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1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水偏硅酸钠制备工艺现状 被引量:5
1
作者 缪应菊 连明磊 +1 位作者 胡江良 陈定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1,共4页
五水偏硅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洗涤产品,作为含磷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的理想替代品。阐述了溶液结晶法和一次造粒法生产五水偏硅酸钠的各种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结合中国的国情,即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废液和废... 五水偏硅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洗涤产品,作为含磷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的理想替代品。阐述了溶液结晶法和一次造粒法生产五水偏硅酸钠的各种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结合中国的国情,即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废液和废渣大量排放,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指出中国应充分发展适合不同生产规模且对原料品质要求不高的溶液结晶法制备五水偏硅酸钠,并且对溶液结晶法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偏硅酸钠:制备工艺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SiO_2制备五水偏硅酸钠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缪应菊 钱育林 +3 位作者 杨兴敏 连明磊 陈定梅 贾庆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03-2507,2513,共6页
五水偏硅酸钠广泛应用于洗涤产品中,是含磷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的理想替代品。以粉煤灰基SiO_2湿凝胶为原料,考察了SiO_2湿凝胶用量、溶液结晶浓度、结晶温度和晶种用量对二氧化硅含量和总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 L浓度为1 mol/L的... 五水偏硅酸钠广泛应用于洗涤产品中,是含磷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的理想替代品。以粉煤灰基SiO_2湿凝胶为原料,考察了SiO_2湿凝胶用量、溶液结晶浓度、结晶温度和晶种用量对二氧化硅含量和总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 L浓度为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14 g的SiO_2湿凝胶,浓缩至50 m L后降温至40~50℃范围内加入1.0%~1.5%晶种,均可获得符合HG/T 2568-2008标准要求的五水偏硅酸钠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SIO2 五水偏硅酸钠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蛇纹石提镁残渣制备五水偏硅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少明 杨保俊 单承湘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53,共3页
研究了由蛇纹石提镁残渣制备五水偏硅酸钠的方法 ,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用实验确定了主要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温和 ,调模结晶过程无需蒸发浓缩 ,能耗低等特点 ,采用此法制得的五水偏硅酸钠质... 研究了由蛇纹石提镁残渣制备五水偏硅酸钠的方法 ,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用实验确定了主要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温和 ,调模结晶过程无需蒸发浓缩 ,能耗低等特点 ,采用此法制得的五水偏硅酸钠质量符合化工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提镁残渣 综合利用 五水偏硅酸钠 制备 无磷洗涤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僵蚕多肽制备工艺及抗氧化性活性研究
4
作者 汪艳平 韦正 +4 位作者 蓝建京 黄显卓 韦云娇 谢晓微 张世浩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文章以脱脂后的僵蚕蛋白为原料,以水解度作为关键指标,对多种水解蛋白酶进行筛选,旨在确定最佳的水解蛋白酶。运用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曲面实验分析法,探究了各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温度50℃、pH值9.0、底物质... 文章以脱脂后的僵蚕蛋白为原料,以水解度作为关键指标,对多种水解蛋白酶进行筛选,旨在确定最佳的水解蛋白酶。运用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曲面实验分析法,探究了各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温度50℃、pH值9.0、底物质量浓度26 g/L、加酶量1.50 g/L。在此最佳条件下,实际测得的水解度为7.76%,该数值与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所预测的值极为相近。文章还进一步探究了僵蚕蛋白在上述最佳酶解条件下,不同时间段酶解液所具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达到4 h时,酶解液呈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对于常见的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均展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分别达64.87%、52.80%和8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多肽 酶解 响应曲面 制备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水偏硅酸钠的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西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硅酸钠 五水偏硅酸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杨树抚育废弃物基质的菌袋制备工艺对平菇生产的影响
6
作者 弥春霞 许澍 +4 位作者 刘宇 孔繁建 武月园 宋庆港 宋爽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2期35-40,49,共7页
以杨树抚育修剪的枝桠废弃物为主料,研究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发酵料短时高温灭菌和发酵料不灭菌4种不同菌袋制备工艺对平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处理的平菇菌袋发菌速度较快;在常压灭菌的基质上生长的平菇菌丝表现... 以杨树抚育修剪的枝桠废弃物为主料,研究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发酵料短时高温灭菌和发酵料不灭菌4种不同菌袋制备工艺对平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处理的平菇菌袋发菌速度较快;在常压灭菌的基质上生长的平菇菌丝表现出较稳定的漆酶活性和较高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更有利于基质中木质素的分解利用,出菇结束的培养料木质素相对含量较初始料降低幅度最大。在以杨树抚育废弃物为基质主料的处理中,常压灭菌处理出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02.23%,袋均产值为4.10元,经济效益最高。但与常规生产方式相比,以杨树抚育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较低,经济效益还有一定差距,仍需进一步改进林业废弃物基质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菌袋制备工艺 杨树抚育废弃物 农艺学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技术的建窑宋代黑釉瓷物化组成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甜 杨少雄 +7 位作者 夏森伟 王芬 王莹 孙建兴 孙莉 李强 罗宏杰 朱建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8-455,共8页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是宋时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之一。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历经宋、元、明、清代,烧瓷历史近千年。建窑黑釉瓷品种丰富,釉色多变,主要为黑釉、兔毫釉和柿红釉色居多。建窑黑釉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是宋时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之一。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历经宋、元、明、清代,烧瓷历史近千年。建窑黑釉瓷品种丰富,釉色多变,主要为黑釉、兔毫釉和柿红釉色居多。建窑黑釉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深刻影响了亚洲陶瓷历史,尤其是日本陶瓷。对于建窑黑釉瓷的科学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致力于分析建盏胎釉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揭示建窑釉瓷的成瓷机理及制备工艺。然而,作为建窑黑釉瓷的代表品种,黑釉、兔毫釉和柿红釉,三者的原料组成、制备工艺及呈色机理的异同仍然不明晰。因此,采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μ-RS)、X射线衍射仪(XRD)和分光光度计等多种光谱技术,通过对建窑大路后门和芦花坪窑址出土的宋代黑釉、兔毫釉以及柿红釉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物相组成以及釉外观呈色进行比较研究,解析黑釉、兔毫釉和柿红釉在原料组成、烧成工艺及呈色机理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黑釉、兔毫与柿红釉瓷胎中大部分主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三者着色元素均为Fe_(2)O_(3),黑釉与兔毫釉的Fe_(2)O_(3)含量接近(6.0~7.0 wt%),而柿红釉铁含量最高(~10.5 wt%)。较高的Fe_(2)O_(3)含量使得柿红釉面呈现红棕色。在所有样品的断面釉中、兔毫釉表面的毫纹中以及柿红釉面均发现有微米级枝状亚稳相ε-Fe_(2)O_(3)晶体。且ε-Fe_(2)O_(3)晶体的分布与兔毫釉面毫纹分布及柿红整体釉色一致。同时,在兔毫毫纹中及柿红釉面均发现赤铁矿晶体(α-Fe_(2)O_(3))。由此可知,棕色兔毫与柿红釉呈色均来自于ε-Fe_(2)O_(3)与赤铁矿的共同着色。此外,在釉中发现石英、锆英石、铁板钛矿及金红石晶体。而三者胎的化学元素组成相似,物相主要为石英、方石英与莫来石,部分样品中发现少量赤铁矿。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μ-RS)、X射线衍射仪(XRD)、分光光度计等多种光谱技术结合超景深光学显微镜(OM),能够高效精准解析建窑黑釉瓷的微观结构与物相组成,为揭示黑釉、兔毫釉和柿红釉的原料及制备工艺异同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类似古瓷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 黑釉瓷 XRF XRD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钢复合板制备工艺及界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恒 李国艳 +2 位作者 李莎 桂海莲 王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25,共27页
铜/钢复合板保留铜优良导电性、导热性的同时,兼具钢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在电力行业、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铜/钢复合板结合过程中通常伴随有钢侧变形抗力大、铜/钢变形不协调、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 铜/钢复合板保留铜优良导电性、导热性的同时,兼具钢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在电力行业、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铜/钢复合板结合过程中通常伴随有钢侧变形抗力大、铜/钢变形不协调、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鉴于此,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引入中间层和外加能场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基体组织结构,提高铜/钢界面结合性能。本文对铜/钢复合板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界面调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铜/钢复合界面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的影响。最后,对复合板制备工艺和界面调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复合板 制备工艺 界面调控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心舒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物理指纹图谱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宇浩 刀会仙 +4 位作者 谢纪园 杨澜 杜若飞 邱明丰 苏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8,共7页
目的优化傣心舒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及转矩流变性试验基础上,以药辅(甘露醇)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 目的优化傣心舒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及转矩流变性试验基础上,以药辅(甘露醇)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水分、吸湿性、休止角、豪斯纳比、松密度、振实密度、相对均齐度指数为二级指标,建立物理指纹图谱。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辅比1∶1.3,润湿剂体积分数87%,润湿剂用量26%,综合评分为86.93分。5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高于0.99。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稳定,可用于傣心舒颗粒的工业化大生产,并为该制剂转化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心舒颗粒 制备工艺 物理指纹图谱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及强度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姗 吴楠 +3 位作者 屠兴福 王玉山 王锐 周阳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工艺为成型压力20 MPa、蒸压时间8 h、蒸压温度18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合适的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会促进沙漠砂蒸压砖内部物理化学反应,使水化产物C-S-H快速形成网状连锁结构,提高砖体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对硬化的蒸压砖试块相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过高的温度和过长蒸压时间会使主要提供强度的水化产物C-S-H转变为水钙沸石,不利于强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蒸压砖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水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商剑钊 吴小飞 +5 位作者 曹晔洁 吕云蕾 李精鑫 王晶 董宁 刘永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7,共13页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新兴民用等领域,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大多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过长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和推广,发展低成本制备工艺...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新兴民用等领域,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大多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过长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和推广,发展低成本制备工艺是推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现状,总结了反应熔渗、纳米浆料浸渗瞬时共晶、浆料浸渗结合热压等低成本工艺的研究现状,围绕制备工艺优化、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低成本制备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如熔盐法制备超高温陶瓷界面和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具有孔隙结构均匀的多孔基体,可显著提升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低成本 反应熔渗 纳米浆料浸渗瞬时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结晶法制五水偏硅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林生 林强 李嘉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59,共3页
对采用溶液结晶法制取五水偏硅酸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晶液浓度为78~84mol/L,原料摩尔配比n=Na2O∶SiO2=1.6~17,结晶时间为2~6h,最终温度为25~45℃时,五水偏硅酸钠的产率达40... 对采用溶液结晶法制取五水偏硅酸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晶液浓度为78~84mol/L,原料摩尔配比n=Na2O∶SiO2=1.6~17,结晶时间为2~6h,最终温度为25~45℃时,五水偏硅酸钠的产率达40%。当表面活性剂S1的添加量大于50g/t时,离心产品中SiO2含量可从26%提高到27%以上,不需干燥产品就达到了一级品要求,且有利于防止产品结块,使离心机的效率提高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偏硅酸钠 制备 溶液结晶法 洗涤剂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抛光粉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贾培杰 胡艳宏 +4 位作者 柳召刚 吴锦绣 段金胜 范君昌 李沂霖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对稀土抛光粉抛光性能的影响,以氯化铈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并加法制备稀土抛光粉的前驱体。所制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处理后可以得到最终的抛光粉产品。在研究过程中,对制备参数进行探究,其中包括稀土溶液浓度...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对稀土抛光粉抛光性能的影响,以氯化铈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并加法制备稀土抛光粉的前驱体。所制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处理后可以得到最终的抛光粉产品。在研究过程中,对制备参数进行探究,其中包括稀土溶液浓度、滴加速率、搅拌速率、沉淀温度、聚乙二醇分散剂(PEG-1000)的使用量、陈化温度及陈化时间。经过系统的实验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氯化稀土溶液质量浓度为225 g/L、滴加速率为2.5 mL/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沉淀温度为45℃、分散剂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陈化温度为45℃、陈化时间为4 h。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前驱体的粒度D50为1.229µm,而最终抛光粉的粒度D50为1.087µm。此外,抛光粉的均齐度R达到了1.85,抛蚀量也达到了0.4732 mg/(cm^(2)·min)。与传统生产抛光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省去了球磨或气流粉碎的工序,直接得到了符合客户需求的稀土抛光粉。该研究的制备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优化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抛光粉 制备工艺 粒度 抛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黄酮固体饮料制备工艺优化
14
作者 杨琳 赵姗彦 +3 位作者 杨帆 张杭颖 黄勃诚 张君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2-219,共8页
为研究五指毛桃黄酮固体饮料制备工艺,以乙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五指毛桃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五指毛桃黄酮提取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测定提取物中黄酮种类,制备五指毛桃黄酮固... 为研究五指毛桃黄酮固体饮料制备工艺,以乙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五指毛桃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五指毛桃黄酮提取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测定提取物中黄酮种类,制备五指毛桃黄酮固体饮料。实验结果表明:五指毛桃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2%,液固比40:1(mL/g),超声时间32 min,此工艺条件下测得总黄酮提取量为9.016 mg/g。纯化五指毛桃黄酮,共检测到32种黄酮类物质,包括黄酮组24种,异黄酮组8种。五指毛桃黄酮纯化前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IC_(50)分别由0.678 mg/mL和0.501 mg/mL降低至0.179 mg/mL和0.191 mg/mL。五指毛桃黄酮浓度在1.0 mg/mL时,还原力由纯化前的0.066提升至纯化后的0.228。添加20%白砂糖,0.06%柠檬酸,2.5%麦芽糊精,制备的五指毛桃固体饮料感官评价得分最高,为五指毛桃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黄酮 提取工艺 固体饮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绿色制备工艺仿真模拟及其参数优化
15
作者 张云升 王习 +2 位作者 张文华 张宇 杨重卿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1-597,共7页
基于离散元对机制砂粗碎、中细碎、筛分及运输阶段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仿真模拟,优化了机制砂绿色制备的关键参数,明确了其对机制砂品质的影响规律,并在大型机制骨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机制砂的粗碎和中细碎阶段可通过调节... 基于离散元对机制砂粗碎、中细碎、筛分及运输阶段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仿真模拟,优化了机制砂绿色制备的关键参数,明确了其对机制砂品质的影响规律,并在大型机制骨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机制砂的粗碎和中细碎阶段可通过调节破碎设备排料口尺寸提高岩石破碎效率、降低破碎能耗、优化破碎后岩石粒径分布以及减小岩石对设备的磨损;筛分阶段振动筛筛网倾斜角度宜为10°~15°,运输阶段运输带布置角度宜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机制砂 制备工艺 仿真模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皂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
16
作者 陈杨 史卿 +4 位作者 颜金鑫 曹少谦 杨华 刘合生 戚向阳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7-1466,共10页
为提高罗汉果皂苷的生物利用率,本研究采用超声-水浴加热法制备罗汉果总皂苷(MGE)-磷脂复合物(MGE-PC),并以MGE-PC复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星点响应面设计优化MGEPC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 为提高罗汉果皂苷的生物利用率,本研究采用超声-水浴加热法制备罗汉果总皂苷(MGE)-磷脂复合物(MGE-PC),并以MGE-PC复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星点响应面设计优化MGEPC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分子对接技术验证MGE-PC复合物的形成及其主要作用力。结果表明,MGE-P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溶剂四氢呋喃、罗汉果总皂苷与磷脂质量比1∶1.7(w/w)、MGE浓度5 mg·mL^(-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5 h,该条件下MGE-PC的复合率达到95.09%。多种谱图分析表明,MGE与PC形成了无定型MGE-PC复合物;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罗汉果皂苷Ⅴ(MGⅤ)与PC的相互作用力主要为分子间氢键和静电作用。该研究为罗汉果皂苷生物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 罗汉果皂苷磷脂复合物 制备工艺 分子对接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菌丝复合材料抗压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皓越 黄橙紫 +3 位作者 彭源德 周映君 龚文兵 谢纯良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8,共8页
为获得菌丝复合材料抗压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该研究以压缩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筛选与优化试验研究了真菌菌株、培养基质、基质粒径和接种量对菌丝复合材料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Ganoderma resinaceum为供试菌株、芦苇秆与玉米... 为获得菌丝复合材料抗压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该研究以压缩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筛选与优化试验研究了真菌菌株、培养基质、基质粒径和接种量对菌丝复合材料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Ganoderma resinaceum为供试菌株、芦苇秆与玉米芯为复配基质,在基质粒径为0.075~2.000 mm、接种量为7.5%的工艺参数下能制得压缩强度较高的菌丝复合材料,其10%相对形变的压缩强度达到190.99 kPa,为18.0 kg/m^(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1.90倍。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备环保可降解菌丝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同时对提高芦苇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强度 农业废弃物 生物质 制备工艺 菌丝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曲降脂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评价
18
作者 李卓柯 丁辉 +4 位作者 崔翔 郑娜 赵淑华 孙婷婷 张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优化参曲降脂颗粒制备工艺,并评价其质量。方法以药辅(糊精)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矫味剂为影响因素,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人参须、陈皮、玳玳花、泽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芸香柚... 目的优化参曲降脂颗粒制备工艺,并评价其质量。方法以药辅(糊精)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矫味剂为影响因素,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人参须、陈皮、玳玳花、泽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辅比1∶0.8,润湿剂体积分数90%,矫味剂0.08%三氯蔗糖,制软材,14目筛制粒,在70℃下烘干,整粒,即得。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3批样品中总皂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平均含量分别为3.8773、1.9699、2.6050、5.9278、5.8109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为后续参曲降脂颗粒相关制剂开发及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曲降脂颗粒 制备工艺 质量评价 单因素试验 TL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褐煤蜡/蜂蜡复合O/W乳液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
19
作者 程振 耿涛 +1 位作者 王文琪 台秀梅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5,共9页
以精制褐煤蜡为油相,采用相反转法制得蜡乳液。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以乳液粒径为判断标准,分析了乳化剂比例、蜡比例、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对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蜡乳液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蜂蜡的加入量对乳液粒... 以精制褐煤蜡为油相,采用相反转法制得蜡乳液。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以乳液粒径为判断标准,分析了乳化剂比例、蜡比例、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对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蜡乳液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蜂蜡的加入量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精制褐煤蜡/蜂蜡复合蜡乳液的配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并测试了复合蜡乳液的抑菌性能和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对蜡乳液粒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乳化剂比例、搅拌转速、蜡的比例和搅拌时间;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质量分数为6.30%、吐温60为0.75%、司盘60为2.95%、精制褐煤蜡为7.00%、蜂蜡为3.00%、水为80.00%、搅拌转速为1500 r/min、搅拌时间为10 min;优化条件下得到的乳液粒径为650.2 nm;3.00%蜂蜡的加入可以大幅度降低乳液的粒径(352.5 nm),且分布更均一,大大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自制蜡乳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将蜡乳液应用于皮革的涂饰中,能大幅度提高皮革的变色效果、光亮度和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蜡/蜂蜡 蜡乳液 制备工艺 抑菌 皮革涂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制备次氯酸钠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浩 李新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182,共11页
次氯酸钠(NaClO)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的消毒剂而被广泛使用。电解法是制备NaClO的便捷、有效方法,其中电极是NaClO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决定设备的析氯效率、电能消耗和工作寿命。目前,混合金属氧化物涂层钛电极(Ti/MMO)因具备优异的电催化活... 次氯酸钠(NaClO)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的消毒剂而被广泛使用。电解法是制备NaClO的便捷、有效方法,其中电极是NaClO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决定设备的析氯效率、电能消耗和工作寿命。目前,混合金属氧化物涂层钛电极(Ti/MMO)因具备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较长的工作寿命、较低的电耗等特点,已成为该类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使用了贵金属材料,制作成本仍处于高位。本文总结归纳了多种用于电解法制备NaClO的电极材料组成、性能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早期的尺寸稳定阳极(DSA)钝化的原因,重点讨论了电极制备工艺优化的三种途径;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其中,涂层中金属元素的合理选择及其多元化、通过阳极原位氧化引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中间层以及结合水热合成法制备电极是工艺优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电解法 电极 析氯性能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