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鲁迅与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杰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27-34,共8页
一五四新文学运动高举“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两面大旗,在中国现代史上为新文化、新道德的建立,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地,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了先声。但这个新文学阵营不久就分化了。鲁迅说:分化之后,“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 一五四新文学运动高举“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两面大旗,在中国现代史上为新文化、新道德的建立,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地,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了先声。但这个新文学阵营不久就分化了。鲁迅说:分化之后,“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留在旧战场上的已寥寥无几,而他由于布不成阵势陷入彷徨、苦闷的境地里,在对人生、社会的反复思索中探求着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这足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内容 新道德 根本区别 周作人 人道主义思想 鲁迅 道德革命 五四新文学运动 进化论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月社及其新格律诗主张——《五四新文学运动》之一节
2
作者 魏绍馨 《齐鲁学刊》 1983年第1期76-80,共5页
一九二三年,北京出现了一个以胡适、徐志摩为首的资产阶级文学团体——新月社。据徐志摩说:“最初是聚餐会,从聚餐会产生了新月社。”(《剧刊始业》)新月社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在政治上和现代评论社比较接近,明显地表现出资产阶级两面性... 一九二三年,北京出现了一个以胡适、徐志摩为首的资产阶级文学团体——新月社。据徐志摩说:“最初是聚餐会,从聚餐会产生了新月社。”(《剧刊始业》)新月社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在政治上和现代评论社比较接近,明显地表现出资产阶级两面性;在文学活动上主要是聚餐会上清谈。当时他们的成员都是以个人名义在国内各报刊上发表作品。一九二五年,相继参加的有闻一多、梁实秋、朱湘、刘梦苇、饶孟侃、于赓虞等,多数都是诗人,很自然的聚餐会上清谈的中心就是新诗。一九二五年十月,徐志摩出任《晨报副刊》主编,这样新月社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学阵地。一九二六年四月,他们在《晨报副刊》上创办了《诗刊》(每周一期),有计划地从事新格律诗的倡导与创作活动。《诗刊》虽然只出版十一期就“放假”了,但由此他们却开创了新文学运动中的新月诗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社 徐志摩 新格律诗 五四新文学运动 梁实秋 新月诗派 音节 于赓虞 中国新文学 创作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胡适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昌熙 史若平 《文史哲》 1979年第3期21-28,共8页
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胡适的历史作用基本上被否定了,并作为反面教员出现,这是不公正的。毛泽东同志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 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胡适的历史作用基本上被否定了,并作为反面教员出现,这是不公正的。毛泽东同志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才“无领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学革命 历史作用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 陈独秀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新文运动 白话文学 文学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周恩来同志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4
作者 李思德 《齐鲁学刊》 1979年第3期7-11,共5页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早在一九一九年,他就积极投身于五四革命运动,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无畏、毫不妥协的斗争。在五四运动的暴风雨中,他认真研究、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筹办进步刊...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早在一九一九年,他就积极投身于五四革命运动,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无畏、毫不妥协的斗争。在五四运动的暴风雨中,他认真研究、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筹办进步刊物,组织革命团体。他写了很多战斗性很强的评论文章和报道,及时指导运动的健康发展,他不愧是五四运动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重要一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五四新文学运动 五四运动 封建主义 周恩来 共产主义 帝国主义 觉悟社 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芹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3-105,共3页
本文主要考察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与《晨报》附刊———五四时期著名的一份报纸副刊———之间的互动关系,借此阐明20世纪20年代特殊的文学生存空间,那就是:日常的文学生活是以期刊为中心开展的。
关键词 《晨报》附刊 五四新文学运动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前现代性阶段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运动 前现代性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文学现代性 五四文学 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 20世纪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的新文学探源之路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卫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3,87+85-86,共6页
周作人的新文学探源之路沈卫威(河南大学中文系)趋向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派,如林纾、梅光迪、吴宓、胡先、章士钊、黄侃,周作人无疑是属于他们的对立面,即文化激进派。就中国新文学建设这一最基本... 周作人的新文学探源之路沈卫威(河南大学中文系)趋向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派,如林纾、梅光迪、吴宓、胡先、章士钊、黄侃,周作人无疑是属于他们的对立面,即文化激进派。就中国新文学建设这一最基本的文化范畴来说,胡适贡献了由“白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公安派 中国新文学 “革命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文化激进主义 钱钟书 普罗文学 胡适 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年代的东北新文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铁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5-149,共5页
东北的新文学始自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全面发展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20世纪以前,具体说,在1906年沈阳《盛京时报》创刊以前,东北只有零星的一点旧体诗。1906年,中岛真雄(日本报商,北京《顺天时报》创始人)受日本官界之托,为... 东北的新文学始自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全面发展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20世纪以前,具体说,在1906年沈阳《盛京时报》创刊以前,东北只有零星的一点旧体诗。1906年,中岛真雄(日本报商,北京《顺天时报》创始人)受日本官界之托,为了同沙俄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创刊的中文报纸《远东报》抗衡,进行政治文化角逐,在沈阳创办另一家中文报纸《盛京时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徐镜心等被聘主持报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运动 资产阶级 中东铁路 二十年代 启蒙运动 世纪初 革命党人 奉系军阀 镜心 五四新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罗诗力说》与“五四”新文学
9
作者 胡星亮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17-22,共6页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献身于文学事业的一篇庄严宣言.但是,多年来人们忽略了这一点,仅有的几篇研究文章只是从鲁迅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谈论它,至于它与鲁迅后来的文学活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几乎是无人提及.事实上,作为中国现代...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献身于文学事业的一篇庄严宣言.但是,多年来人们忽略了这一点,仅有的几篇研究文章只是从鲁迅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谈论它,至于它与鲁迅后来的文学活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几乎是无人提及.事实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主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五四新文学运动 《摩罗诗力说》 文艺思想 文学事业 阿Q 摩罗诗人 青年鲁迅 教示 文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小学新文学教育——以教材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文学教育 考察对象 中小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教材 国语运动 文学作品 《新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马华新文学
11
作者 钦鸿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29-33,共5页
一、马华文学的历史、内容和地位 在当今世界,华文文学的覆盖面是相当大的。华人几乎遍及世界上的每一块土地,而只要有华人存在,就差不多同时有华文文学的存在。各地的华文文学汇聚起来,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华文文学运动。在这中间,... 一、马华文学的历史、内容和地位 在当今世界,华文文学的覆盖面是相当大的。华人几乎遍及世界上的每一块土地,而只要有华人存在,就差不多同时有华文文学的存在。各地的华文文学汇聚起来,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华文文学运动。在这中间,马华文学以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内容,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谓“马华文学”,在新加坡独立前后有不同的含意。本文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合起来称为“马华文学”,是基于如下的考虑:一、新马两国的华文文学,无论历史或现实都有太多相重合的地方,很难截然分开,二、也是为了叙述上的简洁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泰国华文文学 作家 五四新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作品 文学思潮 世界华文文学 人物形象 多相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回声:“救救孩子”与五四文学启蒙——“鲁迅与儿童文学”学术论坛论点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富豪(执笔) 赵歌东(执笔)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160,共2页
2018年9月7—9日,为纪念《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并纪念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齐鲁学刊》编辑部于山东曲阜举办了“鲁迅与儿童文学”学术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 2018年9月7—9日,为纪念《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并纪念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齐鲁学刊》编辑部于山东曲阜举办了“鲁迅与儿童文学”学术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10余所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就“鲁迅的儿童观”、“鲁迅的教育观”、“‘救救孩子’与‘我们怎样做父亲’”等专题作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本次论坛讨论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运动 学术论坛 儿童文学 观点综述 鲁迅 文学启蒙 孩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风对“五四”新文艺的认识与评价
13
作者 庄锡华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76-82,共7页
论胡风对“五四”新文艺的认识与评价庄锡华当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尚未提升为对当事者政治忠诚的诘问时,胡风与他人的理论纠葛,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评价发生的,对之加以体味,会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作为... 论胡风对“五四”新文艺的认识与评价庄锡华当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尚未提升为对当事者政治忠诚的诘问时,胡风与他人的理论纠葛,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评价发生的,对之加以体味,会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作为文学论坛的领袖人物,胡风经常遇到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毛泽东 五四”精神 鲁迅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文 大众化 《讲话》 五四文学革命 主观战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兼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五四”情结
14
作者 姜振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9-34,共6页
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的最重要之点,是以人文精神与启蒙主义所构成的价值取向和创作风范;“反传统”与之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新传统尽管经历了三四十年代及建国后十七年漫长时间的断裂,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从“伤痕文学”到人文... 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的最重要之点,是以人文精神与启蒙主义所构成的价值取向和创作风范;“反传统”与之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新传统尽管经历了三四十年代及建国后十七年漫长时间的断裂,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从“伤痕文学”到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新时期文学 五四文学 鲁迅精神 启蒙主义 五四新文学运动 五四文学传统 人文知识分子 个性解放 《狂人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派、艺术派的“转向”和“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15
作者 施建伟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71-75,共5页
“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革命,中国文学史上还不曾有过这样伟大的变革,新文学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的如此彻底和坚决的否定,使其... “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革命,中国文学史上还不曾有过这样伟大的变革,新文学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的如此彻底和坚决的否定,使其超越了封建时代具有民主倾向的进步文学以及近代一般的资产阶级文学家所能企及的最高极限。“五四”新文学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方向和充满民族觉醒的自觉精神,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会选择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五卅”运动在上海的爆发,把整个中国历史涂上另一种颜色,文学运动也便转变了另一个方面。以另一方式来攻击,来破坏传统的文学乃至新的绅士文学的运动产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人生派 艺术派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茅盾 郭沫若 前期创造社 成仿吾 “五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
16
作者 周昌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9-23,27,共6页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茅盾 文学 写实主义 五四新文学运动 《小说月报》 时代精神 周作人 陈独秀 表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新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53,共9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中国文学 工农大众 民间化 20世纪 民间话语 思想感情 五四新文学运动 大众文艺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当代文学”?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岗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屈指算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已成头重脚轻之势。若果按照惯例由五四新文学运动开端算起,则其"现代"部分不过三十年出头,而"当代"部分则将近六十年了。一短一长,突显了原来的划分有重新检讨的必要。我们知道。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史 三十年 十七年文学 文革文学 社会关系 当代性 五四新文学运动 时间跨度 时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华文报刊对滥觞期海外华文文学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海外华文新文学滥觞于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越过国界、波及全球之际。从1919年开始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 ,全球各地的华文报刊对于海外华文新文学的发生、发展 ,作出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华文报刊 滥觞时期 海外华文文学 历史贡献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性分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点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弘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5期86-97,共12页
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是时间性 ,在确定了文学现代性的内涵的前提下 ,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鲁迅等人的文学思想为依据 ,考察了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认为它是生成性的 ,因而表现出各种不够完善的特征 ,对此既不能受外来... 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是时间性 ,在确定了文学现代性的内涵的前提下 ,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鲁迅等人的文学思想为依据 ,考察了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认为它是生成性的 ,因而表现出各种不够完善的特征 ,对此既不能受外来因素的制约盲目予以拔高 ,也不应走向另一极端一概加以抹煞 ,而需要以现代性的合理界定为基础 ,依据文本和文献资料进行具体分析 ,进而全面把握现代性随 2 0世纪中国文学而演变的生成形态。本文主要考察了 2 0世纪初期到五四的中国文学思潮中的现代性问题 ,但其基本观点适用于整个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分析 20世纪 中国 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 王国维 五四新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