解决防斜打直问题。基于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实钻资料和模拟计算分析相结合,开展了直井井斜规律及原因分析。该区域直井偏斜方向受地质构造影响明显,总体上符合沿地层上倾方向偏斜规律。构造作用强烈造成地层倾角较大是该区域下部井段严重井斜的首要原因,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不合适也是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上部及以上地层不易井斜,花港组下部及以下地层易井斜;井眼越深、井眼尺寸越小,井斜越严重。因此该区域下部易斜地层宜优先选用垂直钻井系统,不用或慎用钟摆钻具组合。
关键词
西湖凹陷
直井
井斜 规律
井斜 原因
钟摆钻具组合
防斜 打直
Keywords
Xihu Sag
vertical well
wellbore deflecting discipline
wellbore deflecting reason
pendulum assembly
anti-deviation vertical drilling
分类号
TE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题名 低井斜着陆法在渤海浅层岩性油藏水平井的应用
2
作者
李琰
杨柳河
吴东昊
徐昱
秦磊
殷小琛
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文摘
渤海海域浅层岩性油藏具有目的层薄,砂体纵、横向变化快,砂体构型复杂等特征。采用较薄储层地质导向常用的“稳斜探顶”法往往出现着陆时钻穿目的层的情况,这给水平井的精确着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及对水平井常规着陆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出了针对薄储层水平井的低井斜着陆地质导向方法,即稳斜找到目的层后立刻着陆,将剩余增斜段在水平段实施。该方法在H井的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薄储层水平井着陆的成功率,可为类似薄储层水平井的着陆导向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低井斜 着陆法
水平井
地质导向
河流相薄储层
岩性油藏
渤海油田
Keywords
low hole-deviation landing method
horizontal well
geosteering
fluvial thin reservoir
lithologic oil pool
Bohai Oilfield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题名 空气钻井井斜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中权
柳贡慧
刘克强
童智燕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文摘
近年来,空气钻井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实钻结果表明,其井斜难以控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我国近年来空气钻井的现场资料,系统地总结了空气钻井井斜的特点,分析了钻井液和空气两种循环介质对钻头侧向力和钻头转角的影响规律,同时阐述了卸荷效应对地层造斜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斜措施。
关键词
空气钻井
井斜 机理
井斜
井斜 控制
Keywords
air drilling
deviation mechanism
well deviation
deviation control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气体钻井井斜机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刚
伊明
王新
杨万和
机构
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文摘
随着气体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气体钻井过程中的井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其机理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结合气体钻井井斜的特殊性,从破岩机理、温度、地层因素、井径扩大、下部钻具组合运动状态等方面分析了气体钻井的井斜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钻井液钻井相比,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变化导致地层各向异性指数显著增加,是气体钻井容易井斜的根本原因;井径扩大以及整体钻柱所受摩阻变化影响下部钻具的运动特性,是气体钻井易井斜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几点解决气体钻井井斜问题的技术思路,供气体钻井防斜进行参考。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斜
影响因素
井斜 机理
Keywords
Gas drilling
Deviation
Effecting Factors
Devi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E2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三维井斜解释软件开发
5
作者
郑孝强
郝丽平
姚辰明
薛辉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文摘
为方便、快速地解释井斜数据,同时使井眼轨迹能够以最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利用Visual C++编程工具和OpenGL图形库开发了一套三维井斜解释软件。采用曲率半径法计算模型,Akima插值方法计算井眼轨迹。三维井斜解释软件包括数据处理、三维视图显示、二维视图显示、解释成果报告制作等模块。通过对16口井的陀螺井斜资料进行处理,与其他处理软件相比图形显示更为直观、形象,更有利于观察井眼轨迹的位置及轨迹变化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测井 解释
软件开发
陀螺井斜
曲率半径法
三维井斜 解释
Keywords
log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inclination, curvature radius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inclination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题名 影响小眼井井斜控制的因素分析
6
作者
翟洪军
姜玉芳
王洪英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石油钻井研究所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文摘
利用Welplan软件对钻压、井径扩大率、1#、2#钻铤刚度比、短钻铤长度、稳定器外径及转盘转速等影响小眼井井斜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计算。大庆油田9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Welplan软件的分析结果对小眼井防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眼井
井斜
井斜 控制
钻井
软件
Keywords
slimhole,hole
deviation,deviation control,performance analysis,bit weight,rotary speed,hole enlargement,bottom
hole assembly,Daqing Oilfield
分类号
TE2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928.0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题名 气体钻井井斜的原因及防斜技术
被引量:16
7
作者
邓虎
伍贤柱
余锐
机构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气体钻井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归纳气体钻井井斜规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气体钻井与钻井液钻井两种情况下,地层各向异性、地层倾角、井眼几何参数及钻井参数等因素对井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钻井与钻井液钻井相比,地层各向异性显著增加是气体钻井容易井斜,且井斜后较难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中、大钻压下,井径扩大是气体钻井容易井斜的重要原因;而地层倾角、钻压、钻头切削各向异性和钻具组合对气体钻井井斜的影响与钻井液钻井相似。建议在现场推广应用空气锤、钟摆钻具组合和空气螺杆钻具组合三项气体钻井防斜技术来防止气体钻井井斜。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斜
钟摆钻具
井 径
井斜 控制
Keywords
gas drilling,well deviation,pendulum assembly,borehole diameter,well deviation control
分类号
TE242.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单弯螺杆控制井斜力学特性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尹虎
李黔
宋振清
陈新兰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学院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82,共3页
基金
新疆钻井公司资助的"防斜打快基础理论研究"(新石工 0 13)的研究成果
文摘
针对易斜地区防斜打快问题 ,文章提出了利用单弯螺杆钻具配合转盘钻进行井斜控制的下部钻具组合设计及使用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建立了这种下部钻具组合的力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其控制井斜的力学特性 ,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下部钻具组合控制井斜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优化这种钻具组合和施工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疆油田易斜地区应用实践表明 ,这种钻具组合可在小钻压、低转速条件下有效地控制井斜 ,提高机械钻速 ,且不会影响下部钻具组合的安全 ,为在易斜地区防斜打快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井斜
单弯螺杆
转盘
钻具
有限元分析
钻井 工程
Keywords
Borehol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Mathematical model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il well drill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ing
Rotating machinery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气体钻井井斜有限元岩石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化蜀
余瑞青
廖忠会
练章华
徐晓玲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74,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项目“气体钻井轨迹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编号:GJ-79-0712)的部分成果
文摘
气体钻井易井斜,钻井施工主要通过调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进行轨迹控制,然而在高陡构造地区,气体钻井井斜变化严重超出井身质量控制要求,为后期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气体钻井井斜变化必须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程度的影响,而现有的数学模型复杂,计算量大,不能真实地模拟井下钻井的力学变化。为此,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实体三维力学模型,可以充分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Von-Mises应力计算,根据地层应力值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分析出气体钻井井斜规律。通过对该模型力学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相同地层倾角和岩石强度下,气体钻井井斜幅度大于钻井液钻井的井斜幅度,井壁更不稳定,钻井时更易出现井眼扩大现象;当地层倾角小于45°时,井斜具有上倾趋势;地层倾角等于45°时,井斜趋势不明显;地层倾角大于45°时,井斜具有下倾趋势。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斜
有限元岩石力学模型
岩石应力
地层倾角
Keywords
gas drilling,well deviation,finite-element rock mechanical model,rock stress,formation dip
分类号
TE242.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空气钻井井斜控制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项德贵
葛云华
孙梦慈
于文华
赖晓晴
陈志学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3,共4页
文摘
玉门青西油田地层岩性不均,岩性变化频繁,地层极硬,研磨性极强,可钻性差,机械钻速较低,造成全井钻井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机械钻速,在窿9井等4口井试验了空气钻井,大幅度地提高机械钻速,但出现空气钻井井斜不易控制的问题。文中阐述和分析了影响空气钻井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井斜影响的机理;阐述了空气锤防斜技术,分析了空气锤在窿15井试验未起到防斜的原因,对今后空气钻井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西油田
空气钻井
井斜
钻具组合
空气锤
地层可钻性
Keywords
air drilling
borehole deviation
BHA
formation drillability, Qingxi Oilfield
分类号
TE242.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井斜控制理论及防斜钻井技术综述
被引量:53
11
作者
赵新瑞
姜敬华
奚艳红
张绍先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1期4-9,共6页
文摘
在钻井过程中,井斜给钻井工程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并造成巨大损失。早在50 年代,国外就研究了光钻铤在钻压作用下的弯曲问题,导出了有关计算模式;60 年代提出了双稳定器防斜钻具的理论,为满眼钻具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70 年代提出了用小势能法求解下部钻具的受力和变形。国内在60 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引用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进入70 年代逐步开展了防斜理论的研究。首先是唐俊才等人,指出了Hoch 的公式推导中的错误,并给出修正公式;后来白家祉教授提出了用纵横弯曲连续梁理论求解下部钻柱的受力和变形;杨勋尧在研究钟摆钻具、满眼钻具基础上,得出简化的公式和图表,在川东指导钻井实践取得好效果。文中系统介绍了井斜控制技术,对井斜控制理论研究、防斜钻井技术研究及防斜钻井实践有重要参考、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井斜 控制
防斜 器
钻井 技术
防斜
综述
Keywords
deviation control,pendulum assembly,unbalanced drill collar,packed hole technique,inclining prevention device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空气钻井井斜问题与地层倾角的规律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铁军
练章华
刘健
孟英峰
陈勇
乐彬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编号:205135
+1 种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编号:PLN0412
文摘
由于可以有效的保护储层、防止井漏和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等优点使得空气钻井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在一些地层的钻进过程中,使用空气钻井时出现了在钻井液钻井时不会出现的井斜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空气钻井和钻井液钻井中井筒在不同地层倾角情况下的高度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重点从岩石力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空气钻井中井筒岩石的应力分布、破岩趋势以及井斜与地层倾角的变化关系,得到了空气钻井的井斜规律;同时与钻井液钻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空气钻井比钻井液钻井更易发生井斜的观点。
关键词
空气钻井
井斜
有限元分析
钻井
Keywords
air drilling, well devi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rilling
分类号
TE242.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空气钻井井斜因素分析及工艺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彪
杨明合
钟文健
韩先柱
屠永胜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新疆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文摘
空气钻井技术是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的一项实用性技术。但是,空气钻井技术也有缺点,井斜、地层出水、井壁不稳定等问题几乎成为它发展的瓶颈。文中从地层特征、钻具组合、井眼扩大等影响因素着手分析了井斜产生的原因,从井身结构、施工操作、测斜工具、钻具组合等方面提出了防斜的一些改进措施。此外,介绍了井斜发生时采用的纠斜工艺,分析了一些油田所使用的防斜技术,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控斜的部分结论。
关键词
井斜
空气钻井
钻具
纠斜
Keywords
horehole deviation, air drilling, drilling rig, well straightening
分类号
TE242.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邻井套管对井斜方位角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苏
管志川
王建云
史玉才
韦节宏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低压易漏地层钻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编号:2012AA0916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邻井套管对磁性测斜仪的磁干扰规律及修正方法研究"(编号:10CX04005A)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编号:IRT1086)资助
文摘
为了明确邻近油井套管对井眼轨迹描述的影响,测试研究了套管在不同倾斜角状态、距离和方位对在钻井井斜方位角的影响。试验中用测斜仪记录井斜方位角数据,通过井斜方位角失真值来表征受干扰后的井斜方位偏转状态和趋势,总结了数据失真规律。试验表明,竖直套管引起的井斜方位角严重失真区域在0.9m范围内,相对方位角0°~180°对应的方位失真值是正值,相对方位角180°~360°对应的方位失真值是负值;倾斜和水平套管引起井斜方位角失真区域分布类似,严重失真区域在1.5m范围内,相对方位角0°~120°和300°~360°对应的方位失真值是正值,相对方位角120°~300°对应的方位失真值是负值。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方位失真值表征邻井对井斜方位角的干扰,为有邻井存在时的井眼轨迹描述和矫正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井 眼轨迹
井斜 方位角
磁化磁场
地磁异常
套管
Keywords
well trajectory
azimuth
magnetizing magnetic field
geomagnetic anomaly
well casing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井间直达波层析成像的井斜校正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庆丰
左建军
陈世军
何惺华
张建中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夏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文摘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倾斜等原因 ,导致井的轨迹不是过井口的垂线 ,而是一条空间曲线 ,这就造成井间地震成像计算所用的初至旅行时存在偏差 ,影响成像精度。为此 ,本文提出了解决井斜校正的方法。通过对合成井间地震记录和实际记录进行试算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解决井斜造成的直达波旅行时误差 。
关键词
钻井 技术
井斜
层析成像
直达波
地震成像技术
成像精度
Keywords
cross hole seismology,well deflection,tomography,direct arrival,travel time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题名 井底应力场对气体钻井井斜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敏生
唐波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36-2441,共6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超深井钻井技术"(No.2006AA06A109)资助
文摘
建立了油气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底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考虑了井眼内压力、岩石节理、井眼深度、地应力、岩石材料特性、井眼直径等影响因素,并讨论了各个因素对井底应力场的影响,阐明了气体钻井时井底应力场分布变化对井眼井斜的影响。气体钻井时井眼内的压力远小于井眼周围的围压,井底会出现很大的拉应力,岩石容易破坏,因此,气体钻井时钻井速度远远大于钻井液钻井,但拉应力越大,井眼与岩石节理面交接处产生的应力集中越大,应力集中处岩石更容易破坏,也更易产生井斜。气体钻井时井底的应力状态对地层倾角、材料特性、井眼直径、井眼深度及初始地应力的变化较钻井液钻井时更敏感。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斜
井 底
岩石
应力场
有限元法
Keywords
gas drilling
borehole deviation
bottom hole
rock
stress field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气体钻井井斜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辉
高德利
段明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船级社海工技术中心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5,10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220)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226703)
文摘
气体钻井存在井斜不易控制的难题,其机理尚不明确。应用纵横弯曲BHA(底部钻具组合)分析方法和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根据实钻资料对比分析了气体钻井和钻井液钻井的地层造斜特性,进而探讨了气体钻井的井斜机理。结果表明,与钻井液钻井相比,气体钻井条件下地层造斜力和钻具降斜力都有增加,但地层造斜力增加的幅度更大,这正是气体钻井更容易发生井斜的原因。因此,建议在用气体钻井技术打直井段时,通过调整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适当增加钻具的降斜力,以提高井身质量。
关键词
气体钻井
钻井 液钻井
井斜 机理
造斜 特性
各向异性
Keywords
gas drilling
mud drilling
mechanism of hole deviation
deflecting characteristic
anisotropy
分类号
TE242.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八盘1井井斜控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胥志雄
狄勤丰
杨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上海大学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174047)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Y0103)。
文摘
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问题是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中遇到的难题之一。结合该油田八盘1井的防斜打快技术实践,探讨了垂直钻井系统PowerV的工作机理和控制指令,分析其在控制井斜中必须深刻了解的核心问题和防斜打快效果。同时,对八盘1井中使用较多的钟摆复合钻具组合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①钟摆复合钻具组合的结构特征及参数优化。②钟摆复合钻具组合现场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目前塔里木油田使用的钟摆复合钻具组合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带直螺杆的钟摆复合钻具组合集强力钟摆钻具组合与复合钻井技术的优点于一体,是目前钟摆钻具组合中效果较好的组合。双稳定器之间的钻铤在强度许可的条件下外径越小越好。
关键词
钻井
防斜 打快
垂直钻井 系统
复合钻井
高陡构造
井斜
控制
技术
Keywords
drilling, deviation controlled fast drilling, vertical drilling system, composite drilling, high dip structure, Well Bapan-1
分类号
TE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水平井BHA控制井斜与方位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巨保
张学鸿
孙超
赵石江
林茂成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机械系
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处
大庆钻井二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72,共5页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文摘
根据间隙元法对水平井中各类钻具在不同钻井参数、不同井深和井斜条件下的受力变形计算结果,论述了水平井BHA控制井斜与方位的机理是由下部钻具与井壁的不同接触状态来实现的。在转盘钻井时,BHA控制井斜与方位是由近钻头稳定器与井壁的接触方位角、接触反力及摩擦阻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定向钻井中,是由动力钻具弯外壳与井壁的接触角和接触反力作用的结果。同时,对影响下部钻具与井壁接触状态的三类因素(井身形态、钻井参数、下部钻具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水平钻井中合理选择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实施井斜与方位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平钻井
井斜
方位控制
钻具组合
Keywords
headings, horizontal well, bottom hole assembly (BHA), inclination, azimuth, contact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题名 元坝地区气体钻井井斜控制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桂元
代锋
荆华
李勇
李睿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1,2,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应用开发重点项目"元坝高研磨性地层提速提效工具研制及新技术工程应用"(编号:SG1301)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元坝地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及以上地层实施气体钻井技术提速效果明显,但是井斜问题一直是制约气体钻井优快钻进的技术难题。基于实钻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蓬莱镇组中下部~上沙溪庙组上部地层是元坝地区空气钻井的易斜井段;岩性软硬交错是引起井斜的客观地质因素,而大尺寸钻铤数量不够和钻进过程中钻压较大是造成井斜的直接原因。结合目前现场采用的吊测井斜监测手段,提出优化塔式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选用大尺寸钻铤配合牙轮钻头,控制钻压不超过140~160 k N,现场成功应用10余井次,最大井斜控制在2°以内,目前已成为元坝地区海相井中最经济有效的防斜技术;陆相井通过应用空气锤钻井技术,易斜井段控制井斜在1°以内,同时提速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元坝地区
气体钻井
井斜
钻具组合
空气锤
Keywords
Yuanba area,gas drilling,borehole deviation,BHA,air hammer
分类号
TE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