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全耗尽绝缘硅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技术实现一种激光测距电路
1
作者 张新 高勇 +2 位作者 刘善喜 安涛 徐春叶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8-281,共4页
在对薄膜全耗尽绝缘硅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SOICMOS)结构进行模拟和测试基础上 ,采用薄膜全耗尽绝缘硅 (SOI)结构 ,并在工艺中利用优质栅氧化、Ti硅化物、轻掺杂漏 (LDD)结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一种高速低功耗SOICMOS激光测距集成电... 在对薄膜全耗尽绝缘硅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SOICMOS)结构进行模拟和测试基础上 ,采用薄膜全耗尽绝缘硅 (SOI)结构 ,并在工艺中利用优质栅氧化、Ti硅化物、轻掺杂漏 (LDD)结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一种高速低功耗SOICMOS激光测距集成电路。测试结果表明 :1.2 μm器件 10 1级环振单门延迟为 2 5 2 ps ,总延迟为 5 4.2ns .电路静态功耗约为 3mW ,动态功耗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绝缘硅 SOI 氧化 动态功耗 电路 静态功耗 延迟 cmos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轨至轨CMOS运算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华珠 黄海云 宋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3-465,482,共4页
设计了一个1.5 V低功耗轨至轨CMOS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中为了使输入共模电压范围达到轨至轨性能,采用了NMOS管和PMOS管并联的互补差动对输入结构,并采用成比例的电流镜技术实现了输入级跨导的恒定。在中间增益级设计中,采用了适合在低... 设计了一个1.5 V低功耗轨至轨CMOS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中为了使输入共模电压范围达到轨至轨性能,采用了NMOS管和PMOS管并联的互补差动对输入结构,并采用成比例的电流镜技术实现了输入级跨导的恒定。在中间增益级设计中,采用了适合在低压工作的低压宽摆幅共源共栅结构;在输出级设计时,为了提高效率,采用了简单的推挽共源级放大器作为输出级,使得输出电压摆幅基本上达到了轨至轨。当接100 pF电容负载和1 kΩ电阻负载时,运放的静态功耗只有290μW,直流开环增益约为76 dB,相位裕度约为69°,单位增益带宽约为1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轨至轨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运算放大器 恒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恒跨导增益提高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欢欢 陈岚 +1 位作者 尹明会 吕志强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1-655,共5页
设计和研究了一种低压恒跨导增益提高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采用互补差分对结构,使共模输入电压范围达到轨到轨,通过3倍电流镜控制尾电流使输入级总跨导恒定。中间级为增益提高级,通过反馈增大输出阻抗提高增益... 设计和研究了一种低压恒跨导增益提高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采用互补差分对结构,使共模输入电压范围达到轨到轨,通过3倍电流镜控制尾电流使输入级总跨导恒定。中间级为增益提高级,通过反馈增大输出阻抗提高增益。输出级采用AB类结构,通过米勒补偿控制零点使系统稳定,此运放可用于低压低功耗电子设备中。整个电路用CSMC 0.5μm BCDMOS工艺参数进行设计,工作电压为2.7 V。Spectre仿真结果显示,此运放实现了直流开环增益90 dB(负载电阻R L=600Ω),相位裕度70°,增益带宽积1.4 MHz,静态电流0.18 mA。设计的运算放大器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运算放大器 AB类 低压 增益提高 恒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Bi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车红瑞 王海柱 +1 位作者 杨建红 金璐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基于全差分结构提出一种高速Bi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两级放大结构实现,可用于8位250 Msps流水线结构模数转换器的采样/保持电路中。电路使用0.35μmBiCMOS工艺实现,由3.3 V单电源供电,经优化设计后,实现了2.1 GHz的单位增益... 基于全差分结构提出一种高速Bi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两级放大结构实现,可用于8位250 Msps流水线结构模数转换器的采样/保持电路中。电路使用0.35μmBiCMOS工艺实现,由3.3 V单电源供电,经优化设计后,实现了2.1 GHz的单位增益带宽,直流开环增益61 dB,相位裕度50°,功耗16 mW,输出摆幅达到2 V;在2 pF的负载电容下,建立时间小于0.6 ns,转换速率1 200 V/μs。该放大器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模拟电路 跨导运算放大器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5 GHz全集成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国栋 朱丽军 兰盛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81,共4页
在一个RF收发机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集成问题一直是难点之一。首先简要介绍开关模式功率放大器及其提高效率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0.18μm CMOS工艺给出了工作在2.45GHz的全集成单片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并采用ADS仿真软件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功率放大器 射频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耗共源-共栅BiCMOS电荷放大器
6
作者 朱漪云 成立 +2 位作者 祝俊 李岚 王振宇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5-318,286,共5页
提出了一种低压、低耗、高响应速度和低噪声的BiCMOS电荷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BiCMOS共源-共栅输入放大级,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大大减小了噪声,并在电路中运用电流镜解决了集成高阻值电阻的问题,从而降低了集成难度和电源电压等级。测试... 提出了一种低压、低耗、高响应速度和低噪声的BiCMOS电荷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BiCMOS共源-共栅输入放大级,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大大减小了噪声,并在电路中运用电流镜解决了集成高阻值电阻的问题,从而降低了集成难度和电源电压等级。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器功耗降为230μW/ch,电源电压降低0.7V左右,等效噪声电荷(ENC)小于600电子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共源 共栅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 电流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10.6GHz CMOS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7
作者 赵小荣 范洪辉 +3 位作者 朱明放 傅中君 黄海军 陈鉴富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85-389,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TSMC 0.18 pm CMOS工艺的高增益,低功耗共栅结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 大器.利用串联电阻和电感与晶体管的自身跨导共同在整个频带内实现很好的输入端匹配.电路 采用ADS2009软件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供电时,整... 设计了一种基于TSMC 0.18 pm CMOS工艺的高增益,低功耗共栅结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 大器.利用串联电阻和电感与晶体管的自身跨导共同在整个频带内实现很好的输入端匹配.电路 采用ADS2009软件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供电时,整个电路功耗为15.6 mW,在 3.1 - 10. 6 GHz 的频带内噪声系数 NF 为 1.284 5 ±0.340 5 dB,正向增益S21 为 21.451 ± 1.5 dB, 输入回波损耗均低于-15.14 dB,输出回波损耗低于-20. 20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 超宽带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共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SiGe Bi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
8
作者 陈君涛 王绍权 廖余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356,共4页
采用0.13μm Si Ge双极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i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X波段功率放大器芯片。通过采用共射共基放大器电路结构和有源线性化偏置电路,提高了电路耐压值和功放最大输出功率。通过两级共射共基放大电路级联,结合级间匹... 采用0.13μm Si Ge双极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i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X波段功率放大器芯片。通过采用共射共基放大器电路结构和有源线性化偏置电路,提高了电路耐压值和功放最大输出功率。通过两级共射共基放大电路级联,结合级间匹配电路及输出匹配电路,提高了放大器的增益和工作带宽。采用非均匀功率管版图布局及镇流电阻,提升功率放大器电路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在8-12 GHz频段内,放大器回波损耗均小于-10 d B,小信号增益大于30 d B,1 d B压缩点输出功率为16 d Bm,饱和功率大于19 d Bm,峰值饱和功率附加效率大于18%。该放大器工作在AB类,采用5 V供电,静态工作电流为80 m A,面积为1.22 mm×0.7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SiGe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icmos) 线性化偏置电路 功率附加效率 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毫米波低功耗超宽带共栅低噪声放大器(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格亮 王志功 +3 位作者 李智群 李芹 刘法恩 李竹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4-590,共7页
陈述了一个基于单端共栅与共源共栅级联结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该LNA用标准90-nm RFCMOS工艺实现并具有如下特征:在28.5~39 GHz频段内测得的平坦增益大于10 dB;-3 dB带宽从27~42 GHz达到了15 GHz,这几乎覆盖了整个Ka带;最... 陈述了一个基于单端共栅与共源共栅级联结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该LNA用标准90-nm RFCMOS工艺实现并具有如下特征:在28.5~39 GHz频段内测得的平坦增益大于10 dB;-3 dB带宽从27~42 GHz达到了15 GHz,这几乎覆盖了整个Ka带;最小噪声系数(NF)为4.2dB,平均NF在27 ~ 42 GHz频段内为5.1 dB;S11在整个测试频段内小于-11 dB.40 GHz处输入三阶交调点(IIP3)的测试值为+2 dBm.整个电路的直流功耗为5.3 mW.包括焊盘在内的芯片面积为0.58 mm×0.4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宽带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共栅 低噪声放大器(LNA) 集成电路(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GHz 11dBm 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超 张文俊 余志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1-1234,共4页
近年来60 GHz附近的一个连续频段可以自由使用,这为短距离的无线个域网等高速率传输的应用提供了条件。设计了一个工作在60 GHz的CMOS功率放大器。采用台积电0.13μmRF-CMOS工艺设计制造,芯片面积为0.35mm×0.4 mm,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近年来60 GHz附近的一个连续频段可以自由使用,这为短距离的无线个域网等高速率传输的应用提供了条件。设计了一个工作在60 GHz的CMOS功率放大器。采用台积电0.13μmRF-CMOS工艺设计制造,芯片面积为0.35mm×0.4 mm,最大线性输出功率为11 dBm,增益为9.7 dB,漏极增加效率(ηPAE)为9.1%。达到应用在通信距离为10 m的无线个域网(WPAN)射频电路中的要求。设计中采用了厚栅氧化层工艺器件和Load-Pull方法设计最优化输出阻抗Zopt,以提高输出功率。该方法能较大提高CMOS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可以应用到各种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射频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个域网 负载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Hz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远垚 蒋品群 宋树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3-498,共6页
低噪声放大器(LNA)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TSMC 0.18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能够满足LTE和802.11 b/g/e等多种无线通信应用标准的2~5 GHz的宽带CMOS LNA。为了实现宽带输入匹配与足够大的宽带功... 低噪声放大器(LNA)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TSMC 0.18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能够满足LTE和802.11 b/g/e等多种无线通信应用标准的2~5 GHz的宽带CMOS LNA。为了实现宽带输入匹配与足够大的宽带功率增益,并在有限的功耗下获得较低的噪声系数,设计的LNA使用了两级电阻反馈、电流复用结构和噪声消除技术。后仿真结果表明,在1.5 V直流电源供电下,电路功耗仅9.03 m W,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核心面积仅为0.76 mm×0.81 mm,在2~5 GHz频段内,噪声系数为2.46~2.73 d B,功率增益大于16.7 d B,输入输出反射系数均低于-10 d B。因此,所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性能优良,适用于低噪声、低功耗的宽带无线通信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LNA)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宽带 噪声抵消技术 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3μm CMOS的WiFi功率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文正 林敏 +2 位作者 杨根庆 董业民 黄水根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8-183,共6页
基于TSM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无线保真(Wi Fi)收发机的发射端、工作在2.4 GHz且增益可控的三级级联功率放大器。驱动级采用单管结构,后两级采用共源共栅(MOSFET)结构。利用调节共源共栅晶体管栅极的电容来改变栅极电压... 基于TSM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无线保真(Wi Fi)收发机的发射端、工作在2.4 GHz且增益可控的三级级联功率放大器。驱动级采用单管结构,后两级采用共源共栅(MOSFET)结构。利用调节共源共栅晶体管栅极的电容来改变栅极电压的相位,进而弥补了共源共栅结构的劣势,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线性度和增益。另外,使用外部数字信号控制每级偏置的大小来适应不同的输出需求。整个结构采用电源电压:第一级为1.8 V,后两级为3.3 V,芯片面积为1.93 mm×1.4 mm。利用Candence Spectre RF软件工具对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2.4 GHz的工作频点,功率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为24.9 d Bm,最大功率附加效率为22%,小信号增益达到28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无线保真(WiFi) 功率放大器(PA) 线性度 共源共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GHz全集成CMOS Doherty功率放大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东旭 王洪瑞 +4 位作者 唐杨 曾大杰 张雷 张莉 余志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共4页
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并制作了一个2.4 GHz全集成CMOS Doherty功率放大器。着重考虑了片上螺旋电感的回流路径对电感模型的影响,并在设计中使用了一种新颖的螺旋电感版图结构来避免回流路径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增益达... 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并制作了一个2.4 GHz全集成CMOS Doherty功率放大器。着重考虑了片上螺旋电感的回流路径对电感模型的影响,并在设计中使用了一种新颖的螺旋电感版图结构来避免回流路径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增益达到16dB,1dB压缩点为20.5dBm,峰值输出功率和对应功率附加效率分别为21.2dBm和20.4%,整个芯片面积为2.8mm×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电感 DOHERTY功率放大器 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设计
14
作者 徐雷钧 马宇杰 +2 位作者 黄磊 白雪 陈建锋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压响应度和探测成像速度,降低噪声等效功率,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提出了一种由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电压缓冲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1×4太赫兹阵列结构。通过源极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压响应度和探测成像速度,降低噪声等效功率,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提出了一种由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电压缓冲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1×4太赫兹阵列结构。通过源极差分驱动的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将辐射信号耦合至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实现高响应度。通过电压缓冲级降低总体噪声,通过运算放大器有效放大探测信号。探测器线阵电路面积为0.8 mm^(2)。测试结果表明,当偏置电压为0.5 V时,该探测系统对0.37 THz辐射信号的电压响应度最大可达441 kV/W,对应的最小噪声等效功率为48 pW/Hz^(1/2)。相比单像素探测器,该探测器阵列可有效提升探测成像速度;相比传统的探测器阵列,该探测器阵列具有更优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太赫兹 探测器 高响应度 低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GHz CMOS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林 徐国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6-708,711,共4页
设计了一个共源-共源共栅的两级低噪声放大器,并且在两级之间采用了串联谐振回路来提高电路的性能。该电路采用TSMC0.18μmCMOS工艺,电源电压为1.8V。仿真结果显示,在2.45GHz的中心频率上,该电路能够提供26.92dB的正向增益及很好的输入... 设计了一个共源-共源共栅的两级低噪声放大器,并且在两级之间采用了串联谐振回路来提高电路的性能。该电路采用TSMC0.18μmCMOS工艺,电源电压为1.8V。仿真结果显示,在2.45GHz的中心频率上,该电路能够提供26.92dB的正向增益及很好的输入输出匹配,噪声系数为0.88dB,功耗为14.49mW,1dB压缩点为-9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射频集成电路 螺旋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低噪声放大器中的输入匹配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炜 冯全源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6-489,共4页
分析了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中最常用的源极电感负反馈输入匹配结构,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及如何改进,即利用一个小值LC网络代替大感值的栅极电感Lg,同时移除源极负反馈电感Ls。应用这种改进型输入匹配结构,基于0.18μm BSIM3模型设计了工... 分析了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中最常用的源极电感负反馈输入匹配结构,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及如何改进,即利用一个小值LC网络代替大感值的栅极电感Lg,同时移除源极负反馈电感Ls。应用这种改进型输入匹配结构,基于0.18μm BSIM3模型设计了工作频带为5.1—5.8GHz的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结果表明,虽然输入匹配由于移除源极负反馈电感Ls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有利于降低噪声系数并减小实际制作的芯片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 输入阻抗匹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预失真的2.4 GHz 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乐 陶李 +1 位作者 刘宏 田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3期63-66,共4页
基于6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一种2. 4 GHz的两级全差分功率放大器。通过采用片上变压器实现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之间的转换和输入输出阻抗匹配和将驱动级作为预失真器的模拟预失真技术提高线性度,从而实现高增益、高... 基于6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一种2. 4 GHz的两级全差分功率放大器。通过采用片上变压器实现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之间的转换和输入输出阻抗匹配和将驱动级作为预失真器的模拟预失真技术提高线性度,从而实现高增益、高集成度和高线性度的功率放大器芯片。芯片面积为1. 08 mm×1. 37 mm。仿真结果表明:在2. 4 GHz的工作频点,功率放大器的-1 d B输出功率为22. 9 d Bm,功率附加效率为23. 5%,小信号增益为27. 2 d B,三阶交调失真为-35. 6 d 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率放大器 片上变压器 模拟预失真 高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5 nm CMOS工艺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安文星 佟玲 +1 位作者 刘亚轩 张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了实现5G通信系统中高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满足宽带条件下接收信号幅度的大动态范围变化,基于Global Foundries 55 nm CMOS工艺提出一种宽带且增益大范围线性变化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在该可变增益放大器中,采用改进型Cherry-Hooper放大... 为了实现5G通信系统中高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满足宽带条件下接收信号幅度的大动态范围变化,基于Global Foundries 55 nm CMOS工艺提出一种宽带且增益大范围线性变化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在该可变增益放大器中,采用改进型Cherry-Hooper放大器结构使其动态范围和电路带宽有效扩展,并利用晶体管的可调谐特性,在不使用附加电路的前提下使增益变化具有良好线性,解决了CMOS电路中放大器增益与控制电压非线性变化的难题,同时添加低截止频率的高通滤波器,消除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直流偏移,并降低其误码率.版图仿真结果表明,在-33.4~46.9 dB的超宽动态范围内实现增益线性变化,3-dB带宽对应的频率达到1.89 GHz(0.000 12~1.9 GHz),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核心区域,不含焊盘)面积仅为0.006mm^2.该可变增益放大器指标完全满足目前5G宽带通信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器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宽带 增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RT 0.18 μm CMOS工艺的5 GHz低噪声放大器
19
作者 南超州 虞小鹏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714-717,共4页
针对5 GHz频段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的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端电感退化的低噪声放大器(LNA)。设计采用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RT)提供的0.18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库,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流片测试验证。重点分析了基于... 针对5 GHz频段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的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端电感退化的低噪声放大器(LNA)。设计采用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RT)提供的0.18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库,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流片测试验证。重点分析了基于源端电感退化的低噪声放大器的关键参数与性能折中,包括输入噪声匹配、密勒效应(miller effect)对噪声性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在射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噪声系数(NF)、线性度以及增益等关键指标皆可满足5GHz无线通信的需求;其中噪声系数(NF)在超低功耗条件下(Pcom<4 mW),可以达到3 dB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低噪声放大器 密勒效应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2Mbit/s光接收模块CMOS限幅放大器前端设计
20
作者 王玮 童志强 +1 位作者 蒋湘 杨壮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4,48,共3页
文章采用0.25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622 Mbit/s速率光接收模块的限幅放大器,整个系统包括偏置电路、输入缓冲、三级放大、输出缓冲和直流反馈,采用全差分结构。利用3.3 V电源供电,功耗约为109 mW,电路增益可达9... 文章采用0.25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622 Mbit/s速率光接收模块的限幅放大器,整个系统包括偏置电路、输入缓冲、三级放大、输出缓冲和直流反馈,采用全差分结构。利用3.3 V电源供电,功耗约为109 mW,电路增益可达97 dB,在46 dB的输入动态范围内可以保持790 mV的恒定输出摆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2Mbit/s光接收模块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限幅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