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唐诗选本与“唐无五言古诗”之争 被引量:4
1
作者 岳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明代选家以选本的方式标举诗学观念、参与论争,通过对格调派、竟陵派等诗学流派的代表性选本的分析,可以见出陈子昂、韦应物、储光羲、王维、杜甫等唐代诗人五言古诗的选录和评点,是围绕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诗学论争中... 明代选家以选本的方式标举诗学观念、参与论争,通过对格调派、竟陵派等诗学流派的代表性选本的分析,可以见出陈子昂、韦应物、储光羲、王维、杜甫等唐代诗人五言古诗的选录和评点,是围绕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诗学论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唐古与汉魏古诗的关系、唐古的接受和认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批评意义和学术价值,且对清代选本和诗学批评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本 五言古诗 竟陵 格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与“唐无五言古诗”说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玉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2,共7页
李攀龙提出的"唐无五言古诗"说是明清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引起纷纭聚讼的诗学论题。王夫之大体赞成这一说法,但并不意味着与李氏持同样的复古立场和文学观念。他只是借用这一偏激而极具冲击力的论断来表现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维护... 李攀龙提出的"唐无五言古诗"说是明清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引起纷纭聚讼的诗学论题。王夫之大体赞成这一说法,但并不意味着与李氏持同样的复古立场和文学观念。他只是借用这一偏激而极具冲击力的论断来表现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维护,对诗歌抒情本质与古诗温厚平和、从容蕴藉、自然浑成等审美理想的坚守。王夫之还借用这一论断,对其心目中的"风雅罪魁"沈约、庾信、杜甫等人展开严厉批判,表现了对汉唐诗歌发展、衍变历史的独特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唐无五言古诗 风雅罪魁 诗学观 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岳》不是五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3-34,共2页
《望岳》不是五律何铭《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8则载《让学生多读些古诗》一文,称杜甫名作《望岳》之诗体“是五律”,且“要求学生根据律诗的特点”将打乱的诗句“调整句序”。其他报刊所载亦见有“五律《望岳》”这种提法。此... 《望岳》不是五律何铭《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8则载《让学生多读些古诗》一文,称杜甫名作《望岳》之诗体“是五律”,且“要求学生根据律诗的特点”将打乱的诗句“调整句序”。其他报刊所载亦见有“五律《望岳》”这种提法。此皆误识。一首五言律诗,必定同时具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岳》 中学语文教学 《春望》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平声韵 《杜诗详注》 律诗 五言古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家律令”——“选体”三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雷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7-101,共5页
选体含义较复杂 ,首先 ,体裁上 ,选体与乐府、歌行、律绝是并列的概念。由于地位崇高 ,它几乎成了五言古诗的代名词 ,成为诗家创作五古的律令。其次 ,风格上 ,选体有典雅、翰藻、新创三个主要特征。再次 ,选体接续风骚 ,历跨汉魏、晋宋... 选体含义较复杂 ,首先 ,体裁上 ,选体与乐府、歌行、律绝是并列的概念。由于地位崇高 ,它几乎成了五言古诗的代名词 ,成为诗家创作五古的律令。其次 ,风格上 ,选体有典雅、翰藻、新创三个主要特征。再次 ,选体接续风骚 ,历跨汉魏、晋宋、齐梁。因此 ,后世学选体者主要分为汉魏、元嘉两派。至明代则衍变为汉魏盛唐派 (前后七子派 )与六朝初唐派 (杨慎等 )的斗争。从选体切入 ,或许有助于理解某些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体 五言古诗 诗家律令 随时变改 汉魏盛唐派 六朝初唐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离群体的“别调”──论方岳诗
5
作者 张宏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江西诗派 江湖诗派 《离骚》 作品 《中国文学史》 离群 五言古诗 《两宋文学史》 理学诗派 理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7,共5页
(接上期)四、对文本形式进行历史动态分析曹丕的诗属五言古诗,杜牧的诗则是七言近体绝句,“大概念”要“整合”,却不能回答如何找到“联结点”。其实,其间的联系就在文本的矛盾转化过程之中。成熟的七言绝句是完整的、水乳交融的统一体... (接上期)四、对文本形式进行历史动态分析曹丕的诗属五言古诗,杜牧的诗则是七言近体绝句,“大概念”要“整合”,却不能回答如何找到“联结点”。其实,其间的联系就在文本的矛盾转化过程之中。成熟的七言绝句是完整的、水乳交融的统一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统一是矛盾的统一,统一是相对的,矛盾是绝对的。彻底的具体分析是不可穷尽的,正如庄子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只要对细胞形态的个案作静态和动态的具体分析,更准确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句 文本形式 五言古诗 曹丕 联结点 静态和动态 矛盾转化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一个视域的形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盛青 高嘉谦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5期18-31,共14页
古典诗词与现代文学史视域 1923年,同光体诗歌的代言人陈衍,在《近代诗钞》刊行之际,作五言古诗六首,抒发心情。其中第二首如此写道:
关键词 抒情传统 视域 维新 现代文学史 古典诗词 五言古诗 同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曹植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8
作者 傅正义 《重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42-46,共5页
建安时期“群彦蔚起”、“门户各立”,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建安诗歌“五言腾踊”、“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开创了我国五言古诗的黄金时代。六朝诗人踵其步武,继其风范,“抱篇章而景慕,映余辉以自烛”,唐代诗... 建安时期“群彦蔚起”、“门户各立”,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建安诗歌“五言腾踊”、“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开创了我国五言古诗的黄金时代。六朝诗人踵其步武,继其风范,“抱篇章而景慕,映余辉以自烛”,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也以“汉魏风骨”为旗帜,心慕手追,奉为楷模。然“陈思为建安之杰”,“邺中诸子,陈王最高”,后世言建安诗,也莫不首标曹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史 建安诗歌 曹植 五言古诗 陈思 汉魏风骨 唐代诗歌 风范 黄金时代 六朝
全文增补中
阮大铖批评论
9
作者 邱建新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4期87-94,共8页
阮大铖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研究的大作手,他的诗歌、剧作屡屡受到人们的赞赏。章太炎称“大铖五言古诗,以王孟意趣,而兼谢客之精炼。……然榷论明代诗人,如大铖者,鲜矣”①散原老人亦于《咏怀堂集》卷首批道:“芳絮深微,妙绪纷披,具体储... 阮大铖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研究的大作手,他的诗歌、剧作屡屡受到人们的赞赏。章太炎称“大铖五言古诗,以王孟意趣,而兼谢客之精炼。……然榷论明代诗人,如大铖者,鲜矣”①散原老人亦于《咏怀堂集》卷首批道:“芳絮深微,妙绪纷披,具体储年,追踪陶谢,不以人废言,吾当标为五百年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论 阮大铖 明末清初 章太炎 五言古诗 文学史 散原 陶谢 诗歌 汤显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宫体浊流中崛起的直接抒情神品(下)——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7-50,共4页
的确,陈子昂专擅五言古诗,然在当时却鲜为人称道。现存《唐人选唐诗》(中华书局新编2014年版)共十六种选本,四杰入选之作比比皆是,陈子昂仅入选一首七律《白帝怀古》。陈子昂当年的影响与四杰相比,用不可望其项背来形容可能有失公允。但... 的确,陈子昂专擅五言古诗,然在当时却鲜为人称道。现存《唐人选唐诗》(中华书局新编2014年版)共十六种选本,四杰入选之作比比皆是,陈子昂仅入选一首七律《白帝怀古》。陈子昂当年的影响与四杰相比,用不可望其项背来形容可能有失公允。但是,韩愈为什么忽略了四杰,而把陈子昂的崛起(“高蹈”)当作盛唐诗坛气象的前奏,甚至视为李杜开路先锋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选唐诗 四杰 陈子昂 李杜 《登幽州台歌》 五言古诗 直接抒情 盛唐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唐诗》补逸
11
作者 王七一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03-103,共1页
近读《千唐志斋藏志》,检得唐人五言绝诗二首、五言古诗一首(存六句),其作者及其诗句,均为《全唐诗》及《外编》所逸,谨为补出并略事说明。1.姚明扬五言绝句《饯行》:“官屈须推命,时危莫厌贫,城楼近江水,潮退看垂轮。”此诗出贞元十九... 近读《千唐志斋藏志》,检得唐人五言绝诗二首、五言古诗一首(存六句),其作者及其诗句,均为《全唐诗》及《外编》所逸,谨为补出并略事说明。1.姚明扬五言绝句《饯行》:“官屈须推命,时危莫厌贫,城楼近江水,潮退看垂轮。”此诗出贞元十九年《常州司士参军崔千里墓志》。按崔千里,字广源,清河东武城人。贞元十九年卒,终年61。其祖隐甫,谥忠公,新、旧《唐书》有传。据志文知崔千里于贞元年间为与其幼弟江阴丞霸先同赴一郡做官,遂以太常协律请调常州司士。此轻名位、重骨肉之举,深为众人叹惜,认为职不当才,皆称其屈。临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唐志斋 唐人 墓志 常州 江阴 全唐诗 五言古诗 绝句 贞元 姚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成之美的追求——从一个口号的争论谈起
12
作者 罗仲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7-93,共7页
在明代复古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口号:“唐无五言古诗”。口号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附和,有人保留,异见纷呈而莫知归趣。这个口号的确切含义和真实指向究竟何在?它是... 在明代复古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口号:“唐无五言古诗”。口号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附和,有人保留,异见纷呈而莫知归趣。这个口号的确切含义和真实指向究竟何在?它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它与明代复古主义思潮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攀龙 浑成 五言古诗 前后七子 复古主义思潮 汉魏 王世贞 古代诗歌 历史文化背景 口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13
作者 成善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9-79,共1页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月,东坡被命移廉州安置,六月二十日渡海。此二诗离儋耳过澄迈时所作。近人陈迩冬定为“元符三年在儋州为琼人姜君弼题”(见《苏轼诗词选》注),不知何据。考东坡过澄迈,只有五言古诗一首,题为《余来儋耳,得吠狗曰乌... 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月,东坡被命移廉州安置,六月二十日渡海。此二诗离儋耳过澄迈时所作。近人陈迩冬定为“元符三年在儋州为琼人姜君弼题”(见《苏轼诗词选》注),不知何据。考东坡过澄迈,只有五言古诗一首,题为《余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王文诰编注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海 五言古诗 合浦 苏轼 儋耳 琼州 王文诰 绍兴 昌化 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回节》及其作者
14
作者 陶学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80-81,共2页
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经皇运,艰难仰忠烈。 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骠信《星回节》 五言古诗《星回节》最早载于《玉溪编事》,《太平广记》卷四百八... 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经皇运,艰难仰忠烈。 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骠信《星回节》 五言古诗《星回节》最早载于《玉溪编事》,《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三也引之记入其中。《王溪编事》不知何人所作,然宋代类书都引载它,如孔氏《六帖》、《锦锈万花谷》等,可惜征引太略,记载较详的还是《太平广记》。 这首诗诗行虽短,但有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国 彝族文学 《太平广记》 南诏王 袁嘉谷 五言古诗 《旧唐书》 异牟寻 古与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佳人》之我见——兼评“自喻”说
15
作者 王许林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2期68-72,44,共6页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自华州弃官客居秦州,写有一首著名的五言古诗《佳人》。全诗如下:
关键词 杜诗 自喻 五言古诗 唐肃宗 秦州 杜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月怀人 情深意浓——《明月何皎皎》随谈
16
作者 马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16-117,共2页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列为枚乘杂诗,但根据不足。《文选》作《古诗》,兹从《文选》。《古诗十九首》,始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所谓古诗,本是晋南北朝时对古代诗歌的统称。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望月 古代诗歌 五言古诗 文选 昭明太子 南北朝 萧统 思妇 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李诗辩难
17
作者 王清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6-61,共6页
至刘宋始,不时有人认为苏李诗为伪作。寻诸家议论,未必皆有根。今总其诘难,约有五,一曰西京不主五言,二曰诗多夫妻燕婉语,三曰“盈”字触汉讳,四曰“中州”为东京人语,五曰汉与匈奴不隔山海。一一辩之。
关键词 苏李诗 汉诗 五言古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人灵府 时代风貌——刘永济先生《云巢诗存》序
18
作者 刘庆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5期76-77,共2页
【正】 《云巢诗存》一卷,先师刘水济弘度先生手定其诗之一部也。起自一九三九年,已卯,春;止于一九六二年,壬寅,秋。凡二十三年。所历重要时期有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此二十三年中,神州大地所发生之变化,诚可谓地... 【正】 《云巢诗存》一卷,先师刘水济弘度先生手定其诗之一部也。起自一九三九年,已卯,春;止于一九六二年,壬寅,秋。凡二十三年。所历重要时期有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此二十三年中,神州大地所发生之变化,诚可谓地覆天翻。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实非以往数千年中任何时期之变革所能比。先生诗,于其所经历之种种变故,从许多不同侧面,写其心灵深处之感受。歌哭笑啼,声发楮墨。读之,如亲其人,如履其境。《诗存》共收诗一百五十五首。此次付梓,删去四言诗五首,五言古诗一首,先生遗意也。计存五古十四首,七古十一首,五绝三首,七绝七十七首,五律十九首,七律二十五首。亦可谓无体不备矣。诗之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年 唐人 刘永济 时代风貌 社会主义改造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五言古诗 七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题富贵砖拓墨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丛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3期144-144,共1页
金毓黻《静晤室日记》(手稿)中著录了一首郭沫若同志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五言古诗,原诗如下: 题富贵砖拓墨富贵如可求,尼父愿执鞭。今吾从所好,乃得汉时砖。上有“富贵”字,古意何娟娟。文采朴以殊,委宛似流泉。相见仅斯须,逖矣二千年。贞... 金毓黻《静晤室日记》(手稿)中著录了一首郭沫若同志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五言古诗,原诗如下: 题富贵砖拓墨富贵如可求,尼父愿执鞭。今吾从所好,乃得汉时砖。上有“富贵”字,古意何娟娟。文采朴以殊,委宛似流泉。相见仅斯须,逖矣二千年。贞寿逾金石,清风拂徽弦。皓月来相窥,拓书人未眠。嘉陵江上路,蔼蔼竖苍烟。金毓黻《日记》及《沫若文集》第十一卷四三九页——四四六页,有这样记述:一九四四年四月,一天,时居重庆的郭老和卫聚贤听画家吕霞光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手稿 郭沫若 重庆 金毓黻 五言古诗 嘉陵江 著录 金石 治学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