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阳原盆地井儿洼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吉云平 杨振京 +3 位作者 赵华 王利康 杨劲松 董秋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阳原盆地发育一套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其中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存,是研究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地区之一。利用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研究了阳原盆地井儿洼剖面河湖相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以及阳原盆地近220ka以来的气候变化... 阳原盆地发育一套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其中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存,是研究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地区之一。利用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研究了阳原盆地井儿洼剖面河湖相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以及阳原盆地近220ka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井儿洼剖面沉积物成分以Si O2、Al2O3和Ca O为主,含量范围分别为27.85%-53.23%、3.38%-12.97%和5.43%-28.36%;Fe2O3和Mg O含量也较高(变化范围分别为2.65%-7.67%和1.93%-14.42%),整体反映出半湿润—半干旱的沉积环境。(2)该区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表现为暖湿—偏冷偏湿—暖偏湿—凉偏湿—暖干的变化特征;各阶段水热组合特征以及内部明显的次级气候波动,显示了环境演化的复杂性。(3)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表明,本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原盆地 井儿洼剖面 常量元素 古气候变化 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揭示的47~25ka BP期间的气候环境演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迟振卿 刘兴起 +3 位作者 胡欣 王永 闵隆瑞 刘竹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9-946,共8页
利用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孢粉、粒度、碳酸盐含量、介形类壳体的δ18O及δ13C等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对泥河湾盆地47~25kaBP期间的古气候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7~39kaBP期间,植被生长稀疏,降水较少,气候冷干。39~30kaBP期间,... 利用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孢粉、粒度、碳酸盐含量、介形类壳体的δ18O及δ13C等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对泥河湾盆地47~25kaBP期间的古气候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7~39kaBP期间,植被生长稀疏,降水较少,气候冷干。39~30kaBP期间,森林植被发育,入湖的粗颗粒物质增多,表明降水较多。同时介形类的大量繁殖造成碳酸盐含量的显著增高,以及介形类壳体δ18O和δ13C相对偏负,说明当时湖水的水热组合适宜,气候总体暖湿。自30kaBP开始,气候逐步恶化;25kaBP左右,井儿洼剖面沉积中断,气候转为冷干。总体而言,39~30kaBP期间,泥河湾盆地的气候暖湿,其暖湿的气候特征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气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井儿洼剖面 古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邱维理 刘椿 李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古地磁测年结果全部为正向极性 ,剖面顶面下 3.0 8m处白垩质粘土层铀系不平衡法测年结果为 (50 6 0 0± 6 70 0 )aBP ,据此确定其磁性地层学时代为布容正向极性时 .剖面底部未出露B/M界限 ,说明地层时代晚于 78... 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古地磁测年结果全部为正向极性 ,剖面顶面下 3.0 8m处白垩质粘土层铀系不平衡法测年结果为 (50 6 0 0± 6 70 0 )aBP ,据此确定其磁性地层学时代为布容正向极性时 .剖面底部未出露B/M界限 ,说明地层时代晚于 78万aBP .依据磁性地层学特征 ,井儿洼剖面可与虎头梁剖面对比 ,并能与红崖南沟、大道坡、郝家台等剖面的上部或顶部对比 ,属泥河湾组Ⅲ段 .井儿洼、虎头梁剖面下部的石膏沉积晚于红崖、铺路等剖面下部的石膏沉积 ,它们分属不同的石膏沉积旋回 .井儿洼剖面出露的湖相地层记录了古湖的消亡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井儿洼剖面 磁性地层学 布容正向极性时 古地磁极性 正向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河湾井儿洼剖面粉砂黏土纹层成分的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永良 马辉 +1 位作者 邱维理 李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能谱仪 ,对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的粉砂黏土沉积纹层进行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在一个纹层偶中Si和Ca元素的质量含量w存在明显的差异 ,粉砂纹层中的w(Si)值高 ,w(Ca)值低 ;而黏土纹层中的w则正好相反 .Si和Ca元素在... 利用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能谱仪 ,对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的粉砂黏土沉积纹层进行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在一个纹层偶中Si和Ca元素的质量含量w存在明显的差异 ,粉砂纹层中的w(Si)值高 ,w(Ca)值低 ;而黏土纹层中的w则正好相反 .Si和Ca元素在粉砂纹层和黏土纹层中的交替变化 ,与碎屑物的组成有关 ,可能反映了一年中古湖水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 井儿洼剖面 纹层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