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难经》“五邪相干”理论溯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超
吴琼
宋文鑫
刘舒悦
徐世杰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经典与学术流派研究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养生科室
-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824-1829,共6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研发展基金(KJ-202013、YZ-202124)。
-
文摘
《难经》“五邪相干”理论是将中医理论中自然界邪气以及饮食劳倦与五脏发病传变过程相结合,构筑出一套完善的邪气脏腑理论传变体系。该理论认为,从母传及子脏的邪气为虚邪,从子传及母脏的邪气为实邪,从克我之脏传来的邪气为贼邪,从我克之脏传来的邪气为微邪,非他脏所传,使本脏自病的邪气为正邪。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难经》提出了完善的“五邪”概念以及“五邪相干”理论,并借助“五邪相干”理论演化而成“十变”理论,将五脏依次相传发展为脏与脏的“柔传”以及腑与腑的“刚传”两大相传路径;(2)《难经》“五邪相干”理论来源于扁鹊学派的“王相囚死”理论;(3)《难经》“五邪相干”理论于《中藏经》《脉经》《伤寒论》与张元素及其易水学派传人的著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今天研究发掘《难经》“五邪相干”理论不仅对于中医经典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现代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难经
脉经
黄帝内经
伤寒论
五邪
五邪相干
五行学说
“王相囚死”理论
-
Keywords
Nangjing
The Pulse Classic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Five evils
Five evil interactions
The five elements theory
The theory of wang xiang qiu si
-
分类号
R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