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靶向补体分子C1qa修复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安坤 李自成 +1 位作者 陈佳妮 何冬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6-74,共9页
糖尿病常伴随血管内皮损伤,显著加速血管病理进程,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已有报道证实,特殊的补体分子在血管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实验室既往研究发现,补体分子C1qa(Component 1,q Subcomponent,A chain)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层高... 糖尿病常伴随血管内皮损伤,显著加速血管病理进程,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已有报道证实,特殊的补体分子在血管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实验室既往研究发现,补体分子C1qa(Component 1,q Subcomponent,A chain)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层高表达,并且表达量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增多。因此,该研究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并研究了C1qa分子的食源性抑制剂,即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O-pentagalloylglucose,PGG)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外源C1qa刺激会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同时降低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相似地,糖尿病模型中,血管内皮C1qa的高含量伴随着ROS的过量合成,主动脉血管段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显著降低。而PGG灌胃3周后,糖尿病小鼠血糖下降至15.36 mmol/L,主动脉内皮C1qa表达量显著降低,ROS生成量减少了52.41%,血管内皮舒张率由47.06%升到68.41%。同时,NADPH氧化酶(NOX_(2)/NOX_(4))通路表达下调,提示ROS生成的关键通路被抑制,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显著减轻。因此,活性分子PGG靶向抑制C1qa,有利于修复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C1qa 主动脉内皮损伤 活性氧 NADPH 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锗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瑜琛 张亮亮 +2 位作者 汪咏梅 徐曼 胡新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甲醇醋酸溶液降解、乙酸乙酯萃取、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制得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得率为18%,经HPLC分析纯度为99.90%。采用FT-IR、~1H-NMR、^(13)C-NMR及ESI-MS等分析手段对PG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 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甲醇醋酸溶液降解、乙酸乙酯萃取、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制得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得率为18%,经HPLC分析纯度为99.90%。采用FT-IR、~1H-NMR、^(13)C-NMR及ESI-MS等分析手段对PG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PGG与锗离子在溶液中进行络合反应,反应液经冷冻沉淀、离心、冷冻干燥得到PGG-Ge络合物,采用FT-IR对络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CCK8法研究了PGG-Ge络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胰腺癌细胞Bx PC3、人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GG-Ge络合物对6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160μg/m L时,对6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达到了80%左右。而相同浓度下对照品顺铂对受试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只有4.30%~18.54%。PGG-Ge络合物对各肿瘤细胞增殖的IC_(50)值均小于90μg/m L,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锗络合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汤丽华 管勤昊 +2 位作者 张亮亮 徐曼 闫林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载体,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GG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NIPS,不加PGG),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其对PGG的吸附性...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载体,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GG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NIPS,不加PGG),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其对PGG的吸附性能。SEM、T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MIPS是以Fe_(3)O_(4)为核心的外层包有SiO_(2),表面密布孔穴的球形纳米颗粒。磁学性质分析发现:MIPS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下能够实现分离。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PGG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S,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67.02 mg/g,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非常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MIPS的重复利用性能实验中,其吸附第5次的吸附量为53.16 mg/g,仍能达到第1次使用时的吸附量的83.78%,表明MIPS的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聚合物 1 2 3 4 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多酚 Fe_(3)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湖菱壳中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牧原 李军 +3 位作者 黄佳 吴霁蓂 蒋琦 高广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179,共7页
为明确菱壳中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工艺,并采用CCK8法对最优单因素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物进行了抗SK-BR-3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 为明确菱壳中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工艺,并采用CCK8法对最优单因素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物进行了抗SK-BR-3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的交互作用最强,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g∶20mL,乙醇浓度67%,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10min,预测提取率为0.6742%,实际提取率为0.6755%,结果相符。各部分提取物对SK-BR-3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100μg/mL时,各部分提取物对受试细胞具有极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南湖菱壳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果实没食子酸及其合成相关物质HPLC测定体系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立娟 尹燕雷 +1 位作者 杨雪梅 李英朋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建立了‘泰山三白甜’石榴果实不同部位没食子酸及其合成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DB-C18(4.6 mm×150 mm,5μm),没食子酸以乙腈-2%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20∶80)... 建立了‘泰山三白甜’石榴果实不同部位没食子酸及其合成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DB-C18(4.6 mm×150 mm,5μm),没食子酸以乙腈-2%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20∶80),检测波长270 nm;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以甲醇-1%磷酸水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4 nm;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4种物质均等度洗脱,流速均为0.8 m L/min,柱温均为30℃。结果表明,4种物质在一定线性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12-0.24 mg/L;加标回收率为98.9%-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2%。‘泰山三白甜’石榴果实不同部位没食子酸、莽草酸、3-脱氢莽草酸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果皮中含量最高,果汁次之,种子中最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没食子酸及其合成相关物质的快速鉴定及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高效液相色谱 3-脱氢莽草酸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甘草药对提取物中9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妍 杨燕云 +2 位作者 张振秋 侯学智 杨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芍甘草药对提取物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异甘草素9种成分。方法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200mm×...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芍甘草药对提取物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异甘草素9种成分。方法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为267nm(0~13min)、258 nm(13~17min)、230 nm(17~27min)、276 nm(27~42min)、360 nm(42~46 min)、276nm(46~50min)、230nm(50~53min)、275nm(53~55min)、250nm(55~90min),柱温30℃。结果在色谱条件下,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异甘草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04 476~0.044 76μg,0.014 67~0.146 7μg,0.004 975~0.049 75μg,0.001 031~0.010 31μg,0.005 813~0.058 13μg,0.001 744~0.017 44μg,0.000 982~0.009 82μg,0.018 20~0.182 0μg,0.000 098~0.000 98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5)均在96.3%~103.4%,RSD均小于2.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好地控制白芍炙甘草药对提取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切换 白芍炙甘草提取物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甘草苷 1 2 3 4 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芹糖基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苯甲芍药苷 甘草酸 异甘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叶片发育期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立娟 尹燕雷 +2 位作者 苑兆和 方炎明 招雪晴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23,共10页
【目的】探究石榴叶片发育期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没食子酸、鞣花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等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目的】探究石榴叶片发育期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没食子酸、鞣花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等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其发育期叶片中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优化了HPLC法测定石榴叶片中安石榴苷、没食子酸、鞣花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的方法。‘泰山红’石榴叶长和叶宽随叶片发育逐渐增加,50 d左右时逐渐发育成功能叶。叶片发育期没食子酸、莽草酸、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4月25日和7月24日出现峰值。安石榴苷和花青苷含量随叶片发育逐渐降低,4月25日含量最高,分别为0.553 mg·g-1和0.339 mg·g-1。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3-脱氢莽草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月24日出现峰值,分别为5.62 mg·g-1和6.442 mg·g-1。随叶片发育时间的增加,鞣花酸含量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总黄酮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与安石榴苷、莽草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五没食子酰葡萄糖、3-脱氢莽草酸呈显著负相关。安石榴苷与花青苷、总酚、莽草酸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与鞣花酸呈显著负相关。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与3-脱氢莽草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莽草酸呈显著负相关。花青苷、总黄酮、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莽草酸与3-脱氢莽草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石榴发育期叶片中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存在含量差异性和不同的相关性,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与没食子酸合成密切相关,没食子酸代谢生成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可能是安石榴苷合成的前体物质,鞣花酸是安石榴苷的降解产物。叶片中安石榴苷、花青苷、总黄酮、总酚含量高低均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安石榴苷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鞣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椿果中3种酚性化合物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松林 杨庆雄 +2 位作者 王聪聪 田猛 艾俊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08-8910,共3页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香椿果提取物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1,2,3,4,6-五-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3种酚性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6.0 mm×1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以1.0 ml/min流速为进...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香椿果提取物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1,2,3,4,6-五-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3种酚性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6.0 mm×1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以1.0 ml/min流速为进行梯度洗脱,柱0.480、0.018~0.180和0.022~0.22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99.5%和99.1%,RSD值≤2.9%。[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香椿果中的酚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果[Toona sinensis(A.Juss.)Roem]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酸甲酯 1 2 3 4 6--O--β-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