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干扰对齐的井下多跳无线传感网络优化
1
作者 卫星 李亮 陆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4-1191,共8页
针对井下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间的通信干扰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干扰对齐(interference alignment,IA)的井下多跳MIMO网络优化方法。首先进行系统模型设定并详细讨论了IA原理,然后给出发... 针对井下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间的通信干扰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干扰对齐(interference alignment,IA)的井下多跳MIMO网络优化方法。首先进行系统模型设定并详细讨论了IA原理,然后给出发送节点数据流预编码向量的构造策略,最后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IA策略比传统干扰消除策略的平均网络吞吐量提高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干扰对齐(IA) 预编码向量 井下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微能量收集装置设计
2
作者 赵端 赵津津 +2 位作者 何永鑫 卓敏敏 陈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9,共6页
井下无线传感节点能量有限,可利用能量收集技术将井下环境能量转换为电能为传感节点供电,从而延长无线传感节点生命周期。测试并分析了井下巷道弱光环境下光照强度,结果表明距光源1~2 m范围内,光照强度为50~170 Lux,符合非晶硅、钙钛矿... 井下无线传感节点能量有限,可利用能量收集技术将井下环境能量转换为电能为传感节点供电,从而延长无线传感节点生命周期。测试并分析了井下巷道弱光环境下光照强度,结果表明距光源1~2 m范围内,光照强度为50~170 Lux,符合非晶硅、钙钛矿等光电材料工作范围,因此将井下弱光能量转换为电能具有可行性。采用30 cm×40 cm非晶硅光伏电池板、BQ25505型电源管理芯片和锂电池设计了一种井下微能量收集装置,可将井下弱光能量转换为电能并存储。针对井下环境能量不连续的特点,设计了能量缓存机制,即采用容量较小的可充电锂电池为能量缓存电池,选用较大固定容量的锂电池为备用电池,当可充电锂电池电压达到设计值时由其供电,当电压不足时切换备用电池供电,确保无线传感节点正常工作。对微能量收集装置进行了实验室及井下测试,结果表明:装置在50 Lux以上光照强度条件下即可输出毫瓦级电能;当井下光照强度达到170 Lux以上时,装置能够利用转换的能量为低功耗无线传感节点供电,无需启用后备电池;当光照强度未达到170 Lux时,能量缓存机制协调可充电锂电池和备用电池为无线传感节点供电,有效提高了节点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节点 井下环境能量 能量收集 光伏电池 能量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