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琳
田夏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五
育
”融合
小学
劳动教
育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并举到融合:“五育”融合之源、之难与之序
被引量:
28
2
作者
朱丽桢
段兆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8,共6页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五育”融合教育面临并举之难、融合之难、评价之难。破解“五育”融合之难,就必须建立“五育”融合之序。作为对教育整体育人价值的遵循和追求,“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系统落实涉及多个方面:以课程融合为载体,实现对“五育”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教育改革为途径,培养“五育”融合思维,实现教育过程的“五育”融合;以评价优化为导向,实现对五育融合的价值引导;以课后服务为补充,实现“五育”融合教育影响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五
育”
并举
“
五
育
”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
融合
融合
思维
评价优化
课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与路径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志平
谢翌
程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15,共7页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与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当前对劳动素养的倡导其实质是关怀生命发展的劳动者素养。人性中的好逸恶劳特征、劳动形态的智能化发展、劳动文化的身心分离顽疾以及审美情感的技...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与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当前对劳动素养的倡导其实质是关怀生命发展的劳动者素养。人性中的好逸恶劳特征、劳动形态的智能化发展、劳动文化的身心分离顽疾以及审美情感的技术钳制,构成了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课程研制需要以学校“毕业生画像”勾连课程目标与内容,通过跨学科实践、关注学习者体验的过程性评价来实现学习者的生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课程
劳动素养
劳动者素养
课程研制
“
五
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与推进机制
被引量:
9
4
作者
马卉君
姚蕾
史瑞应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56-58,共3页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是指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为主要载体,通过统整与贯通的方式融合德、智、美、劳各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应当是以跨学科主题为主线、以...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是指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为主要载体,通过统整与贯通的方式融合德、智、美、劳各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应当是以跨学科主题为主线、以身体实践为手段、以大融合观为纽带、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将德、智、美、劳四育融入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的推进机制是:渗透教育元素,完善体育教学目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体育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生态,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汇聚多元主体,创新体育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五
育
”融合
中小学体
育
教学
全面发展
跨学科主题教学
身体实践
大
融合
观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学英语学科“五育”融合教学实践
被引量:
6
5
作者
杜意妹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共4页
小学英语学科的“五育”融合教学就是依托小学英语课程实现五育教育功能的实践活动,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入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改革过程中。本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探讨了小学英语学科如何与“...
小学英语学科的“五育”融合教学就是依托小学英语课程实现五育教育功能的实践活动,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入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改革过程中。本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探讨了小学英语学科如何与“五育”进行有机融合,并通过创新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
五
育
”融合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琳
田夏彪
机构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Y1021)的研究成果。
文摘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
五
育
”融合
小学
劳动教
育
劳动
分类号
G62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并举到融合:“五育”融合之源、之难与之序
被引量:
28
2
作者
朱丽桢
段兆兵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成立70年基础教育课程话语变迁的历史阶段与特征研究”(课题编号:BHA190142)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五育”融合教育面临并举之难、融合之难、评价之难。破解“五育”融合之难,就必须建立“五育”融合之序。作为对教育整体育人价值的遵循和追求,“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系统落实涉及多个方面:以课程融合为载体,实现对“五育”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教育改革为途径,培养“五育”融合思维,实现教育过程的“五育”融合;以评价优化为导向,实现对五育融合的价值引导;以课后服务为补充,实现“五育”融合教育影响的系统性。
关键词
“
五
育”
并举
“
五
育
”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
融合
融合
思维
评价优化
课后服务
Keywords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five educations”
integration of“five educations”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thinking
optimization of evaluation
after-school service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与路径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志平
谢翌
程雯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1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普通高中高质量课程体系的多元协同建设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HA210139)的研究成果。
文摘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与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当前对劳动素养的倡导其实质是关怀生命发展的劳动者素养。人性中的好逸恶劳特征、劳动形态的智能化发展、劳动文化的身心分离顽疾以及审美情感的技术钳制,构成了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课程研制需要以学校“毕业生画像”勾连课程目标与内容,通过跨学科实践、关注学习者体验的过程性评价来实现学习者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
劳动课程
劳动素养
劳动者素养
课程研制
“
五
育
”融合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与推进机制
被引量:
9
4
作者
马卉君
姚蕾
史瑞应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56-58,共3页
基金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山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程研究”(课题编号:2021YJ046)的研究成果。
文摘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是指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为主要载体,通过统整与贯通的方式融合德、智、美、劳各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应当是以跨学科主题为主线、以身体实践为手段、以大融合观为纽带、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将德、智、美、劳四育融入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的推进机制是:渗透教育元素,完善体育教学目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体育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生态,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汇聚多元主体,创新体育教学评价。
关键词
“
五
育
”融合
中小学体
育
教学
全面发展
跨学科主题教学
身体实践
大
融合
观
核心素养
分类号
G807.0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英语学科“五育”融合教学实践
被引量:
6
5
作者
杜意妹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育人功能的小学英语作业评价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14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小学英语学科的“五育”融合教学就是依托小学英语课程实现五育教育功能的实践活动,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入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改革过程中。本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探讨了小学英语学科如何与“五育”进行有机融合,并通过创新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
五
育
”融合
全面发展
分类号
G623.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王琳
田夏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并举到融合:“五育”融合之源、之难与之序
朱丽桢
段兆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与路径
杨志平
谢翌
程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与推进机制
马卉君
姚蕾
史瑞应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学英语学科“五育”融合教学实践
杜意妹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