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井下电缆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晓亮 胡业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1,共3页
煤矿井下电缆着火引发的重大事故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针对煤矿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提出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对井下电缆沿线温度进行监测预警,给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光缆布设方案,对保证井下电力系... 煤矿井下电缆着火引发的重大事故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针对煤矿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提出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对井下电缆沿线温度进行监测预警,给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光缆布设方案,对保证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煤矿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 井下电缆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温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商立群 张少强 +2 位作者 荣相 刘江山 王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针对传统井下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依赖主观参数选择和抗噪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强噪声背景下井下电力电缆故障精确定位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樽海鞘群算法(SSA)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并结合改进型Teager能量算子(NTEO)的井下电力电缆... 针对传统井下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依赖主观参数选择和抗噪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强噪声背景下井下电力电缆故障精确定位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樽海鞘群算法(SSA)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并结合改进型Teager能量算子(NTEO)的井下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针对VMD在信号分解上存在的模态混叠、过分解和欠分解问题,采用SSA以模糊熵为适应度函数对VMD模态数K和惩罚因子α2个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更能反映故障特征信息的本征模态函数;采用NTEO对本征模态函数进行首波波头标定,得到首末两端的波头到达时刻,根据双端测距法得出故障位置。采用PSCAD/EMTDC进行井下电力电缆故障仿真,模拟具有强背景噪声的井下故障信号,结果表明:①在理想电流信号中加入9,12 dB噪声后,SSA-VMD的信噪比最低,皮尔逊相关系数最大,说明SSA-VMD在最大程度降噪的同时,能很好地保留信号的特征信息。②在不同过渡电阻下,SSA-VMD-NTEO的定位精度较高。③在不同故障相角下,SSA-VMD-NTEO在采样点上出现不同,但定位位置没有改变,依旧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④在不同故障距离下,SSA-VMD-NTEO均能保证较高的定位精度。⑤在井下较大噪声和10 MHz采样频率下,SSA-VMD-NTEO较小波模极大值和VMD+NTEO 2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电力电缆 故障定位 樽海鞘群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TEAGER能量算子 首波波头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伴热电缆导体集肤效应的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影 李启堂 史永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共2页
运用有限元法, 对交频井下伴热电缆导体内部的集肤效应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比较直观地得出交频电缆中电流密度的分布特性, 以及交流电的不同频率对导体集肤深度的影响。在集肤效应作用下, 电缆导体内部的有效过流面积减小, 交流... 运用有限元法, 对交频井下伴热电缆导体内部的集肤效应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比较直观地得出交频电缆中电流密度的分布特性, 以及交流电的不同频率对导体集肤深度的影响。在集肤效应作用下, 电缆导体内部的有效过流面积减小, 交流阻抗显著加大, 其发热量也很大,井下电缆伴热加热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加热原油的。通过数值模拟, 可以定量地说明电参数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为稠油井井下电缆伴热技术中优化加热参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肤效应 电缆导体 有限元法分析 井下电缆 分布特性 电流密度 过流面积 交流阻抗 加热技术 数值模拟 加热效果 加热参数 伴热技术 同频率 交流电 发热量 电参数 稠油井 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观测深井电缆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哲 蒋延林 +4 位作者 张秀霞 赵卫红 杨恒勇 王福才 张骞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8-344,共7页
井下地电观测是在地电观测中规避地表环境干扰的手段之一。针对井下地电观测装置长期稳定性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适用于井下地电观测中室外线路的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和可靠性检测结果等。本文所述型号的电缆能适用于开展井... 井下地电观测是在地电观测中规避地表环境干扰的手段之一。针对井下地电观测装置长期稳定性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适用于井下地电观测中室外线路的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和可靠性检测结果等。本文所述型号的电缆能适用于开展井下数百米深度的地电观测,可保障井下地电观测装置的长期稳定性,是今后发展井下地电观测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观测 井下电缆结构 高抗拉性 防水 绝缘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泵高低温直读监测系统
5
作者 王元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5-75,共1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稠油、超稠油过泵加热采油井监测用的“过泵高低温直读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加热测试双功能电缆、井下电缆多项自动对接技术、温度压力传感器、井下无绝热数据采集传输、地面数据显示存储控制及室内分析等技术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稠油、超稠油过泵加热采油井监测用的“过泵高低温直读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加热测试双功能电缆、井下电缆多项自动对接技术、温度压力传感器、井下无绝热数据采集传输、地面数据显示存储控制及室内分析等技术解决了加热测试同步进行,数据及时传输地面直读的问题,具有耐高温、节能、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油田稠油、超稠油过泵加热采油井的井下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高低温 直读 井下电缆 对接技术 压力传感器 超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