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属矿山井下安全生产条件评估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敏康 支学艺 +2 位作者 叶青 朱江文 吴飞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3期4-5,8,共3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结合金属矿山井下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对金属矿山井下安全生产条件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见解,供金属矿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金属矿山 井下安全生产条件 评估体系 生产劳动 管理人员 工作环境 井巷建设工程 通风系统 防尘 防水 排水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gge二节点模型的井下气候条件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瑾 吴世跃 +2 位作者 柴琳 牛煜 索在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07,118,共5页
基于人体的热舒适性评价井下气候条件的常用模型主要是 Fanger 单节点模型,该模型在偏冷或偏热的环境中有较大的误差。为更好地反映矿井气候,以兖州煤业集团东滩煤矿 14309 综放工作面为例,运用 MATLAB 求解简化后的 Gagge 二节点模型,... 基于人体的热舒适性评价井下气候条件的常用模型主要是 Fanger 单节点模型,该模型在偏冷或偏热的环境中有较大的误差。为更好地反映矿井气候,以兖州煤业集团东滩煤矿 14309 综放工作面为例,运用 MATLAB 求解简化后的 Gagge 二节点模型,得到工作面不同位置处人体皮肤温度的求解曲线,取稳定时的数值计算标准有效温度(SET),通过SET 值反映矿井内人体的热舒适度。结果表明,矿工的皮肤温度与新陈代谢率呈正相关关系,而舒适程度则与之相反。采用已有的研究数据验证了Gagge 二节点模型可以应用到井下气候条件评价中,相比于 Fanger 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ge 二节点模型 井下气候条件评价 皮肤温度 标准有效温度(S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主水泵效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3
作者 张景和 魏亚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8期17-19,63,共4页
目前,我国矿山井下主水泵性能测试一般均采用水力学法。由于这种方法对测试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精度不易提高,加之矿山井下条件的限制,因此费工费时精度较低,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为了探求更为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而使矿山排... 目前,我国矿山井下主水泵性能测试一般均采用水力学法。由于这种方法对测试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精度不易提高,加之矿山井下条件的限制,因此费工费时精度较低,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为了探求更为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而使矿山排水系统既安全又经济地合理运行,我们对测定水泵特性的热力学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为了考察井下条件下应用热力学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效率 热力学法 井下条件 水泵性能 应用热力学 矿山排水 效率测定 进口压力 水银温度计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缆在煤矿应用的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芳 《工矿自动化》 1989年第4期58-60,共3页
现代化煤矿的生产管理必须要保证对其工艺过程,井下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等有关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大量信息的传输目前通常采用电话电缆、动力载波网络、转接线路、以及专用的多芯电缆和同轴电缆等。由于井下条件的限制,信号电缆的敷... 现代化煤矿的生产管理必须要保证对其工艺过程,井下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等有关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大量信息的传输目前通常采用电话电缆、动力载波网络、转接线路、以及专用的多芯电缆和同轴电缆等。由于井下条件的限制,信号电缆的敷设不可能做到与动力电缆间保持标准距离,因此会造成相互间的干扰,影响信息传输的准确性,不利于线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运行状况 动力电缆 转接线 井下条件 信息传输 电话电缆 芯线 环境参数 护套 传输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带式除油机
5
作者 贺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2期56-,共1页
焦坪矿区投产的3对矿井(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在生产中屡见原油(石油)从煤层顶板及巷道底板中喷出或渗出,并和井下涌水混合在一起,漂浮于巷道水沟流水的表面。在井下条件,原油中的轻质油易于挥发,增加了矿井瓦斯涌出量,既污染了空气... 焦坪矿区投产的3对矿井(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在生产中屡见原油(石油)从煤层顶板及巷道底板中喷出或渗出,并和井下涌水混合在一起,漂浮于巷道水沟流水的表面。在井下条件,原油中的轻质油易于挥发,增加了矿井瓦斯涌出量,既污染了空气,又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有效的分离井下油水,并以机械分离代替人工分离,提高除油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对DO带式除油机半工业性试验证明,该机在井下分离油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 DO 矿井瓦斯涌出量 巷道底板 井下 机械分离 井下条件 人工分离 除油 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bleeding effect on standing column well (SCW) type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
6
作者 CHOI Hoon-ki YOO Geun-jong +2 位作者 LIM Kyung-bin LEE Sang-hoon LEE Chang-h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202-3207,共6页
Thermal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utilizing geothermal energy.The thermal performance is affected by many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and different operat... Thermal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utilizing geothermal energy.The thermal performance is affected by many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and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such as bleeding.This eventually determines the operation and cost efficiency of the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system.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n open standing column well (SCW) type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 was assess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leeding.For this,a thermal response test rig was established with line-source theory.The test rig also had a bleeding function by releasing fluid while taking additional underground water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The thermal response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stant input heat source.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resistance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From the measurement,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found to have 1.47 times higher value when bleeding is applied.The thermal resistance also increases by 1.58 times compared to a non-bleeding case.This trend indicates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 SCW type heat exchanger with a bleeding function.Bleeding,therefore,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achieving a high heat transfer rate in the SCW type heat exchanger with sufficient underground water sup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ing column well type thermal response test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resistance bleeding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双曲线形煤仓漏斗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明尚 杨承益 《煤炭工程》 1979年第3期10-13,共4页
过去设计的井下煤仓漏斗多为圆锥或方锥形,这种漏斗形式有起拱堵仓之弊.近年来,有将煤仓漏斗设计成双曲线形的(见图1).根据国内外资料介绍和国内水电、冶金部门的使用经验,采用双曲线形漏斗是避免起拱堵仓的一项有效措施.我院在进行150... 过去设计的井下煤仓漏斗多为圆锥或方锥形,这种漏斗形式有起拱堵仓之弊.近年来,有将煤仓漏斗设计成双曲线形的(见图1).根据国内外资料介绍和国内水电、冶金部门的使用经验,采用双曲线形漏斗是避免起拱堵仓的一项有效措施.我院在进行150万吨/年矿井井下煤仓通用设计时,对此曾作过调查,本文针对煤矿的井下条件谈谈我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形 煤仓 井下条件 通用设计 截面收缩率 国内外资料 起拱 煤粒 截面面积 折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