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磁分离技术在井下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培云 李爱民 许晓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6-57,共2页
超磁分离净化技术是自主创新的国际先进技术,是科技部2006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是国家发改委2007年鼓励推广的环保产业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冶金行业,近年来在煤炭行业井下排水处理上开始得到大力推广;论文结合实际工程,从超磁分离技... 超磁分离净化技术是自主创新的国际先进技术,是科技部2006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是国家发改委2007年鼓励推广的环保产业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冶金行业,近年来在煤炭行业井下排水处理上开始得到大力推广;论文结合实际工程,从超磁分离技术核心设备工作原理、水处理工艺设计及与其他传统矿井水处理工艺比较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排水 井下矿井水处理站 超磁分离技术 水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矿井地质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20期91-91,共1页
伴随着现代化而产生的能源需求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由于煤矿是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直接影响着煤矿开采以及应用,因此,加强对煤矿井下矿井地质相关问题研究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煤矿井下矿井 地质相关问题 能源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南翼井下矿井水处理站方案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刚 李改翠 《陕西煤炭》 2021年第5期151-154,共4页
依据柠条塔矿井南翼井下开拓开采布置、巷道现状及采空区涌水情况,在南翼风井井底附近提出3处井下矿井水处理站选择方案,经过比选确定西部方案选址位置,布置水处理站巷道系统;根据南翼井下采空区涌水水质检测指标,矿井水处理后的复用用... 依据柠条塔矿井南翼井下开拓开采布置、巷道现状及采空区涌水情况,在南翼风井井底附近提出3处井下矿井水处理站选择方案,经过比选确定西部方案选址位置,布置水处理站巷道系统;根据南翼井下采空区涌水水质检测指标,矿井水处理后的复用用途及环保部门的排放要求等因素,提出5种沉淀工艺和4种过滤工艺,经过比选确定预混凝沉淀+混凝+磁分离+V型滤池+消毒的处理工艺流程;完成柠条塔矿井南翼矿井水的达标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复用,节省工业用地,减少排水能耗,达到绿色矿山和安全环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塔煤矿 井下矿井水处理站 方案选址 磁分离沉淀工艺 V型滤池过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区矿井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矿井水处理技术思路
4
作者 孙亚军 郭娟 +6 位作者 徐智敏 张莉 陈歌 熊小锋 华景帆 穆林杰 吴文轩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4-599,共16页
矿井水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我国煤矿矿井涌水量巨大,不同类型矿井水的处理是国家与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基于314座煤矿矿井水水化学数据调研与统计分析,阐明了矿井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矿井水水质主要以高TDS、... 矿井水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我国煤矿矿井涌水量巨大,不同类型矿井水的处理是国家与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基于314座煤矿矿井水水化学数据调研与统计分析,阐明了矿井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矿井水水质主要以高TDS、高悬浮物、高硫酸盐、高Na+为主要特征,酸性矿井水和重金属主要集中于云贵等部分矿区;水质成因与煤矿区所处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如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条件、充水地下含水层水质、煤层硫分含量、围岩岩性、微生物作用、岩浆活动等因素等,采矿活动对矿井水质形成及演化影响的权重较大。全国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Na型、SO_(4)-Ca·Mg型、SO_(4)-Na·Ca型、HCO_(3)-Na型和HCO_(3)-Ca·Mg型为主。基于全国矿井水水质特征,阐述了现有矿井水地面处理技术与瓶颈,论述了现有井下矿井水处理工艺,并以“阻断、减量、保护”为主要污染防控思路,提出一种煤矿废弃采掘空间矿井水自然修复技术,通过过程减量,实现矿井水低成本井下处理与回用。然后,基于采空区位置选择、采空区储水空间计算、储水安全性评价、减量修复效果评价、减量过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微生物场演化特征和次生危害解决方案等问题构建了矿井水自然修复技术框架,并基于煤矿实例采空水水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化规律验证了矿井水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煤矿废弃采掘空间矿井水自然修复技术的构建能够降低矿井水处理成本,助力煤-水协调绿色开采,实现矿井水修复与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水质 井下矿井水处理 废弃采掘空间 自然修复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井下供电综合自动化的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申瑞屏 孔文军 《山西煤炭》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分析目前煤矿井下高压保护现状以及近年来微机保护在井下的应用推广,对井下变电所采用微机综合保护监控装置的可行性、先进性进行探讨,配合井下网络实现矿井井下供电综合自动化,从而提高煤矿供电的可靠性和处理事故的快速性,具有良好的... 分析目前煤矿井下高压保护现状以及近年来微机保护在井下的应用推广,对井下变电所采用微机综合保护监控装置的可行性、先进性进行探讨,配合井下网络实现矿井井下供电综合自动化,从而提高煤矿供电的可靠性和处理事故的快速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井下供电 综合自动化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洺河铁矿井下控制网的建立
6
作者 乔永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2,42,共3页
井下控制网是井下矿山开拓系统建立的基础 ,是矿山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从实际工作出发 ,阐述了北氵名河铁矿从地表控制到井下控制网建立的全过程与实测方法 ,包括近井点的选择。
关键词 井下控制网 井下矿井 开拓系统 井点 控制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调速技术在矿井井下运输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李鹤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3期225-226,共2页
在实施矿井工程技术操作工作的时候,以变频调速技术的操作标准为主,在掌握变频调速基本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对矿井井下运输操作应用标准进行探究和分析,当运输矿井的过程中应当依照相应的力量分析标准来开展支撑工作,全面掌握矿井工程参... 在实施矿井工程技术操作工作的时候,以变频调速技术的操作标准为主,在掌握变频调速基本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对矿井井下运输操作应用标准进行探究和分析,当运输矿井的过程中应当依照相应的力量分析标准来开展支撑工作,全面掌握矿井工程参数引进合理的矿井工程实施模式,依照基本的变频调速流程分析矿井井下运输情况,使其和变频调速标准要求相符合,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矿井井下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调速技术 矿井井下运输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井下爆破物品储存库设计标准比较
8
作者 胡葵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1期267-268,共2页
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总平面布置,要坚持合理利用井下空间并针对不同矿山的特点,进行设计、建设的原则。因此,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总平面布置既不能影响井下矿山的总体安全,又能合理设计以达到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本文主要就... 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总平面布置,要坚持合理利用井下空间并针对不同矿山的特点,进行设计、建设的原则。因此,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总平面布置既不能影响井下矿山的总体安全,又能合理设计以达到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本文主要就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总平面布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 总平面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井矿井给排水工程设计
9
作者 左宏伟 刘静 王文全 《山东煤炭科技》 2007年第6期17-18,共2页
根据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有必要对传统的煤炭工业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进行改进。以榆树井矿井为例,介绍了一些新的煤炭工业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关键词 生活给水 生产给水 矿井井下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四圪堵矿井给排水工程设计介绍与探讨
10
作者 左宏伟 李培云 许晓丽 《山东煤炭科技》 2007年第3期56-56,58-59,共3页
介绍了吴四圪堵矿井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该矿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地面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分为雨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产废水排水系统。为符合新版规范的要求,矿井给排水设计的一些... 介绍了吴四圪堵矿井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该矿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地面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分为雨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产废水排水系统。为符合新版规范的要求,矿井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方法应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给水 生产给水 消防给水 矿井井下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来矿井给排水工程设计介绍
11
作者 左宏伟 李善红 王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07年第5期16-17,共2页
该文介绍了满来矿井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针对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特殊环境,将矿井井下排水、生活污水回收用作生产及农业用水更具重要意义。介绍了一些新的煤炭工业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关键词 生活给水 生产给水 消防给水 矿井井下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全站仪提高井下导线测量效率浅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书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22期253-254,共2页
随着地下矿产的逐步开发,国家相关部门对各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矿井建设、生产逐步的规范化,矿井井下测量应当更为准确、及时地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资料;为采矿企业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提高井下测量工作效率... 随着地下矿产的逐步开发,国家相关部门对各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矿井建设、生产逐步的规范化,矿井井下测量应当更为准确、及时地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资料;为采矿企业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提高井下测量工作效率具有相当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全站仪井下测量的工作效率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矿井井下测量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防灭火技术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大伟 《矿业装备》 2020年第5期86-87,共2页
矿井井下空间狭窄,疏散空间有限,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灭火工作。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矿井防灭火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矿井防灭火 防灭火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 矿井井下 采取有效措施 具体案例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urcation and catastrophe of seepage flow system in broken rock 被引量:5
14
作者 MIAO Xie-xing LI Shun-cai CHEN Zhan-qi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The study of dynamical behavior of water or gas flows in broken rock is a basic research topic among a series of key projects about stability contro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in min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ome disast... The study of dynamical behavior of water or gas flows in broken rock is a basic research topic among a series of key projects about stability contro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in min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ome disasters such as water inrush or gas outburst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engineering importance in respect of promo- tion of security in mine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non-Darcy property of seepage flow in broken rock dynamic equations of non-Darcy and non-steady flows in broken rock are established. By dimensionless transformation, the solution diagram of steady-states satisfying the given boundary conditions is obtain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of low relaxation iterati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fferent flow parameter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teady-states indicate that a saddle-node bifurcaton exists in the seepage flow system of broken rock. Consequently, using catastrophe theory, the fold catastrophe model of seepage flow instability has been obtained. As a result, the bifurcation curves of the seepage flow systems with different control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and the standard potential function is also given with respect to the generalized state variable for the fold catastrophe of a dynamic system of seepage flow in broken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ken rock non-Darcy flow STABILITY saddle-node bifurcation fold catastrop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ng the risk of coal burst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被引量:17
15
作者 Mark Christopher Gauna Mich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47-52,共6页
Coal bursts involve the sudden,violent ejection of coal or rock into the mine workings. They are almost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loud noise,like an explosion,and ground vibration. Bursts are a particular hazard for min... Coal bursts involve the sudden,violent ejection of coal or rock into the mine workings. They are almost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loud noise,like an explosion,and ground vibration. Bursts are a particular hazard for miners because they typically occur without warning. Despite decades of research,the sources and mechanics of these event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and therefore they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control. Experience has shown,however,that certain geologic and mining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a coal burst. A coal burst risk assessment consists of evaluating the degree to which these risk factors are present,and then identifying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to mitigate the hazar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ith coal bursts,and describes the known risk factors in detail. It includes a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risk assess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iningCoalCoal burstMine safetyGroun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valuation of a perfluoromethylcyclohexane(PMCH) permeation plug release vessel(PPRV) in a controlled turbulent environment
16
作者 Jong Edmund C. Luxbacher Kray 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The use of sulfur hexafiuoride (SF6) as a tracer gas for analyzing underground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has been practiced for over 30 years. As a result, the methods used to release, sample, and analyze SF6 are wel... The use of sulfur hexafiuoride (SF6) as a tracer gas for analyzing underground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has been practiced for over 30 years. As a result, the methods used to release, sample, and analyze SF6 are well accepted. As the complexity and size of underground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s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a SF6 to function as a convenient and rapid means of analysis diminishes.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ple tracer gases can mitigate this by removing the need to purge the background presence of a tracer before conducting another release and allowing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using multi-zone tech- niques.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perfluoromethylcyclohexane (PMCH) as a possible supplement for SF6 in underground mine ventilation tracer studies. However, the deployment of PMCH remains a challenge because of this compounds physical properties. This paper evaluates a PMCH permeation plug release vessel (PPRV) under controlled turbulent conditions. The details of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used in the evaluation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PRV are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r gas Underground mines Mine ventilation Perfluoromethylcyclohex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