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统文化对中国文艺批评自主话语体系的影响——从“五四”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考察 |
王廷信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2
|
|
2
|
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关于“五四”的答问 |
汪晖
周展安
|
《现代中文学刊》
|
2009 |
6
|
|
3
|
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选择——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悖论 |
李萌羽
温奉桥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1
|
|
4
|
从周恩来评胡适的文章看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分化 |
史革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中心的多重对话(一) |
陈方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6
|
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中心的多重对话(三) |
陈方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7
|
戏曲变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
安葵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8
|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
卢毅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9
|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概念及发展阶段——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田建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0
|
论前疑古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学术方法的变革 |
晁福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1
|
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上应补的一页——读张闻天五四时期的一批论文 |
彭明
张培森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6
|
|
12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题浅议 |
闫润鱼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3
|
面对世纪末文化思潮对鲁迅的挑战(二)——兼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实合法性问题 |
李新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4
|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思潮对民族器乐现代性的影响 |
陈劲峰
|
《云梦学刊》
|
2017 |
2
|
|
15
|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
董健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的局限性 |
谢友祥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7
|
鲁迅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抵抗性 |
姜异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8
|
“五四”新文化与二十世纪时代精神——论闻一多对郭沫若的评价 |
刘殿祥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通往古典精神的文艺复兴——兼论李长之重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在理路与思想资源 |
金浪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19 |
2
|
|
20
|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形式主义——从毛泽东对“五四”新人物的批评说起 |
徐宗勉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