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国赋 廖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唐五代小说命名形式复杂多样,呈现出复合结构,即由A+B的形式构成:A类指小说的题材或人物、时代、主要情节等等;B类指记、传、外传、志、故事、遗事等多与小说文体、编撰方式或创作观念相关的命名。唐五代小说的命名方式既反映出对唐前... 唐五代小说命名形式复杂多样,呈现出复合结构,即由A+B的形式构成:A类指小说的题材或人物、时代、主要情节等等;B类指记、传、外传、志、故事、遗事等多与小说文体、编撰方式或创作观念相关的命名。唐五代小说的命名方式既反映出对唐前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又体现出唐五代小说文体渐趋独立的进程。唐五代小说的命名受史学传统影响较大,从中也可看出唐五代小说创作与民间传闻的深厚渊源、与唐五代文人生活习尚的密切关系以及唐五代时人好奇的审美心理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小说 命名结构 命名特点 史学传统 文体独立 民间传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五代小说的历史化倾向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国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在唐五代 ,小说作为新兴的文体 ,呈现出明显的历史化倾向。唐五代小说多以“记”、“传”、“志”、“录”等命名 ;有的作家直接取材于正史记载 ;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以及采用“互见法”、“实录”法等叙事笔法 ,均可看出史传作品... 在唐五代 ,小说作为新兴的文体 ,呈现出明显的历史化倾向。唐五代小说多以“记”、“传”、“志”、“录”等命名 ;有的作家直接取材于正史记载 ;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以及采用“互见法”、“实录”法等叙事笔法 ,均可看出史传作品影响的痕迹 ;小说作家将自己的创作看作“补史之阙”的工具 ,并继承了寄寓褒贬、申明王道的史官文化传统 ;他们强调真实 ,轻视小说创作。本文从小说命名、内容构成、叙事模式、创作主旨、议论化倾向、小说理论等方面分析唐五代小说的历史化倾向 ,并结合当时重史的社会风气、小说作家的史官出身、小说评论标准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小说 历史文化 唐传奇 笔记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国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9-154,共6页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 ,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 ,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 ,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 ,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 ;二是在叙事时间上 ,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 ;三是叙事结构上 ,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 ,作者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 ,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小说 叙事视角 叙事时间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河朔藩镇情态考——从唐五代小说看河朔藩镇之暴虐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苑汝杰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五代小说 《新唐书》 藩镇 平卢节度使 李希烈 《旧唐书》 观察处置 《太平广记》 藩帅 姑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中之“镜像”——以小说中“镜显善恶”题材为中心
5
作者 夏广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7,共5页
 汉译佛典影响于隋唐五代小说创作题材,前贤已多有发现。通过对隋唐五代小说和佛经故事中"镜显善恶"这一题材的同构现象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华梵文化交融促进了隋唐五代小说创作的繁荣。
关键词 佛教 隋唐五代小说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小说中的河朔藩镇行贿现象
6
作者 苑汝杰 火月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五代小说 藩镇 《旧唐书》 节度使 《新唐书》 《太平广记》 唐代小说 华北电力大学 《东观奏记》 王守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五代小说看唐人的饮茶文化
7
作者 孔敏 《福建茶叶》 2018年第2期395-396,共2页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伴随这种风气,在唐代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文化。唐人将茶作为日用、待客、馈赠、祭祀必备之物,并逐渐在饮茶过程中羼入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和精神需求,使饮茶成为细致繁复、风雅高洁、具有丰富内涵的一门文化。
关键词 五代小说 饮茶文化 精神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五代小说中的“仙境”:文士与道士构建之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葛焕礼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93,共20页
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以"洞天福地"为代表的道教仙境教理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无论仙境场域类型的比较,还是与司马承祯、杜光庭"洞天福地"关系的比较,皆显示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仙境有着相当程度... 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以"洞天福地"为代表的道教仙境教理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无论仙境场域类型的比较,还是与司马承祯、杜光庭"洞天福地"关系的比较,皆显示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仙境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合性和关联性,这或许表明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仙境的设置,受到道教仙境教理说的影响应该远较之前文学传统中的仙境说大;再加杜光庭大规模抄编文人小说之事实,表明当时文人与道教界有着广泛的思想融通和知识交流。另一方面,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有着鲜明的世俗特色;杜光庭的狭义"洞天福地"系统之构建,严格遵循了道教内部的教理传统,几乎未受到文人小说仙境说的影响,而且除着重表达"二十四化"外,并未特意用仙境的形式在其小说中阐扬其他洞天福地;他突破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而将十洲三岛、仙地两界五岳及诸神山海渎等仙境组合纳入其广义"洞天福地"系统,又显然受到世俗仙境传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小说 仙境 杜光庭 司马承祯 洞天福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辛苦不寻常——谈《全唐五代小说》这一文化工程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满子 《出版广角》 1999年第2期62-62,共1页
《全唐五代小说》五大册,都二百一十四万余言,堪称近年来一大文化基础工程。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由李时人编校,我被列名为“审定”,其实我并没有费什么力,是李时人独自辛苦十年的功绩。我顶多只起了倡议、赞助和鼓吹的微小作用。说... 《全唐五代小说》五大册,都二百一十四万余言,堪称近年来一大文化基础工程。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由李时人编校,我被列名为“审定”,其实我并没有费什么力,是李时人独自辛苦十年的功绩。我顶多只起了倡议、赞助和鼓吹的微小作用。说明了这点,我才能避掉“老王卖瓜,自吹自夸”之嫌,来评价这部由李时人独立编纂之作——当然,也得说明,后期是由他的几位博士生、硕士生作了技术性的协助的。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小说 基础工程 全唐文 唐人小说 编纂 四库全书 全唐诗 大文化 陕西人 硕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田干之助的唐代文化研究——以《长安之春》对唐五代笔记小说中胡人买宝故事的编译与考论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94-199,共6页
石田干之助关于唐五代笔记小说中胡人买宝故事的研究成果主要见于其所著《长安之春》一书中,主要包括对胡人买宝故事的编译、校勘、注释、考证、论述及对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与变异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虽非石田干之助的主要业... 石田干之助关于唐五代笔记小说中胡人买宝故事的研究成果主要见于其所著《长安之春》一书中,主要包括对胡人买宝故事的编译、校勘、注释、考证、论述及对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与变异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虽非石田干之助的主要业绩,但他却开拓了近代日本对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田干之助 《长安之春》 五代笔记小说 胡人买宝故事 学术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及唐五代文言小说辑佚的回顾与前瞻
11
作者 赵章超 况立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对六朝及唐五代时期文言小说佚文的整理,从两宋时期就已开始,但真正取得较大成就是在明清时期及建国前后。同时也留下了不足之处,如版本的选择、前人辑佚成果的运用和误辑等。并且辑佚工作中在求备、求真、对佚文的校勘注释和对与辑佚... 对六朝及唐五代时期文言小说佚文的整理,从两宋时期就已开始,但真正取得较大成就是在明清时期及建国前后。同时也留下了不足之处,如版本的选择、前人辑佚成果的运用和误辑等。并且辑佚工作中在求备、求真、对佚文的校勘注释和对与辑佚相关的文献考索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及唐五代文言小说辑佚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补正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9,共9页
石昌渝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收录全面,特色鲜明,优点有目共睹,可谓21世纪初小说目录学集大成之作。由于此书成于众手,在保持整体高水平的同时,某些部分难免存在一些疏失和错讹。选取《总目》文言卷所涉五代(包括唐末、宋初)小... 石昌渝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收录全面,特色鲜明,优点有目共睹,可谓21世纪初小说目录学集大成之作。由于此书成于众手,在保持整体高水平的同时,某些部分难免存在一些疏失和错讹。选取《总目》文言卷所涉五代(包括唐末、宋初)小说22部,一一进行订正和补充。通过考察可知,《总目》失误主要体现在:一是小说条目题头方面,从书名、卷数到作者所处时代、作者所处割据政权、作者姓名,都出现过错讹。二是小说条目正文方面,包括作者生卒、作者里籍、作者生平、作品成书、历代著录、版本流传、作品存佚及其他史实等,或失考有误,或略而不录,或录而不详,或搜集不全,或表述不当。三是条目题头和正文都对一些有争议、难断定的问题,草率定论,没有存疑待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 五代小说 失误 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