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马匹料伤五攒痛的治疗
1
作者 杨海珍 李生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3期60-60,共1页
据《元亨疗马集》载:“五攒痛者,气血凝滞于蹄也”[1]。五攒痛是动物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食用精料过多引发消化系统紊乱,继而因体内吸收毒素而发病,故称为料伤五攒痛,也有因使役过重或持久乘骑而发病,又称为走伤五攒痛。近日,青海省牦... 据《元亨疗马集》载:“五攒痛者,气血凝滞于蹄也”[1]。五攒痛是动物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食用精料过多引发消化系统紊乱,继而因体内吸收毒素而发病,故称为料伤五攒痛,也有因使役过重或持久乘骑而发病,又称为走伤五攒痛。近日,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采用水乌钙疗法治疗一例马匹料伤五攒痛,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亨疗马集》 料伤五攒痛 气血凝滞 繁育推广 服务中心 牦牛 马匹 疗效明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役畜走伤五攒痛的诊疗
2
作者 晁学元 冷玉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役畜 五攒痛 诊疗 乐都县 使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针疗法治马走伤五攒痛
3
作者 杨国亮 黄决算 刘远亮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31-31,共1页
马五攒痛在临床上可分为走伤和料伤两种,常发生于马的四肢,由于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形似五处攒聚之状,故称五攒痛。1发病原因走伤五攒痛《元亨疗马集》中指出多因劳役负重,奔走太急,卒至卒拴,失于牵散,痞气结在胸中,传于四... 马五攒痛在临床上可分为走伤和料伤两种,常发生于马的四肢,由于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形似五处攒聚之状,故称五攒痛。1发病原因走伤五攒痛《元亨疗马集》中指出多因劳役负重,奔走太急,卒至卒拴,失于牵散,痞气结在胸中,传于四肢及蹄尖。淤血凝于蹄内,滞而不散之疼痛。从现代兽医学来说:多因长期服役过重,组织中乳酸和二氧化碳逐渐积聚吸收,影响到血管壁引起末梢血管充血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攒痛 《元亨疗马集》 法治 水针 发病原因 二氧化碳 血管壁 四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结合治疗家畜料伤五攒痛
4
作者 何百花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3-23,共1页
家畜五攒痛是兽医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的内科疾病,常突然发生,症状明显,一年四季均可发,尤其8—10月份较多。笔者在临床门诊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予介绍,望同仁指正。
关键词 中西结合治疗 五攒痛 家畜 兽医临床 内科疾病 一年四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料伤五攒痛
5
作者 王学明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7-37,共1页
料伤五攒痛相当于西兽医的急性蹄叶炎。本病常发生于两后肢或两前肢,或者四肢同时发病。由于本病的典型症状是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形似五攒的特征,故中兽医称为五攒痛。1病因病机多因饲喂精料太多,饲料骤变,饱后使役急促,卒至卒栓,... 料伤五攒痛相当于西兽医的急性蹄叶炎。本病常发生于两后肢或两前肢,或者四肢同时发病。由于本病的典型症状是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形似五攒的特征,故中兽医称为五攒痛。1病因病机多因饲喂精料太多,饲料骤变,饱后使役急促,卒至卒栓,缺乏牵散,痞气结在胸中,淤血凝于蹄,遂成其患。亦可因肠黄或结症所继发,谷气料毒凝于脾胃,脾失健运,侵于经络,凝于蹄头而作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伤五攒痛 中兽医 蹄叶炎 腰曲 脾失健运 消化紊乱 蹄部 中西医结合 舌苔厚腻 口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家畜五攒痛
6
作者 董孝福 《中兽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24,共1页
中西药结合治疗家畜五攒痛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250022)董孝福家畜五攒痛,西兽医称之为蹄叶炎,以马、骡发病较多,毛驴次之,牛发病极少。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会使患畜筛壳脱落,或卧地不起引发褥疮,造成家畜的废役... 中西药结合治疗家畜五攒痛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250022)董孝福家畜五攒痛,西兽医称之为蹄叶炎,以马、骡发病较多,毛驴次之,牛发病极少。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会使患畜筛壳脱落,或卧地不起引发褥疮,造成家畜的废役被迫淘汰和死亡。笔者自1978年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五攒痛 蹄叶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散治疗料伤五攒痛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忠明 韩有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5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五攒痛 治疗 红花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亨疗马集》论五攒痛的临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咏武 《湖北畜牧兽医》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元亨疗马集》中“束脚行,肺把五攒痛”的论述,系古人通过整体望诊的经验总结.指患畜站立时四肢疼痛攒于腹下,连同头颈尽量低伸,形成五处攒聚姿势,以症为名,谓为五攒痛.
关键词 兽医 五攒痛 中兽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伤五攒痛(食物性蹄叶炎)的治疗
9
作者 韩忠明 韩有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蹄叶炎 五攒痛 治疗 物性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五攒痛的辩证论治
10
作者 冯智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6期54-54,共1页
五攒痛在临床上可分为走伤和料伤两种,常发生于家畜的四肢,由于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头颈下垂,企图减轻肢体疼痛,形似五处攒聚之状,故称五攒痛。1病因1.1走伤多因劳役负重,奔走太急,或长期休闲后给予重役,失于牵散,血气运行不畅,气血... 五攒痛在临床上可分为走伤和料伤两种,常发生于家畜的四肢,由于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头颈下垂,企图减轻肢体疼痛,形似五处攒聚之状,故称五攒痛。1病因1.1走伤多因劳役负重,奔走太急,或长期休闲后给予重役,失于牵散,血气运行不畅,气血凝滞,郁结作痛。1.2料伤多因料多役少,运动不足,料毒积于脾胃,流注四肢,阻滞经络而作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攒痛 辩证论治 家畜 四肢 血气 运动 经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五攒痛的辨证施治
11
作者 刘春宇 刘朝阳 +1 位作者 孙玉英 邢艳君 《中兽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五攒痛 辨证施治 家畜 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 蹄叶炎 兽医学 病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走伤五攒痛一例诊疗
12
作者 严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走伤五攒痛 症状 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散加减治疗母牛料伤五攒痛
13
作者 袁海梅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1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加减治疗 五攒痛 母牛 红花 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五攒痛
14
作者 潘池远 玉梅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第4期29-29,共1页
马五攒痛多发生于两前蹄或后蹄,亦有四蹄同时发病者。2009年3月,三都县塘州乡农户的1匹5岁龄马突然发病,表现为跛行,开始时左前肢提起,不能着地,后发展成不愿站立,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马五攒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攒痛 发病情况 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 临床症状 三都县 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针穴位注射治疗马走伤五攒痛124例
15
作者 伍永炎 《贵州畜牧兽医》 1993年第2期28-29,共2页
走伤五攒痛《元享疗马集》指出:“劳役负重,奔走太急,卒至卒栓,失于牵散,痞气结在胸中,传于四肢及蹄头,气血凝于蹄内,滞而不散致成疼痛”。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服重役,组织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吸入血液后,则刺激血管,使蹄壁真皮... 走伤五攒痛《元享疗马集》指出:“劳役负重,奔走太急,卒至卒栓,失于牵散,痞气结在胸中,传于四肢及蹄头,气血凝于蹄内,滞而不散致成疼痛”。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服重役,组织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吸入血液后,则刺激血管,使蹄壁真皮末梢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病 走伤五攒痛 水针疗法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马五攒痛
16
作者 史树峰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00-100,共1页
五攒痛是指马站立时为减负体重,将头及四肢攒聚于腹下而言。系气血凝滞于蹄,使蹄壁真皮发炎疼痛的病证。类似现代兽医学的蹄壁真皮炎或称蹄叶炎。日久血注蹄胎形成败血凝蹄。根据病程,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称五攒痛,慢性称... 五攒痛是指马站立时为减负体重,将头及四肢攒聚于腹下而言。系气血凝滞于蹄,使蹄壁真皮发炎疼痛的病证。类似现代兽医学的蹄壁真皮炎或称蹄叶炎。日久血注蹄胎形成败血凝蹄。根据病程,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称五攒痛,慢性称败血凝蹄。按其病因又分为料伤和走伤两种。多发于两前肢或两后肢,也有四肢同时发生者。本文就该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五攒痛 蹄叶炎 败血凝蹄 中西医治疗 气血凝滞 急性型 现代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蹄叶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蹄叶炎 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攒痛 中兽医 浆液性 弥漫性 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蹄叶炎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小荣 王金平 马宏斌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43-43,共1页
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弥漫性浆液性炎症,常见于两前蹄州时发病,两后蹄及四蹄同发者较少,由于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所以中兽医称为“五攒痛”,本病以突然发病,疼痛剧烈为特征,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为“走伤五攒痛”和“料伤五攒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蹄叶炎 发病原因 五攒痛 浆液性 弥漫性 中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蹄叶炎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国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第9期37-37,共1页
蹄真皮的弥散性、无菌性炎症称为蹄叶炎。蹄叶炎可广义地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常发生在马、骡、牛、羊等家畜的两前蹄,也发生在所有四蹄,或是很偶然地发生于两后蹄或单独一蹄发病。本病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常由于精料过多... 蹄真皮的弥散性、无菌性炎症称为蹄叶炎。蹄叶炎可广义地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常发生在马、骡、牛、羊等家畜的两前蹄,也发生在所有四蹄,或是很偶然地发生于两后蹄或单独一蹄发病。本病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常由于精料过多,引起消化扰乱,产生一种组织胺样毒素吸收而发病,中兽医叫料伤五攒痛;由于氯化钠随汗液的大量排泄,同时血液内乳酸及二氧化碳增多,导致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甚至引起酸中毒等,均可引起本病,中兽医叫走伤五攒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叶炎 治疗 预防 二氧化碳 亚急性 五攒痛 中兽医 弥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牛蹄叶炎
20
作者 刘海珍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29-29,共1页
蹄叶炎是蹄真皮的弥漫性、非化脓性、渗出性炎症。中善医称为“五攒痛”。该病以蹄角质软弱、疼痛和程度不同的跛行特征,常侵害前肢的内侧和后肢的外侧趾。本病多发生于青年牛及胎次较低牛,具有散发性,也有群发现象,肉牛、奶牛都有发生。
关键词 蹄叶炎 青年牛 中医治疗 五攒痛 胎次 肉牛 奶牛 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