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五口通商时期丝茶出口贸易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杨源兴
-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3期78-84,共7页
-
文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对外通商。从这时起,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次被迫增辟口岸时止,通称“五口通商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出口贸易中,中国传统的丝茶出口,增长迅速,长期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部分。丝茶出口的扩大,对当时和尔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起了很大的影响,很值得加以研究。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
关键词
五口通商时期
出口贸易
生丝贸易
出口值
茶叶贸易
对外贸易
广州
上海开埠
对外通商
茶叶出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五口通商时期鸦片贸易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胡维革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2-55,30,共5页
-
文摘
一、清政府对待鸦片贸易的态度 目前流行的各家著述一般都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是允许或默许鸦片输入的。如《近代中国八十年》一书认为:“鸦片问题在条约上虽然只字未提,但实际上达成了允许免税大量输入的默契。”又如《中国近代史》一书认为:清政府“实质上是允许鸦片走私继续进行”。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是允许或默许鸦片输入的观点,其基本依据主要来源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谈判,因此,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
关键词
清政府
鸦片走私
鸦片贸易合法化
鸦片输入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时期
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史》
英国商人
鸦片问题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银贵钱贱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育民
-
机构
历史系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30-136,共7页
-
文摘
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满清政府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开始了中外贸易史上的所谓五口通商时期。持续半个世纪以上的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因此,在五口通商时期,作为中国国内外贸易媒介手段的白银严重缺乏,其突出标志是银价高涨、钱价下跌。鸦片战后中国货币流通领域的这种混乱状况,对于中外贸易发生什么影响,它在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整个经济侵略活动中具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一马克思对五口通商时期英国对华贸易的基本观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市场的开放,象潮水一般冲昏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头脑。在《南京条约》上签字后回到英国的璞鼎查洋洋得意地说,他已经为英国资本家的生意“打开了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夏全部工厂的出品也不够供给她一省衣料的”。英国资产阶级大为冲动,立即掀起了一个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1843—1845年输华商品猛增,英国西菲尔特的一家著名的公司竟异想天开地运来了大批的刀叉,还有一家伦敦的公司运来了大批的钢琴。这些东西都堆在货栈里,无人问津,霉烂变质,其他大宗商品的遭遇也好不了多少。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开始下降,每年徘徊在一百五十万英镑左右。
-
关键词
英国侵略者
物物交换
购买力
中国货币
流通领域
货币流通
银元
中国近代货币史
五口通商时期
白银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