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互质因子摄动的反馈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高民
贾英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4-976,共3页
考虑对象和控制器同时具有互质因子摄动时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 ,得到了闭环系统鲁棒稳定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鲁棒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
关键词
互质因子摄动
反馈系统
鲁棒稳定性
系统不确定性
互质
因子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的闭环l^1鲁棒辨识
2
作者
李昇平
方华京
黄心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407,共4页
鲁棒辨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控制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的闭环l1鲁棒辨识问题,建立了系统的A图象拓扑,提出了BIBO不稳定系统的闭环l1鲁棒辨识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互质因...
鲁棒辨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控制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的闭环l1鲁棒辨识问题,建立了系统的A图象拓扑,提出了BIBO不稳定系统的闭环l1鲁棒辨识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质因子摄动
鲁棒辨识
模型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_∞回路成形设计的鲁棒性
被引量:
16
3
作者
何朕
孟范伟
+1 位作者
刘伟
王广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0-893,共4页
回路成形法设计中是用互质因子摄动来表示系统不确定性的.文中对这种互质因子摄动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指出系统中的弱阻尼模态会增大互质因子摄动的范数,因而降低了允许的摄动值,使系统实际上失去了鲁棒性.所以H∞回路成形设计并不一定...
回路成形法设计中是用互质因子摄动来表示系统不确定性的.文中对这种互质因子摄动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指出系统中的弱阻尼模态会增大互质因子摄动的范数,因而降低了允许的摄动值,使系统实际上失去了鲁棒性.所以H∞回路成形设计并不一定像所期望的那样具有鲁棒性.文中并用一个参数摄动下的鲁棒性为例来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成形
互质因子摄动
弱阻尼模态
鲁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互质因子摄动的反馈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高民
贾英民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七研究室
出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4-976,共3页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 ( 19990 0 0 6 0 2 )资助
文摘
考虑对象和控制器同时具有互质因子摄动时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 ,得到了闭环系统鲁棒稳定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鲁棒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
关键词
互质因子摄动
反馈系统
鲁棒稳定性
系统不确定性
互质
因子
分解
Keywords
Control equipment
Optimization
Perturbation techniques
Robustness (control systems)
System stability
Theorem proving
分类号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的闭环l^1鲁棒辨识
2
作者
李昇平
方华京
黄心汉
机构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40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鲁棒辨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控制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的闭环l1鲁棒辨识问题,建立了系统的A图象拓扑,提出了BIBO不稳定系统的闭环l1鲁棒辨识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
关键词
互质因子摄动
鲁棒辨识
模型集
Keywords
coprime factor perturbation
closed robust identification
model set
分类号
O212.1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_∞回路成形设计的鲁棒性
被引量:
16
3
作者
何朕
孟范伟
刘伟
王广雄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济南铸锻所
出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0-89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4102
60374027)资助~~
文摘
回路成形法设计中是用互质因子摄动来表示系统不确定性的.文中对这种互质因子摄动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指出系统中的弱阻尼模态会增大互质因子摄动的范数,因而降低了允许的摄动值,使系统实际上失去了鲁棒性.所以H∞回路成形设计并不一定像所期望的那样具有鲁棒性.文中并用一个参数摄动下的鲁棒性为例来进行说明.
关键词
回路成形
互质因子摄动
弱阻尼模态
鲁棒设计
Keywords
Loop shaping
coprime factor perturbation
lightly damped mode
robust design
分类号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互质因子摄动的反馈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张高民
贾英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互质因子摄动模型集的闭环l^1鲁棒辨识
李昇平
方华京
黄心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_∞回路成形设计的鲁棒性
何朕
孟范伟
刘伟
王广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