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拐17断块油藏评价及井位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洪玺 刘全稳 +2 位作者 蔡圣权 何家雄 张学才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3期21-22,共2页
为近一步落实圈闭,搞清油藏的控制因素、储层性质及油藏性质等,对准噶尔盆地拐17断块油藏进行评价,引入矿化度分析技术来确定储层的开启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拐17井断块是一个断裂遮挡的构造油藏,地面原油性质具有“三中、二低和一无”特... 为近一步落实圈闭,搞清油藏的控制因素、储层性质及油藏性质等,对准噶尔盆地拐17断块油藏进行评价,引入矿化度分析技术来确定储层的开启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拐17井断块是一个断裂遮挡的构造油藏,地面原油性质具有“三中、二低和一无”特征,该断块油藏为中孔隙、低渗透非均质储层,油藏保存条件受到破坏,不属于原始状态。重新计算的储量为101×104t;井位设计结果为先采用交错井网,然后调整成反九点井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评价 井位设计 储量估算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设计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书礼 唐许平 李伯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特点 ,以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 ,对水平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水平井与常规井网互相协调的注采方式 ,论证了采取早期注水对保持水平井区地层压力和提高水平井稳定产量的重要性。大庆低渗透油...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特点 ,以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 ,对水平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水平井与常规井网互相协调的注采方式 ,论证了采取早期注水对保持水平井区地层压力和提高水平井稳定产量的重要性。大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采实践表明 ,水平井的生产能力是同类地区压裂直井的 3~ 6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平井 开发设计 井位设计 优化设计 注水方式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包1-庙4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午阳 杨文采 +3 位作者 王西文 雷安贵 张喜梅 韩乾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578-583,共6页
包1-庙4井区构造复杂,小断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大,油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物性变化的控制,具有隐蔽油气藏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的思路。通过精细地层对比、精细构造解释、瞬时地震相干体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 包1-庙4井区构造复杂,小断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大,油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物性变化的控制,具有隐蔽油气藏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的思路。通过精细地层对比、精细构造解释、瞬时地震相干体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拟测井曲线反演、砂体精细解释及储量计算和井位设计等方法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包1-庙4井区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部署的一口评价井获得了高产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技术 测井曲线 方法技术 井位设计 砂体展布 相干体 地震相 精细构造 储层物性 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孟凡冰 计平 +2 位作者 王建军 游洪文 张玉斌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针对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田的特点 ,在马厂地区三维老资料连片处理中 ,应用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在断块小而多的破碎带 ,使用该技术效果尤其明显 ,剖面上断裂系统结构清楚 ,断点可靠 ,和井资料吻合... 针对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田的特点 ,在马厂地区三维老资料连片处理中 ,应用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在断块小而多的破碎带 ,使用该技术效果尤其明显 ,剖面上断裂系统结构清楚 ,断点可靠 ,和井资料吻合程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叠前时间偏移 三维连片处理 井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图形管理技术在勘探部署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卫军 晁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据统计资料,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过程中,科技人员用于查找资料及搜集数据的时间,占整个工作时间的70%。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石油勘探数据图形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特点,然后阐明应用此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进行应用,不仅提高了做图... 据统计资料,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过程中,科技人员用于查找资料及搜集数据的时间,占整个工作时间的70%。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石油勘探数据图形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特点,然后阐明应用此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进行应用,不仅提高了做图的精度和质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使勘探综合研究和储量地质论证、井位设计工作,从手工到计算机化迈出了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库 数据体 管理系统 查询系统 井位设计 储量 平台 油气勘探 数据图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钻井式抽采混合煤层气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91-93,100,共4页
为促进煤矿安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综合效益的和谐发展,根据混合煤层气的产出机理及钻井式抽采混合煤层气的原理,对混合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和井位设计原则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与实践表明,采用地面钻井方式对采动区... 为促进煤矿安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综合效益的和谐发展,根据混合煤层气的产出机理及钻井式抽采混合煤层气的原理,对混合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和井位设计原则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与实践表明,采用地面钻井方式对采动区和采空区混合煤层气进行抽采,单井产量高,见效快,既可以减轻因煤矿抽放至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又可减少CH4向连通的正在开采的工作面运移,减轻其通风压力,大大缓解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油、煤两大企业合作的基础,对同类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钻井 抽采 混合煤层气 井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