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波动致RLC互连延时极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伟 董刚 +1 位作者 杨银堂 王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1-307,共7页
基于等效Elmore延时模型和RLC互连的工艺角分析,提出了工艺波动致RLC互连延时快速极值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由工艺波动引起的RLC互连延时变化的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分析.采用该方法针对68 nm,45 nm,36 nm和25 nm工艺节点进行了仿真验证.结... 基于等效Elmore延时模型和RLC互连的工艺角分析,提出了工艺波动致RLC互连延时快速极值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由工艺波动引起的RLC互连延时变化的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分析.采用该方法针对68 nm,45 nm,36 nm和25 nm工艺节点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这种新方法误差小速度快,与HSPICE相比误差小于7%,可以应用在快速静态时序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波动 RLC互连延时 工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感效应和工艺波动影响的互连延时建模与计算
2
作者 杨杨 柴常春 +2 位作者 董刚 杨银堂 冷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19,共7页
基于改进的RLC互连树等效El more延时模型,建立了考虑电感效应和工艺波动影响的互连延时统计模型,并推导出计算互连延时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与目前广泛应用的Monte Carlo分析方法相比,采用新模型计算得到的RLC互连延... 基于改进的RLC互连树等效El more延时模型,建立了考虑电感效应和工艺波动影响的互连延时统计模型,并推导出计算互连延时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与目前广泛应用的Monte Carlo分析方法相比,采用新模型计算得到的RLC互连延时均值误差低于1.27%,标准差误差则低于5.23%,而且计算耗时仅为1000次以上Monte Carlo分析的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 工艺波动 互连延时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的RLC互连延时
3
作者 王增 杨银堂 +1 位作者 董刚 李建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5-839,共5页
为解决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延时估算精确较低的问题,在分析互连温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效应的互连延时模型,该模型基于电感转化为等效电阻的思想,将互连电感效应整合到所提模型中.针对65 nm工艺,讨论3种典型... 为解决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延时估算精确较低的问题,在分析互连温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效应的互连延时模型,该模型基于电感转化为等效电阻的思想,将互连电感效应整合到所提模型中.针对65 nm工艺,讨论3种典型的非均匀温度分布以及电感效应对互连延时的具体影响,以电路模拟程序Hspice为参照,将所提模型与同类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更为精确,最大误差不超过3.3%.同时本文模型具有闭合的解析形式,公式简洁,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 温度分布 互连延时 电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艺波动影响的RLC互连统计延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伟 董刚 +1 位作者 杨银堂 王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67-2771,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工艺波动的统计RLC互连延时分析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考虑工艺波动的寄生参数和矩的构建方法,然后基于Weibull分布给出了RLC互连的统计延时模型。所提方法同样适用于已有的延时模型如Elmore模型,等效Elmore模型和D2M... 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工艺波动的统计RLC互连延时分析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考虑工艺波动的寄生参数和矩的构建方法,然后基于Weibull分布给出了RLC互连的统计延时模型。所提方法同样适用于已有的延时模型如Elmore模型,等效Elmore模型和D2M模型。通过对几种模型的比较,表明,基于Weibull分布的RLC互连的统计延时模型是最精确的,和HSPICE相比,50%延时误差最大0.11%,蒙特卡洛分析中的均值和平均偏差误差最大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工艺波动 RLC互连延时 统计模型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RLC互连解析延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国丽 林争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70-1573,共4页
提出了用来评估深亚微米VLSI电路中RLC互连延时的一种新的解析延时模型.该模型的驱动器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负载为容性负载.先对分布式均匀传输线的转换函数展开式进行二阶近似,然后根据不同的极点情况,计算出时域下的阶跃响应及相应... 提出了用来评估深亚微米VLSI电路中RLC互连延时的一种新的解析延时模型.该模型的驱动器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负载为容性负载.先对分布式均匀传输线的转换函数展开式进行二阶近似,然后根据不同的极点情况,计算出时域下的阶跃响应及相应的解析延时.该模型还被应用到具体的RLC互连树中评估源节点到漏节点的延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前人的延时模型精确,延时评估误差减少了10%;而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的驱动器能够很好地改善RLC互连树的延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模型 RLC互连 互连延时 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刚 杨银堂 李跃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9-512,共4页
在VLSI设计中,互连延时估计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的方法.把这种新方法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做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方法误差要小于等... 在VLSI设计中,互连延时估计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的方法.把这种新方法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做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方法误差要小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互连 有效电容 RLC互连Ⅱ模型 等效Elmo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