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日文学交流 被引量:2
1
作者 罗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3,共8页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朝与日本,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对峙状态,但民间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而造就了元日文学交流活动的盛况。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东渡元僧在日本的诗歌唱和、文...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朝与日本,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对峙状态,但民间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而造就了元日文学交流活动的盛况。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东渡元僧在日本的诗歌唱和、文章应酬等活动,直接刺激了五山文学的发展;其二,受东渡元僧的接引,日本僧人纷纷入元游学,在中国的游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有诗文集传世的入元日僧多达12家,尤以雪村友梅、此山妙在、别源圆旨为杰出代表;其三,日本南北朝时期翻刻的元人诗文集至少有15种,翻刻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刊刻质量之精,都是中日文学交流史上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元僧 日僧 文学交流 五山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才子传》散佚及日本传本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小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41,共10页
认为《唐才子传》全书一度在中国失传,却因日本刻本而保存于世,这已成为和刻本补充中国文献的典型例证。但关于此书的版本问题却仍有需要检讨之处。一是此书在明初曾存全帙以供《永乐大典》修撰之用,之后逐渐散佚,直至消失。二是此书元... 认为《唐才子传》全书一度在中国失传,却因日本刻本而保存于世,这已成为和刻本补充中国文献的典型例证。但关于此书的版本问题却仍有需要检讨之处。一是此书在明初曾存全帙以供《永乐大典》修撰之用,之后逐渐散佚,直至消失。二是此书元刊本曾传入日本,日人有据此覆刻的五山版,但现在并无元刊本存世;杨守敬从日本携归者非元本,而是五山本。三是杨藏本曾经珂罗版影印,主其事者学界多误以为黎庶昌,又有人以为董康曾刻是书,实皆误,此书仅有珂罗版影印本,乃董康所为。四是此书在日本之流传亦可得而论之,杨守敬所得善慧轩藏书原为彭叔守仙所藏,后入日本藏书家狩谷掖斋求古楼,再为杨氏购得,现藏于台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才子传 永乐大典 杨守敬 董康 五山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悟必通禅:元代诗僧释英《白云集》与东亚汉籍交流
3
作者 卞东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95,208,共18页
在古代的东亚汉籍交流中,有大量中国诗僧文集流传到日本,并因此衍生了一批中国诗僧文集的日本古写本、古刻本和古注本。这些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汉文化圈流传的宝贵资料。元代诗僧释英及其《白云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展现... 在古代的东亚汉籍交流中,有大量中国诗僧文集流传到日本,并因此衍生了一批中国诗僧文集的日本古写本、古刻本和古注本。这些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汉文化圈流传的宝贵资料。元代诗僧释英及其《白云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展现了日藏中国诗僧文集的文献价值。日本古写本《锦囊风月》中有多首题为“释英”的诗歌,实为他人之诗。《白云集》现存和刻本有应安本、日本南北朝无刊记本和宽文本,其与中国的清本多有异同,从中体现出东亚汉籍交流的复杂性。《鳌头白云诗集》是现存唯一一部《白云集》的日本古注本,体现了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对《白云集》的深入解读。《白云集》也对东亚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英 《白云集》 《锦囊风月》 五山版 《鳌头白云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