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方波作用下印制电路板互连系统的击穿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国栋 成永红 +2 位作者 酉小广 吴锴 刘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3,共6页
通过脉冲直接注入法,研究了印制电路板(PCB)互连系统在脉冲方波作用下的击穿损伤特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脉冲方波作用下的PCB互连系统进行了绝缘性能评价.性能评价中利用了试样的击穿行为符合威布尔分布模型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 通过脉冲直接注入法,研究了印制电路板(PCB)互连系统在脉冲方波作用下的击穿损伤特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脉冲方波作用下的PCB互连系统进行了绝缘性能评价.性能评价中利用了试样的击穿行为符合威布尔分布模型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试样在不同电极间距以及注入脉冲宽度时的累积失效概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在PCB平行互连线间注入方波脉冲时,其线间击穿场强随线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变化趋势存在两个明显的阶段,同时击穿场强也随注入脉冲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比较击穿前后的微观形貌特征和击穿场强的变化趋势发现,具有特定结构特征的PCB平行互连线间的击穿行为属于"固-气"复合介质的击穿,且绝缘强度不可恢复.另外,通过威布尔统计方法,对击穿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该类器件在不同状况下的累积失效率曲线,从而为该类器件在方波脉冲下的绝缘性能评价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互连系统 脉冲击穿 可靠性 威布尔分布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的大容量紧凑型全光互连系统
2
作者 陈雄 许州 陈鹤鸣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作为高可靠性、快速和灵活调制的通信手段 ,全光通信需要实现全光互连。由于自由空间方案充分利用了光学系统固有的二维优势而显得更有竞争力。文中提出一个基于偏振编码 ,适用于动态光互连的方案 ,并给出全连接系统的增长规律。所提出... 作为高可靠性、快速和灵活调制的通信手段 ,全光通信需要实现全光互连。由于自由空间方案充分利用了光学系统固有的二维优势而显得更有竞争力。文中提出一个基于偏振编码 ,适用于动态光互连的方案 ,并给出全连接系统的增长规律。所提出的方案大大降低了互连系统的价格和复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换 偏振 全光互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总线与工业开放式互连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春媚 孙立功 曹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通过对各种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的分析 ,指出了PROFIBUS、FF等不同总线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并与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比较。从通信协议分析 ,现场总线设备层可用以太网实现 ,并与管理层、控制层相结合 ,形成工业以太网 。
关键词 现场总线 网络 通信 开放式互连系统 工业 PROFIBUS FF 集散式控制系统 以太网 FCS DCS 设备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多步积分法建立高速互连系统的缩减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鸿儒 李征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基于线性多步积分法 (LMIM)建立了高速互连系统的数值模型 ,该模型具有和集总参数电路相容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 ,结合 Arnoldi算法 ,建立了互连系统相应的缩减模型 ;利用该缩减数值模型可以消除传统缩减模型仅适用于 RLC电路的条件限制 ... 基于线性多步积分法 (LMIM)建立了高速互连系统的数值模型 ,该模型具有和集总参数电路相容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 ,结合 Arnoldi算法 ,建立了互连系统相应的缩减模型 ;利用该缩减数值模型可以消除传统缩减模型仅适用于 RLC电路的条件限制 .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多步积分法 高速互连系统 缩减模型 高速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样条插值建立高速IC中互连系统瞬态响应的数值模型
5
作者 李鸿儒 李征帆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8,共8页
本文基于 B-样条插值提出了一种分析高速互连线瞬态响应的新的数值模型。算例分析表明 。
关键词 B-样条插值 高速集成电路 瞬态响应 互连系统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IO在多处理器系统互连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玲 蒋俊 +1 位作者 倪明 柴小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分析了传统的共享总线技术遇到的困难,介绍了新型总线技术RapidIO。结合实例,分析研究了RapidIO在多处理器系统互连中的应用。
关键词 系统互连 RapidIO技术 RAPIDIO协议 RapidIO开关交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互连并行系统上的任务分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东 杨海荣 +1 位作者 王东奎 张德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6,71,共4页
1.介绍近年来关于并行计算的研究十分活跃,并行任务的分配和调度策略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可分解任务(divisibletask)的概念[1]被提出来,对它在并行系统上的分配策略亦进行了许多研究.可分解任务是这样的任务:它可被分解成多个任意大... 1.介绍近年来关于并行计算的研究十分活跃,并行任务的分配和调度策略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可分解任务(divisibletask)的概念[1]被提出来,对它在并行系统上的分配策略亦进行了许多研究.可分解任务是这样的任务:它可被分解成多个任意大小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在不同处理机上运行,由于这些子任务来自于同一个任务,它们在处理机上的处理类型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互连并行系统 任务分配 并行计算机系统 调度策赂 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总线的炼油装置控制系统及其与炼油厂MIS的互连实现(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永寿 郑金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到炼油装置生产过程中。介绍了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将 FCS、现场总线仪表和 PL C有机构成炼油生产的监控系统 ;着重介绍了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实现系统三冗余控制和特殊功能控制。采用动态网页和 JAVA技术实现... 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到炼油装置生产过程中。介绍了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将 FCS、现场总线仪表和 PL C有机构成炼油生产的监控系统 ;着重介绍了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实现系统三冗余控制和特殊功能控制。采用动态网页和 JAVA技术实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炼油厂 MIS系统的互连 ,为实现全厂管控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装置 现场总线 控制系统 软件开发 系统互连 炼油厂 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牙Profiles的互连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瑜 王凤至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对蓝牙通信软件的互连性测试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蓝牙技术 互连测试系统 测试模型 测试用例 Profi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字处理系统对互连提出的新课题
10
作者 CharlesA.Harper WilliamW.Staley 韩自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3年第1期53-60,共8页
组装技术的能力必须有效增长,以适应组装高速数据处理系统的多种要求。
关键词 系统互连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网站端多系统互连培训平台搭建
11
作者 魏超 赵平 +2 位作者 李领南 郭建华 张士 《农村电工》 2022年第7期32-32,共1页
1 平台搭建的背景在变电站站端实际工作中,各专业技术人员只懂得本专业的设备工作状态及操作要求,对其他相关专业设备的联络及技术不熟悉。当设备发生故障处理问题时,所需时间较长、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而且,各专业部门都使用各自独立... 1 平台搭建的背景在变电站站端实际工作中,各专业技术人员只懂得本专业的设备工作状态及操作要求,对其他相关专业设备的联络及技术不熟悉。当设备发生故障处理问题时,所需时间较长、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而且,各专业部门都使用各自独立的系统,遇到故障或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沟通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互连 专业技术人员 平台搭建 设备工作状态 故障处理 网站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RM视角下的移动通信网络AI技术应用综述
12
作者 章坚武 张天恒 +3 位作者 章谦骅 郭春生 傅剑峰 詹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共28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通过分层结构实现网络功能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为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并指导多协议、多设备的互联互通。首先从OSI-RM的视角,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各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AI在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复杂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指出部分AI技术具备跨层应用的潜力,突破了单一层次的限制,为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MMS系统中ASN.1编/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心泉 顾冠群 +2 位作者 雷静 李栋良 吴介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23-528,共6页
ASN.1是一种标准的抽象语法定义描述语言,它提供了定义复杂数据类型以及确定这些数据类型值的方法.许多OSI应用协议标准都采用ASN.1作为数据结构定义描述工具,尤其用来定义各种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的结构.本... ASN.1是一种标准的抽象语法定义描述语言,它提供了定义复杂数据类型以及确定这些数据类型值的方法.许多OSI应用协议标准都采用ASN.1作为数据结构定义描述工具,尤其用来定义各种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的结构.本文首先介绍ASN.1数据类型和基本编码规则,接着详细讨论MMS通信系统中ASN.1编/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此编/解码器用于MMS协议数据单元(PDU)的ASN.1抽象语法和传送语法之间的转换,以实现MMS在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环境下的互操作.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系统互连 OSI/MMS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互连与信息集成的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根度 高传善 张世永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7-61,共45页
90年代以来,Internet得到了神速发展,网上用户与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近年来Intranet崛起,所有这些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作者在Internet和Intranet的体系结构、防火墙、代理与缓存、信息管理、Intranet互连、安全机制以及在TC... 90年代以来,Internet得到了神速发展,网上用户与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近年来Intranet崛起,所有这些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作者在Internet和Intranet的体系结构、防火墙、代理与缓存、信息管理、Intranet互连、安全机制以及在TCP/IP上扩展OSI网络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互连 环球网 内部网 防火墙 代理 缓存 开放系统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艳军 王伟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3-1169,共7页
针对一类具有干扰和不确定性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多变量系统由m个互连子系统组成,每个互连子系统中的未知函数是非仿射的.由于不确定非仿射函数的存在和互连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这类系统是很难控制的.通... 针对一类具有干扰和不确定性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多变量系统由m个互连子系统组成,每个互连子系统中的未知函数是非仿射的.由于不确定非仿射函数的存在和互连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这类系统是很难控制的.通过利用均值定理、模糊系统、Backstepping设计方法以及引入Nussbaum类型函数,克服了这个困难.另外,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相比较,提出的方法减少了在线调节参数的数量.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实现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是有界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模糊控制 非仿射系统 多变量互连非线性系统 Nussbaum类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互联多机系统的并行编程环境及可视化工具
16
作者 况正谦 冯百明 +1 位作者 肖骊 康继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8-262,共5页
针对目前并行机系统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可视化并行编程环境NPU860-PPE。NPU860-PPE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当今著名编程环境的特色和风格,配合各种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 针对目前并行机系统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可视化并行编程环境NPU860-PPE。NPU860-PPE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当今著名编程环境的特色和风格,配合各种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并行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编程环境 可视化 互连多机系统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上网络与系统域网络的协同设计探索
17
作者 刘小丽 郇志轩 +1 位作者 曹政 孙凝晖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在处理器内集成网络设备逐渐成为趋势,但随着片上处理器数目以及高维度系统域网络对片间互连端口数目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集成集中式Router的结构(如IBM Blue Gene/Q)将面临可扩展性、片上流量均衡及片间接入公...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在处理器内集成网络设备逐渐成为趋势,但随着片上处理器数目以及高维度系统域网络对片间互连端口数目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集成集中式Router的结构(如IBM Blue Gene/Q)将面临可扩展性、片上流量均衡及片间接入公平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片上网络和片间系统域网络协同设计方法,以分布式的虚拟Router架构替代传统集中式的Router架构,一方面通过将片间网络接口分布在片上网络,为处理器核提供均衡、公平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省去了集中式Router中的交叉开关,进而消除了片间交换的扩展性限制,降低了CPU集成片间网络设备的成本。从协同路由、协同网络接口布局和协同参数设置三个方面对该协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并通过对TMesh网络架构进行实例研究,给出了虚拟Router架构的性能和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HPC) 片上网络 系统互连网络 网络死锁 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连与互联
18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24-24,共1页
这两个名词的英文是一样的(interconnection),但用的地方不同。 互连是一种物理连接,如系统互连(system intere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等。
关键词 开放系统互连 物理连接 英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I系统一体化分析与设计技术的研究
19
作者 刘平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文依循顶层设计的原则,从C^3Ⅰ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着重研究了网络一体化分析与设计技术。并对网络体系、交换机制、网关、网管等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网络一体化 开放系统互连 C^3I互通性
全文增补中
基于定向耦合网络的强电磁场辐照等效试验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新福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李凯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7-882,896,共7页
在天线和线缆为耦合途径的情况下,提出了应用于互连系统的差模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可将注入法的应用频率上限从400MHz提高到数个GHz水平,并保证了非线性情况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定向耦合器构建耦合装置,实现了差模信号的定向注入... 在天线和线缆为耦合途径的情况下,提出了应用于互连系统的差模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可将注入法的应用频率上限从400MHz提高到数个GHz水平,并保证了非线性情况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定向耦合器构建耦合装置,实现了差模信号的定向注入和线缆上前向电压的监测.证明了对于线性辅助设备和任意特性受试设备,场强和注入源电压的等效关系是线性的,将该关系作为外推依据,可实现注入等效强场辐照试验.同时,针对受试设备为黑箱的情况,提出将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作为等效依据.以某天线及其射频前端组件为试验对象,验证了不同耦合途径下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 电磁环境效应 高强度辐射场 互连系统 定向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