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弦琵琶柱制再考
被引量:
5
1
作者
温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2期98-104,共7页
日本奈良正仓院北仓现藏螺钿紫檀五弦作为五弦琵琶这一中古乐器的当世唯一存品,其柱制不同于曲项四弦琵琶的四柱而是自乘弦起均距的五柱。但是这种五柱形态的柱制与五代陈游《乐苑》中对五弦琵琶的柱制形态描述不相吻合,而根据正仓院的...
日本奈良正仓院北仓现藏螺钿紫檀五弦作为五弦琵琶这一中古乐器的当世唯一存品,其柱制不同于曲项四弦琵琶的四柱而是自乘弦起均距的五柱。但是这种五柱形态的柱制与五代陈游《乐苑》中对五弦琵琶的柱制形态描述不相吻合,而根据正仓院的档案记录此件五弦琵琶曾因缺失三柱而在明治时期受过修缮。因此自林谦三以来,学者们普遍怀疑这把五弦琵琶在明治时期接受修缮时被工匠们错误地改变了柱制。笔者通过对现存考古学与图像学资料中的五弦琵琶柱制所作的研究得出,正仓院五弦琵琶的五柱形态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唐传五弦琵琶乐谱中的《上元乐》一曲的考察,考证出五弦琵琶谱中至今未能确论的[小]字所在与这种五柱形态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
弦
正仓院
柱制
五弦谱
上元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乐琵琶三谱考辨
被引量:
2
2
作者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1期12-18,70,共8页
本文将《敦煌乐谱》《五弦谱》《三五要录谱》三谱综合起来进行考辨,对唐代音乐研究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通过对乐谱的分析考辨,比起通过有关文献的文字记载来进行研究,有着更直接、更确凿、更便利的好处。而且,在古代还缺乏...
本文将《敦煌乐谱》《五弦谱》《三五要录谱》三谱综合起来进行考辨,对唐代音乐研究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通过对乐谱的分析考辨,比起通过有关文献的文字记载来进行研究,有着更直接、更确凿、更便利的好处。而且,在古代还缺乏保存音乐手段的情况下,乐谱显然是唯一能再现当时音乐的重要途径。虽然由于那时记谱的手段还不够成熟,但毕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旋律曲调记录下来。解译这些乐谱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与接近乐曲的原来面貌。正像现在科学已能根据物种的DNA,最大程度地来复原现已消失的物种面貌那样。我们以往较多的是在文献记载及纯乐调理论上的交锋,显然不如在乐谱上的交锋来得更为有力,也获益良多。而乐谱的考辨主要集中在对旋律曲调的解译,深入细致地来分析与此相关的乐器上的具体定弦、乐曲的调性、调式以及节拍、节奏诸方面,这样才能探究出唐代音乐的实质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
谱
五弦谱
三
五
要录
谱
调名
定
弦
调性
调式
节拍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曲《秦王破阵乐》研究
3
作者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5,I0002,共10页
《秦王破阵乐》是我国唐代最为著名的大曲之一,曾被学者们誉为是唐代出现的第一首大曲乃至第一大曲,也被视为是后世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之第一曲。比对研究日本《三五要录》谱所载的两首与日本《五弦谱》所载的一首,可以证实它们的确是同...
《秦王破阵乐》是我国唐代最为著名的大曲之一,曾被学者们誉为是唐代出现的第一首大曲乃至第一大曲,也被视为是后世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之第一曲。比对研究日本《三五要录》谱所载的两首与日本《五弦谱》所载的一首,可以证实它们的确是同一首乐曲。但在四弦四相琵琶与五弦琵琶上,因定弦等的不同致使于旋律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差异,尤其是在曲式结构方面的异同,是比对不易的主要原因。只有准确再现原曲真貌,才能为现今的再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破阵乐
三
五
要录
谱
五弦谱
曲式结构
旋律进行
节拍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唐宋节拍的异同与过渡
4
作者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8-74,202,共7页
我国节拍、节奏的厘定,是由唐代以均拍为主的"字单位制",向唐后期及宋代以吟诵性自由节拍形式为主的"节单位制"过渡,最终形成明代点定"板眼"的工尺谱节拍形式。这种变化与文学上唐盛行的近体诗;唐后期及...
我国节拍、节奏的厘定,是由唐代以均拍为主的"字单位制",向唐后期及宋代以吟诵性自由节拍形式为主的"节单位制"过渡,最终形成明代点定"板眼"的工尺谱节拍形式。这种变化与文学上唐盛行的近体诗;唐后期及宋繁盛的词;元明的曲与戏曲声腔,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研究节拍、节奏的变迁,必须以留存的各种古谱为本,这是音乐节拍、节奏最主要的载体。然后,再结合有关的古代文献记载,才能得出明确和合理的结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
谱
五弦谱
三
五
要录
谱
仁智要录
谱
博雅笛
谱
字单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及亚洲音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角——日本的音乐资料及其研究成果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维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101,共7页
历史上日本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自汉以来,尤其是到了唐代规模性地派遣使节来中国求学,接受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在音乐方面,中国古代音乐的体裁、乐器、演奏手法、乐谱等在日本传承至今,且仍保持着较为完好的形态。在中国的音乐发...
历史上日本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自汉以来,尤其是到了唐代规模性地派遣使节来中国求学,接受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在音乐方面,中国古代音乐的体裁、乐器、演奏手法、乐谱等在日本传承至今,且仍保持着较为完好的形态。在中国的音乐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流传至今的日本传统音乐无疑成为考察我国古代音乐的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尤其是保存于日本的历史文献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日本在音乐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都是不容忽视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献史料
敦煌琵琶
谱
五
弦
琵琶
谱
正仓院的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弦琵琶柱制再考
被引量:
5
1
作者
温和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2期98-104,共7页
文摘
日本奈良正仓院北仓现藏螺钿紫檀五弦作为五弦琵琶这一中古乐器的当世唯一存品,其柱制不同于曲项四弦琵琶的四柱而是自乘弦起均距的五柱。但是这种五柱形态的柱制与五代陈游《乐苑》中对五弦琵琶的柱制形态描述不相吻合,而根据正仓院的档案记录此件五弦琵琶曾因缺失三柱而在明治时期受过修缮。因此自林谦三以来,学者们普遍怀疑这把五弦琵琶在明治时期接受修缮时被工匠们错误地改变了柱制。笔者通过对现存考古学与图像学资料中的五弦琵琶柱制所作的研究得出,正仓院五弦琵琶的五柱形态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唐传五弦琵琶乐谱中的《上元乐》一曲的考察,考证出五弦琵琶谱中至今未能确论的[小]字所在与这种五柱形态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五
弦
正仓院
柱制
五弦谱
上元乐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J632.3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乐琵琶三谱考辨
被引量:
2
2
作者
庄永平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1期12-18,70,共8页
文摘
本文将《敦煌乐谱》《五弦谱》《三五要录谱》三谱综合起来进行考辨,对唐代音乐研究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通过对乐谱的分析考辨,比起通过有关文献的文字记载来进行研究,有着更直接、更确凿、更便利的好处。而且,在古代还缺乏保存音乐手段的情况下,乐谱显然是唯一能再现当时音乐的重要途径。虽然由于那时记谱的手段还不够成熟,但毕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旋律曲调记录下来。解译这些乐谱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与接近乐曲的原来面貌。正像现在科学已能根据物种的DNA,最大程度地来复原现已消失的物种面貌那样。我们以往较多的是在文献记载及纯乐调理论上的交锋,显然不如在乐谱上的交锋来得更为有力,也获益良多。而乐谱的考辨主要集中在对旋律曲调的解译,深入细致地来分析与此相关的乐器上的具体定弦、乐曲的调性、调式以及节拍、节奏诸方面,这样才能探究出唐代音乐的实质来。
关键词
敦煌乐
谱
五弦谱
三
五
要录
谱
调名
定
弦
调性
调式
节拍
节奏
Keywords
Dunhuang Musical Score
Five-stringed Pipa Musical Score
Sango Yoroku Musical Score
tune name
tuning
tonality
mode
beat
rhythm
分类号
J609.1 [艺术—音乐]
J612.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曲《秦王破阵乐》研究
3
作者
庄永平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5,I0002,共10页
文摘
《秦王破阵乐》是我国唐代最为著名的大曲之一,曾被学者们誉为是唐代出现的第一首大曲乃至第一大曲,也被视为是后世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之第一曲。比对研究日本《三五要录》谱所载的两首与日本《五弦谱》所载的一首,可以证实它们的确是同一首乐曲。但在四弦四相琵琶与五弦琵琶上,因定弦等的不同致使于旋律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差异,尤其是在曲式结构方面的异同,是比对不易的主要原因。只有准确再现原曲真貌,才能为现今的再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秦王破阵乐
三
五
要录
谱
五弦谱
曲式结构
旋律进行
节拍节奏
Keywords
Qin Wang Po Zhen Yue
San Wu Yao Lu Pu
Wu Xian Pu
musical structure
melodic progression
time and rhythm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宋节拍的异同与过渡
4
作者
庄永平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8-74,202,共7页
文摘
我国节拍、节奏的厘定,是由唐代以均拍为主的"字单位制",向唐后期及宋代以吟诵性自由节拍形式为主的"节单位制"过渡,最终形成明代点定"板眼"的工尺谱节拍形式。这种变化与文学上唐盛行的近体诗;唐后期及宋繁盛的词;元明的曲与戏曲声腔,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研究节拍、节奏的变迁,必须以留存的各种古谱为本,这是音乐节拍、节奏最主要的载体。然后,再结合有关的古代文献记载,才能得出明确和合理的结论来。
关键词
敦煌乐
谱
五弦谱
三
五
要录
谱
仁智要录
谱
博雅笛
谱
字单位制
Keywords
Dun Huang music,Western notational system,'San Wu Yao Lu' notation,'Ren Zhi Yao Lu' notation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J61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及亚洲音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角——日本的音乐资料及其研究成果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维平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101,共7页
文摘
历史上日本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自汉以来,尤其是到了唐代规模性地派遣使节来中国求学,接受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在音乐方面,中国古代音乐的体裁、乐器、演奏手法、乐谱等在日本传承至今,且仍保持着较为完好的形态。在中国的音乐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流传至今的日本传统音乐无疑成为考察我国古代音乐的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尤其是保存于日本的历史文献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日本在音乐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都是不容忽视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日本文献史料
敦煌琵琶
谱
五
弦
琵琶
谱
正仓院的乐器
Keywords
The Japa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Dunhuang pipa music, five-strings pipa music
分类号
J605-05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弦琵琶柱制再考
温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乐琵琶三谱考辨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曲《秦王破阵乐》研究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唐宋节拍的异同与过渡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及亚洲音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角——日本的音乐资料及其研究成果
赵维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