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井下流量控制阀金属密封接触力学行为的理论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仪伟
朱宏武
+5 位作者
何东升
郑严
叶哲伟
许亮斌
何玉发
李川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共7页
智能井井下流量控制阀(ICV)的金属密封旨在隔离油套管环空的原油流动,其接触力学行为对井下流量控制阀的结构设计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推导金属密封接触应力与其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研究并验证了金属密封接触应力与...
智能井井下流量控制阀(ICV)的金属密封旨在隔离油套管环空的原油流动,其接触力学行为对井下流量控制阀的结构设计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推导金属密封接触应力与其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研究并验证了金属密封接触应力与其自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为表征密封应力,将金属密封组件与滑套的二维轴对称模型抽象为悬臂梁模型。研究发现:接触应力的理论解和数值解与工作压力、悬臂梁长度、悬臂梁截面高度和悬臂梁端面的水平位移成正比,而与悬臂梁倾角的正弦值和密封面的宽度成反比。各自变量引起的接触应力的理论解和数值解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不大于10%,验证了提出的理论模型是正确的。该模型可为已知油田条件下的金属密封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井
井下流量控制阀
金属密封
接触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下智能流量控制阀开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登辉
刘明尧
+1 位作者
岳慧
徐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0-112,116,共4页
井下流量自动控制是实现油层分层开采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井下流量自动控制阀则是现代智能井技术的重要装备。为实现井下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带动阀门机构达到预定的开度位置。以高性能低成本的STM32系列芯片...
井下流量自动控制是实现油层分层开采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井下流量自动控制阀则是现代智能井技术的重要装备。为实现井下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带动阀门机构达到预定的开度位置。以高性能低成本的STM32系列芯片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井下智能流量控制阀开度控制系统,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针对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系统,研究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开度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井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流量控制阀
开度
控制
模糊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井下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罗杰
何东升
+3 位作者
郑家乐
熊浪
李若岚
栾京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84,156,共9页
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是智能完井中信号传输速度最快、控制管线最简单的控制技术,该技术在控制流量的大小、稳定开采进度方面上起到重要作用。在调研国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中石油集团的电...
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是智能完井中信号传输速度最快、控制管线最简单的控制技术,该技术在控制流量的大小、稳定开采进度方面上起到重要作用。在调研国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中石油集团的电控智能配产器,中海油集团智能分注分采技术的井下电控滑套,以及中石化集团的井下电控变流量控制阀。指出了国内外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井下流量控制阀中的驱动电机和相关仪器的耐温、耐压问题。针对该技术提出了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驱动电机和仪器的耐温、耐压性能研究;对井下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和电机安装位置以及相应的密封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在对井下流量控制技术研究的同时,需要推进地面控制系统、井下电路、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的监测与反馈系统以及测试装置的研究。所得结论可为井下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完井
流量
控制
系统
井下流量控制阀
电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结构接触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仪伟
张津
+1 位作者
何东升
许亮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161,共8页
由于初始过盈量和介质压力的作用,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应力和应变梯度变化很大,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为研究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力学行为,提出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圆弧结构,基于接触力学建立径向金属密封唇部轴对称结构的...
由于初始过盈量和介质压力的作用,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应力和应变梯度变化很大,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为研究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力学行为,提出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圆弧结构,基于接触力学建立径向金属密封唇部轴对称结构的圆弧-平面接触模型,得出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结构接触力学参数的理论关系式,并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力学参数的理论解与数值解相符,接触宽度、最大接触应力、初始过盈量和平均接触应力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86%、6.96%、8.88%和4.33%,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研究表明: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最大接触应力与初始过盈量、径向金属密封唇部径向厚度和轴向厚度成正比,与径向金属密封唇部圆弧半径成反比,因此可通过增加初始过盈量、径向金属密封唇部径向厚度和轴向厚度来增加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最大接触应力。研究结果为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流量控制阀
径向金属密封
接触力学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下流量控制阀金属密封接触力学行为的理论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仪伟
朱宏武
何东升
郑严
叶哲伟
许亮斌
何玉发
李川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8001-007).
文摘
智能井井下流量控制阀(ICV)的金属密封旨在隔离油套管环空的原油流动,其接触力学行为对井下流量控制阀的结构设计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推导金属密封接触应力与其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研究并验证了金属密封接触应力与其自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为表征密封应力,将金属密封组件与滑套的二维轴对称模型抽象为悬臂梁模型。研究发现:接触应力的理论解和数值解与工作压力、悬臂梁长度、悬臂梁截面高度和悬臂梁端面的水平位移成正比,而与悬臂梁倾角的正弦值和密封面的宽度成反比。各自变量引起的接触应力的理论解和数值解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不大于10%,验证了提出的理论模型是正确的。该模型可为已知油田条件下的金属密封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智能井
井下流量控制阀
金属密封
接触力学行为
Keywords
intelligent well
inflow control valve
metal seal
contact mechanical behavior
分类号
TB42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下智能流量控制阀开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登辉
刘明尧
岳慧
徐伟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0-112,116,共4页
基金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010202010089)
文摘
井下流量自动控制是实现油层分层开采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井下流量自动控制阀则是现代智能井技术的重要装备。为实现井下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带动阀门机构达到预定的开度位置。以高性能低成本的STM32系列芯片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井下智能流量控制阀开度控制系统,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针对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系统,研究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开度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井下应用要求。
关键词
井下流量控制阀
开度
控制
模糊PlD
Keywords
Downhole Flow Control Valve
Opening Control
Fuzzy PID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井下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罗杰
何东升
郑家乐
熊浪
李若岚
栾京生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84,156,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水测试风险评估与智能完井及井筒完整性研究”之子专题“深水智能完井井下流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6ZX05028-001-006)。
文摘
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是智能完井中信号传输速度最快、控制管线最简单的控制技术,该技术在控制流量的大小、稳定开采进度方面上起到重要作用。在调研国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中石油集团的电控智能配产器,中海油集团智能分注分采技术的井下电控滑套,以及中石化集团的井下电控变流量控制阀。指出了国内外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井下流量控制阀中的驱动电机和相关仪器的耐温、耐压问题。针对该技术提出了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驱动电机和仪器的耐温、耐压性能研究;对井下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和电机安装位置以及相应的密封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在对井下流量控制技术研究的同时,需要推进地面控制系统、井下电路、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的监测与反馈系统以及测试装置的研究。所得结论可为井下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智能完井
流量
控制
系统
井下流量控制阀
电驱动
Keywords
intelligent completion
flow control system
downhole flow control valve
electric drive
分类号
TE9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结构接触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仪伟
张津
何东升
许亮斌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宝石机械成都分公司川石油气密封件厂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161,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8001-006)。
文摘
由于初始过盈量和介质压力的作用,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应力和应变梯度变化很大,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为研究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力学行为,提出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圆弧结构,基于接触力学建立径向金属密封唇部轴对称结构的圆弧-平面接触模型,得出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结构接触力学参数的理论关系式,并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力学参数的理论解与数值解相符,接触宽度、最大接触应力、初始过盈量和平均接触应力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86%、6.96%、8.88%和4.33%,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研究表明: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最大接触应力与初始过盈量、径向金属密封唇部径向厚度和轴向厚度成正比,与径向金属密封唇部圆弧半径成反比,因此可通过增加初始过盈量、径向金属密封唇部径向厚度和轴向厚度来增加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的最大接触应力。研究结果为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井下流量控制阀
径向金属密封
接触力学
塑性变形
Keywords
interval control valve
radial metal seal
contact mechanics
plastic deformation
分类号
TB42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井下流量控制阀金属密封接触力学行为的理论与仿真研究
杨仪伟
朱宏武
何东升
郑严
叶哲伟
许亮斌
何玉发
李川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井下智能流量控制阀开度控制系统设计
史登辉
刘明尧
岳慧
徐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内外井下电驱动流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罗杰
何东升
郑家乐
熊浪
李若岚
栾京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径向金属密封唇部结构接触力学研究
杨仪伟
张津
何东升
许亮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