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理方法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文良 马雪寒 马言璞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是突破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桎梏的有效路径,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端为切入口,通过综合使用数理方法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因子,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殊之处设计转译为具备生活实用性强特质的文创产品... 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是突破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桎梏的有效路径,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端为切入口,通过综合使用数理方法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因子,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殊之处设计转译为具备生活实用性强特质的文创产品,以此促进醴陵釉下五彩瓷绽放时代魅力。通过调研分析醴陵釉下五彩瓷文创发展的现状,将基于KANO模型的消费者需求特征获取通过层次分析法创建评价维度,之后对其排名靠前的设计因子进行着重设计,从而展开设计实践。综合使用数理方法可精准获取消费者需求,有效避免设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提供较为准确且合理的设计要素,从而提升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产品的质量与大众幸福消费体验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KANO模型 醴陵釉下五彩瓷 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被引量:2
2
《湖南农业》 2024年第8期53-53,共1页
釉下五彩瓷是湖南醴陵独创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长沙城区附近的铜官窑已有釉下绿彩、褐彩的花鸟纹样。醴陵釉下五彩瓷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一百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制瓷填料、釉料和颜料均选用本地优质原料制作而成。
关键词 铜官窑 褐彩 绿彩 湖南醴陵 优质原料 釉下五彩瓷 长沙城区 烧制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宗登 张红颖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6-57,65,共3页
醴陵釉下五彩瓷最早打破我国长期釉下单彩瓷的局面,后又由釉下五彩发展到釉下多彩,具有色彩丰富、构图简练、清雅温润、精美素洁的装饰艺术特征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关键词 醴陵 釉下五彩瓷 装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的观照—论明代嘉靖五彩瓷的道教色彩元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乐君 赵兰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8-562,共5页
源于唐三彩,经历了红绿彩和斗彩的演变和发展的"五彩瓷",以其明快夺目的色彩,精致细腻的画面,精湛考究的工艺,开启了中国陶瓷史的彩瓷时代,掀开了陶瓷装饰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尤其在明代嘉靖时期,基于成熟的道教文化环境所打... 源于唐三彩,经历了红绿彩和斗彩的演变和发展的"五彩瓷",以其明快夺目的色彩,精致细腻的画面,精湛考究的工艺,开启了中国陶瓷史的彩瓷时代,掀开了陶瓷装饰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尤其在明代嘉靖时期,基于成熟的道教文化环境所打造的五彩瓷,以其特有的气息浓郁的道教题材、玲珑雅致的器物造型,以及美轮美奂的陶瓷装饰手法,吸引了世人流连忘返的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 五彩瓷 道教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醴陵釉下五彩瓷“墨线分水”的工艺生成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8
5
作者 向师师 邹晓松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现代技术是工艺演变的直接动因,手工技艺的时代演进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墨线分水"工艺受景德镇传统彩瓷技术的影响,并且与日本彩瓷"墨弹兼白拔"等工艺密切相关。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特征的... 现代技术是工艺演变的直接动因,手工技艺的时代演进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墨线分水"工艺受景德镇传统彩瓷技术的影响,并且与日本彩瓷"墨弹兼白拔"等工艺密切相关。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特征的生成途径和演变规律,实际上是追问其工艺特征衍生的背后,技术全球化的进程与文化交融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陵釉下五彩瓷 墨线分水 工艺生成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瓷上蕉叶”——五彩瓷中蕉叶纹图式变迁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乐君 胡旋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104,107,共5页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芭蕉自古是人们喜爱的植物,芭蕉十分入画,从而衍生至陶瓷器物中的表现题材,蕉叶纹就应运而生。从抽象地提炼至写实地再现,从单一到丰富,从辅助纹样到主体空间的呼应,从美感形式到托物言志...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芭蕉自古是人们喜爱的植物,芭蕉十分入画,从而衍生至陶瓷器物中的表现题材,蕉叶纹就应运而生。从抽象地提炼至写实地再现,从单一到丰富,从辅助纹样到主体空间的呼应,从美感形式到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渲染,蕉叶纹顺其自然地成为历代陶瓷器物上不可或缺的表现角色。五彩瓷是明清时期最有特色的彩瓷装饰形式,其色彩丰富多样,华美精致,是瓷器品种中最为绚丽的一个品种,而蕉叶纹却经久不衰地成为五彩瓷中最耀眼的点缀。从蕉叶与蕉叶纹的渊源出发,着力探讨五彩瓷中蕉叶纹图式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变迁规律及瓷上蕉叶的不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彩瓷 蕉叶纹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院栏栅”——明清五彩瓷中“栏杆”的形制与布局探微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乐君 王新荣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在古代的庭院建筑设计中,"栏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重要的实用功能,更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巧妙地体现了庭院建筑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现。庭院中的"栏杆"在古代绘画中... 在古代的庭院建筑设计中,"栏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重要的实用功能,更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巧妙地体现了庭院建筑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现。庭院中的"栏杆"在古代绘画中早有体现,到明清时期盛行的木刻版画艺术中"栏杆"的表现形式更是多样丰富,清代康熙时期最富特色的康熙五彩瓷的构图中就大量体现了"栏杆"的设计之美,功能性、精致美观的图式和空间分割的巧妙营造,成为古彩瓷中的点睛之笔。本文将着重探讨"栏杆"的形制和布局对于绘画尤其是明清版画的借鉴,阐述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并发掘五彩瓷中"栏杆"设计美的不同体现,分析不同形制的栏杆布局对五彩瓷整体构图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彩瓷 栏杆 形制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技术演进中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征生成 被引量:3
8
作者 向师师 牛志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4,共6页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征生成体现了现代技术演进的全球化过程,是传统手工艺转向现代形式的典型案例。其特征衍生与欧洲的罗森塔尔、韦奇伍德等高温彩瓷的工艺原理相同,与德国人瓦格纳在日本研发的“吾妻烧”极为相似,是西方现代技术与东...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征生成体现了现代技术演进的全球化过程,是传统手工艺转向现代形式的典型案例。其特征衍生与欧洲的罗森塔尔、韦奇伍德等高温彩瓷的工艺原理相同,与德国人瓦格纳在日本研发的“吾妻烧”极为相似,是西方现代技术与东方传统工艺结合的成果,其衍生途径为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工艺的转型和发展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陵釉下五彩瓷 特征生成 技术演进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的瓷上设计——以明万历景德镇窑五彩瓷“张天师斩五毒图”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兰涛 孙姿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4,91,共7页
图像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了视觉表征以外,图像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及其对文化传播等价值都值得挖掘和探究。在明万历年间景德镇窑出现了专门以"张天师斩五毒"为主题的人物故事图五彩瓷器,... 图像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了视觉表征以外,图像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及其对文化传播等价值都值得挖掘和探究。在明万历年间景德镇窑出现了专门以"张天师斩五毒"为主题的人物故事图五彩瓷器,它们的产生与明代统治者对道教推崇、人们对趋吉辟邪的生活祈愿以及传统端午习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张天师斩五毒图"在五彩瓷上产生的背景和所展现的图像符号设计分析两个方面入手,阐述明万历时期五彩瓷人物故事图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探究图像符号的设计在固定范式下的创造性发展和其审美取向,进而引发对五彩瓷图像研究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符号 设计 五彩瓷 张天师斩五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画《水浒叶子》与康熙五彩瓷人物图式的比较研究——以康熙五彩瓷水浒人物故事图盘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乐君 顾彩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由于明代中晚期版画印刷业的繁荣发展,许多小说戏曲的图像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中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因其雅俗共赏而备受推崇,成为不同艺术创作的范本来源,而清代康熙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陶瓷工艺制作精良、绘画技艺精湛的专门以水浒人物故... 由于明代中晚期版画印刷业的繁荣发展,许多小说戏曲的图像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中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因其雅俗共赏而备受推崇,成为不同艺术创作的范本来源,而清代康熙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陶瓷工艺制作精良、绘画技艺精湛的专门以水浒人物故事题材的五彩瓷无不与陈洪绶版画《水浒叶子》有重要的渊源关系。着重通过版画《水浒叶子》和康熙五彩水浒人物故事图盘的对比研究,探讨两者之间在用笔用线、人物图式形象及构图形式等多个方面的联系。现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康熙水浒人物故事图五彩瓷之所以迅速地发展为成熟的图像形式并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其重要原因在于不仅对版画《水浒叶子》采取了积极有效地借鉴,还结合了五彩瓷自身工艺特点对人物图式进行提炼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叶子》 五彩瓷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五彩瓷对明清版画的借鉴模式——以“园林”图像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乐君 张文倩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明末清初戏曲、小说文化的盛行导致了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各类戏曲、小说故事的版画插图随着出版业的发展而不断被创新。由于这些戏曲、小说故事的受欢迎程度较高,瓷器上的图像装饰也关注同类故事题材创作并富有时代特征。而"园林图... 明末清初戏曲、小说文化的盛行导致了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各类戏曲、小说故事的版画插图随着出版业的发展而不断被创新。由于这些戏曲、小说故事的受欢迎程度较高,瓷器上的图像装饰也关注同类故事题材创作并富有时代特征。而"园林图像"在戏曲、小说故事版画中涵盖面大、形式丰富、质量精美。康熙五彩瓷"园林图像"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借鉴了当时各类戏曲小说的版画插图故事,还大量借鉴了版画插图的装饰元素,并通过其独特的陶瓷彩绘工艺,形成了不同于版画风格的"园林图像"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五彩瓷 园林图像 明清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康熙时期之后五彩瓷衰退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翠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6-88,共3页
釉上五彩瓷起源于宋金时期,至清康熙时期发展至巅峰,但在康熙时期之后出现急速衰退现象。从宫廷到民间的整体审美社会风尚的变化是其出现衰退的主要原因,工艺技术与绘制技法的嬗变则是导致其衰退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清康熙时期 五彩瓷 衰退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五彩瓷“耕织图”与版画“耕织图”渊源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兰涛 刘丽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72,共6页
源于南宋的"耕织图"在清康熙时期重新得到重视,常以图像和诗文的形式呈现,体现了"家庭教化"和"社会教化"的两个方面。因此康熙五彩瓷上的"耕织图"尤为精美突出。纵观现存的康熙五彩瓷"耕织图",不难发现它们与版画刻本"耕织... 源于南宋的"耕织图"在清康熙时期重新得到重视,常以图像和诗文的形式呈现,体现了"家庭教化"和"社会教化"的两个方面。因此康熙五彩瓷上的"耕织图"尤为精美突出。纵观现存的康熙五彩瓷"耕织图",不难发现它们与版画刻本"耕织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联系,重点探讨康熙五彩瓷"耕织图"如何通过平面的转移—从二维到三维的重要途径,成功实现对版画"耕织图"的借鉴和改良,这种对成熟的版画图像的借鉴和转变是康熙五彩瓷取得举世瞩目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织图” 康熙五彩瓷 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诣 李光蕾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五彩瓷起源于明初,在清代康熙时期达到艺术的巅峰,并形成康熙五彩独有的边饰语言。主要通过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的云、几何、植物等常见题材纹样的列举和分析,得出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由单一带状向组合复合、由疏朗向繁密、由具象向... 五彩瓷起源于明初,在清代康熙时期达到艺术的巅峰,并形成康熙五彩独有的边饰语言。主要通过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的云、几何、植物等常见题材纹样的列举和分析,得出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由单一带状向组合复合、由疏朗向繁密、由具象向抽象、由图案化向程式化演变的特点,对当代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五彩瓷 边饰纹样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 彩 淡 染”——釉下五彩瓷艺术创作技法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建成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132,共5页
介绍"泼彩淡染"工艺,探索其在釉下五彩瓷艺术创作上的技法经验。通过简要回顾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技法形成和发展历程,在醴陵瓷艺前辈特别是陈扬龙创造的"薄施淡染"技法上,创新了"泼彩淡染"的新工艺。提出... 介绍"泼彩淡染"工艺,探索其在釉下五彩瓷艺术创作上的技法经验。通过简要回顾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技法形成和发展历程,在醴陵瓷艺前辈特别是陈扬龙创造的"薄施淡染"技法上,创新了"泼彩淡染"的新工艺。提出"泼彩淡染"具体创作技法上的三个要点:"情感表达是艺术创作的关键""虚实结合是烘托意境的法宝"和"陶瓷器型与绘画题材的结合"。充分运用"泼彩淡染"技法,能够为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带来新表现、新形式和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下五彩瓷 “泼彩淡染” 创作技法 情感表达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彩瓷“洗象图”考析——以巴特勒家族藏青花五彩“洗象图盖罐”为例
16
作者 刘乐君 王明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99,共6页
源于佛教故事"洗象图"具有多层谐音的吉祥寓意,以此为题材的"洗象"图式备受上至皇族贵戚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并广泛地表现在绘画、版画、五彩瓷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清顺治至康熙早期,五彩瓷中的"洗象图"... 源于佛教故事"洗象图"具有多层谐音的吉祥寓意,以此为题材的"洗象"图式备受上至皇族贵戚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并广泛地表现在绘画、版画、五彩瓷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清顺治至康熙早期,五彩瓷中的"洗象图"在人物形态、场景布局上与绘画、版画中的"洗象图"有着极为相似之处。本文将英国巴特勒爵士家族藏青花五彩洗象图题诗盖罐中的人物场景与绘画、版画中人物、大象和场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五彩瓷中的"洗象图"与绘画、版画之间的渊源关系和图像设计的延展,从而发掘五彩瓷图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彩瓷 洗象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靓秀雅 晶莹玉润——成化窑瓷艺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雄德 吴媛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35,共3页
明代成化年间 ,景德镇陶瓷以精巧雅致的特色著称于世 ,是古陶瓷中的珍品。
关键词 明代 成化窑 青花 五彩瓷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之共相:云肩与瓷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兰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7-178,176,共3页
本文从云肩服饰在五彩瓷装饰中的借用,及对五彩瓷色彩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证明了云肩图案成为五彩瓷重要装饰纹样的必然性。从小小的云肩装饰在五彩瓷中的借鉴、发展和选择运用的过程可以看出:五彩瓷的发展过程是多种艺术兼容并蓄、博... 本文从云肩服饰在五彩瓷装饰中的借用,及对五彩瓷色彩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证明了云肩图案成为五彩瓷重要装饰纹样的必然性。从小小的云肩装饰在五彩瓷中的借鉴、发展和选择运用的过程可以看出:五彩瓷的发展过程是多种艺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并注重取舍的过程,正是这种博大的胸襟和开明的态度,才使得五彩瓷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而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肩 纹饰 五彩瓷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外销五彩军持演变与特色
19
作者 吴云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98,共3页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期,大量外销世界各地,五彩军持即为明清外销名瓷之一。军持源于印度,约晋时传入中国,明清时衍生出五彩军持品类。明后期至清中期,五彩军持大量外销,其型制与装饰亦发生相应演变。明清外销五彩军持在艺术、...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期,大量外销世界各地,五彩军持即为明清外销名瓷之一。军持源于印度,约晋时传入中国,明清时衍生出五彩军持品类。明后期至清中期,五彩军持大量外销,其型制与装饰亦发生相应演变。明清外销五彩军持在艺术、文化、工艺等各方面均具有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军持 五彩瓷 演变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