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全量买赠的供应链均衡互补模型及其解的性质
1
作者 王恒笛 揭志欣 孙洪春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I0048-I0066,共7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市场组成的供应链均衡非线性互补模型。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关注的是有些制造商不可能销售所有的产品给零售商,并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采用全量买赠促销。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各决策者的行为,利用KK...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市场组成的供应链均衡非线性互补模型。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关注的是有些制造商不可能销售所有的产品给零售商,并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采用全量买赠促销。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各决策者的行为,利用KKT条件,分别推导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市场的均衡条件,建立了具有全量赠送成本、产销不平衡的供应链均衡非线性互补模型。探讨了该模型解的存在性、有界性和全局唯一性等性质,尤其给出了该模型所含函数的(严格)单调性。正因如此,可应用CHEN等(2021)提出的算法求解该模型,并给出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和R-线性收敛率。通过数值实验,制造商给零售商、零售商给消费市场馈赠数量函数不同的条件下,分别给出了该问题的均衡价格和产品交易模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均衡 互补模型 赠送产品成本 产销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模型的汉语重音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倪崇嘉 刘文举 徐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0-23,共4页
针对现有汉语重音检测方法正确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声学、词典和语法相关特征的不同分类器组合,基于Boosting分类回归树+条件随机场的互补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汉语重音检测方法。在ASCCD语料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84.9%的重音... 针对现有汉语重音检测方法正确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声学、词典和语法相关特征的不同分类器组合,基于Boosting分类回归树+条件随机场的互补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汉语重音检测方法。在ASCCD语料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84.9%的重音检测正确率,相比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基线系统提高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音 互补模型 Boosting分类回归树 条件随机场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环境指示因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互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宇 徐士琴 韩继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5,共8页
以非线性互补理论为基本工具,提出带有环境指示因子且由原料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需求市场及回收中心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鉴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实施对制造商的排放进行惩罚的机制以遏制其污染行为,... 以非线性互补理论为基本工具,提出带有环境指示因子且由原料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需求市场及回收中心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鉴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实施对制造商的排放进行惩罚的机制以遏制其污染行为,同时通过对回收中心的回收实行奖励的机制以激励其回收行为。排放惩罚与回收奖励应大于相应的影子价格,这些影子价格作为环境指示因子由模型决定且有益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环保政策。在描述不同决策者优化行为的基础上推导最优性条件,得到对应于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的非线性互补模型,证明解的存在性进而构造数值算例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网络均衡 互补模型 环境指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模型的汉语韵律间断自动检测
4
作者 倪崇嘉 刘文举 徐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246,共5页
自动韵律间断检测和标注对语音理解和语音合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声学、词典和语法相关特征的互补模型方法检测汉语韵律间断。该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摒弃了声学相关特征和词典、语法相关特征的独立性假设;(2)互补模型方法不... 自动韵律间断检测和标注对语音理解和语音合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声学、词典和语法相关特征的互补模型方法检测汉语韵律间断。该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摒弃了声学相关特征和词典、语法相关特征的独立性假设;(2)互补模型方法不仅在特征层上利用当前音节的上下文信息,而且在模型层次上利用了当前音节的上下文信息。在ASCCD语料库上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获得90.34%的韵律间断的检测准确率,较基线系统有6.09%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律间断 互补模型 Boosting分类回归树 条件随机场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互补模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表实际蒸散发的模拟能力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尚程鹏 吴通华 +5 位作者 姚济敏 李韧 胡国杰 朱小凡 杨成 乔永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1-557,共17页
蒸散发是地气水热交换的重要环节,其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不断退化,多年冻土区近地表水热条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着该区域的蒸散发过程。本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腹地的唐... 蒸散发是地气水热交换的重要环节,其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不断退化,多年冻土区近地表水热条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着该区域的蒸散发过程。本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腹地的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气象和涡动等实测资料,选择基于互补蒸散原理的四种半经验模型,评估了不同模型率定参数前后模拟日实际蒸散发的能力,分析了不同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拟的实际蒸散发量对模型中参数α的取值非常敏感,不合理的参数取值会对模拟精度产生重要影响。使用默认参数值会导致日蒸散发量模拟值明显偏高,其中,S2017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值为0.44 mm·d^(-1);率定参数后各模型整体上均能较好地模拟出日实际蒸散发量及其变化特征,均方根误差值在0.3~0.4 mm·d^(-1),各模型中模拟精度最高的为C2016模型,其次分别为H2018模型、B2015模型和S2017模型,相较而言,H2018模型在率定前后模拟结果更为稳定,显示出该模型对参数的依赖性最低;另外,年内不同时期的模拟精度存在明显差异,完全融化期的模拟结果相较完全冻结期和日冻融循环期与实测值更接近,相对偏差均值分别为6.0%,82.3%和43.4%。本文旨在探讨不同互补蒸散模型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表实际蒸散发模拟的适用性,结果可以为该区域长时间序列蒸散发估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地表实际蒸散发 互补模型 模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伏互补模型的最优出力设定值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婧 董王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4-639,共6页
随着光伏渗透率快速增加,光伏出力随机波动与预测误差引起电力系统功率不平衡。为维持电力系统可靠性,调度部门不得不增加备用。针对含多光伏电站联合系统,文章建立了多光伏互补模型,降低系统有功出力波动和备用容量需求;为了满足备用... 随着光伏渗透率快速增加,光伏出力随机波动与预测误差引起电力系统功率不平衡。为维持电力系统可靠性,调度部门不得不增加备用。针对含多光伏电站联合系统,文章建立了多光伏互补模型,降低系统有功出力波动和备用容量需求;为了满足备用约束条件且充分利用光伏发电,提出混合差分进化算法以求解光伏出力最优设定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多光伏电站互补模型和最优出力设定值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备用容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伏电站 互补模型 最优出力设定值 混合差分进化算法 备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与经济均衡互补模型的一个光滑二次收敛算法
7
作者 王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研究一类工程与经济均衡互补模型的算法。方法首先建立该互补模型的绝对误差界,基于此设计求解该模型的算法。结果得到求解该模型的光滑收敛算法,并证明了所给算法是二次收敛的。结论在不要求互补问题存在非退化解的条件下,该类算... 目的研究一类工程与经济均衡互补模型的算法。方法首先建立该互补模型的绝对误差界,基于此设计求解该模型的算法。结果得到求解该模型的光滑收敛算法,并证明了所给算法是二次收敛的。结论在不要求互补问题存在非退化解的条件下,该类算法也具有二次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与经济均衡互补模型 误差界 算法 二次收敛 非退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问题的互补变分原理与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林松 郭兴文 王德信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38,共4页
首先利用塑性理论中屈服函数与塑性流动参量之间的互补性 ,给出了弹塑性问题的互补虚功原理 ;然后用Taylor级数对屈服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 ,导出了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弹塑性问题的线性互补模型 ,并给出了求解方法 .算例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 首先利用塑性理论中屈服函数与塑性流动参量之间的互补性 ,给出了弹塑性问题的互补虚功原理 ;然后用Taylor级数对屈服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 ,导出了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弹塑性问题的线性互补模型 ,并给出了求解方法 .算例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不但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互补虚功原理 有限单元法 线性互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互补约束新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26
9
作者 郭壮志 徐其兴 +3 位作者 洪俊杰 孟安波 毛晓明 陈璟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742-3750,共9页
馈线区段故障的快速准确辨识对于提升配电网可靠性与自愈性有重要作用。针对基于逻辑关系的间接故障定位方法在数值稳定性和决策效率上的不足,该文基于代数关系描述和互补约束理论构建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互补约束新模型,其优势在于... 馈线区段故障的快速准确辨识对于提升配电网可靠性与自愈性有重要作用。针对基于逻辑关系的间接故障定位方法在数值稳定性和决策效率上的不足,该文基于代数关系描述和互补约束理论构建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互补约束新模型,其优势在于:1)避免了对群体智能算法的过分依赖,可采用数值稳定性好的梯度算法优化求解;2)利用互补约束条件将离散变量松弛为连续变量,降低了故障定位问题决策时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扰动因子的故障定位模型光滑化求解算法。仿真表明,新模型和决策算法不仅能够实现馈线故障区段的准确高容错性辨识,且进行优化决策时具有数值稳定性好、优化效率高的优点,在大规模配电网故障定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Fast and exact feeder fault location meth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reliability and self-heal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Logic relationship based conventional indirect fault location model and method has the drawbacks of excessive reliance on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 in optimization computation,numerical optimization instability and low decision-making efficiency.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above shortcomings,on basis of algebra relationship description and complementary theory,a novel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fault location model is proposed as follows:1min()()1,0[(1),(2),,()],[(1),(2),,()],0,,i N S i N N f KB x x x NκκκN=?=???+=⊥=?==?≥∈∈?X∑X X X X X XκκκκRκR(1)Because the feasible points of the abov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model can not satisfy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constraint specification,the optimal solution can not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to satisfy the Karush-Kuhn-Tucker(KKT)condi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novel fault location model effectively used by nonlinear programming directly,the Fischer-Burmeister auxiliary function with the perturbation factor is used to transform th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fault location model into a continuous smoothing model,which can satisfy the B-stability point.The smoothing model for fault location with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can be expressed as:212 2 2min(,,)()()()()11 2 0()()0[(1),(2),,()][(1),(2),,()][(1),(2),,()],0,N i N N F f i f x x x N N Nφφεφκκκεεε=?=+??=??+=??-++=??=?=?=??=?≥??∈∈?∑X X X XεX XκεX XκεεεκκεκRεR(2)In this model,the feasible point satisfies the nonlinear constraint specification,which can be solved by nonlinear programming directly.When the value of the perturbation factor tends to zero and the KKT extremum condition is established,the optimal decision vector of the fault location model can be obtained,so that the feeder fault section can be found.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ault location model with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are verified by(sequence quadratic program)SQP in Matlab2010 a simulation platform.The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1)The novel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causal devices,which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fault section of the feeder fault,and has high fault tolerance.2)The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relational algebra description modeling,so in optimization decision process can avoid the fault identification model excessive reliance on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 in optimization computation,in which the gradient algorithm with good numerical stability can be used,which has the advantage in numerical stability.3)By through the feeder fault status information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conditions,the fault identification model can be transformed from discrete optimization space to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space,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fault location model in optimization decision.4)The smoot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erturbation factor auxiliary penalty function can improve the non-smoot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 model,which can lead the optimal value to converge to the stable point,so as to accurately locate the feeder fault section.5)The novel fault location model and decis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to the feeder fault location problem in large scale distribution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高容错性 互补约束模型 光滑化理论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模型估算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非林 王卫光 +1 位作者 孙一萌 郑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5,98,共4页
基于洵河流域1961~198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径流量资料,采用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模型(AA模型、GG模型、CRAE模型)分别估算该流域的逐日实际蒸散发量。根据水量平衡法的实际蒸散发计算结果对三种模型的原始参数进行调整,并... 基于洵河流域1961~198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径流量资料,采用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实际蒸散发模型(AA模型、GG模型、CRAE模型)分别估算该流域的逐日实际蒸散发量。根据水量平衡法的实际蒸散发计算结果对三种模型的原始参数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三种模型进行了比较,评估了三种实际蒸散发模型的估算能力。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模型的原始参数计算出的实际蒸散发量误差较大;调整原始参数后,各模型对年实际蒸散发量的计算精度大为提高,逐月的估算效果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参数调整后的AA模型与GG模型的模拟结果相近,优于CRAE模型的模拟效果;年、月尺度的模型模拟效果综合分析表明GG模型在洵河流域的估算效果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量 互补相关原理 水量平衡法 互补相关蒸散发模型 洵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喷枪模型的平面喷涂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静 华霄桐 +1 位作者 孙新 王国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针对平面喷涂优化的研究是小曲率表面喷涂以及各种复杂曲面喷涂的基础,文章旨在提出高效、高质量的平面喷涂方法。传统的平面喷涂优化基于Zigzag型轨迹,主要涉及到相邻轨迹的搭接距离以及喷涂速度两个参数的优化。该种喷涂采用搭接的方... 针对平面喷涂优化的研究是小曲率表面喷涂以及各种复杂曲面喷涂的基础,文章旨在提出高效、高质量的平面喷涂方法。传统的平面喷涂优化基于Zigzag型轨迹,主要涉及到相邻轨迹的搭接距离以及喷涂速度两个参数的优化。该种喷涂采用搭接的方式控制膜厚均匀度,可以获取较好的涂层质量,但是该方法的喷涂经济性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该文提出互补喷枪模型,改变搭接策略为填充策略,通过优化求解基础喷枪模型的互补喷枪模型,该方法能够在膜厚均匀度仅损失1.64%的条件下,提升13.54%的漆料利用率,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作业效率以及涂装质量的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喷涂 互补喷枪模型 涂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互补松弛约束新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郭壮志 陈涛 +1 位作者 徐其兴 陈璟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6,共8页
研究快速高容错性馈线故障区段辨识技术对于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故障电流信号并联叠加特性和逼近关系理论,首次提出代数建模机制下馈线故障区段定位的互补松弛约束模型,其优势为:克服了逻辑模型对群体智能算法... 研究快速高容错性馈线故障区段辨识技术对于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故障电流信号并联叠加特性和逼近关系理论,首次提出代数建模机制下馈线故障区段定位的互补松弛约束模型,其优势为:克服了逻辑模型对群体智能算法的依赖,可采用数值稳定性好的梯度算法求解;利用互补松弛约束条件将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转化为具有光滑特性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降低了决策求解复杂性;无需对配电网进行分层解耦,即可实现单一和多重故障区段的有效辨识。为有效求解互补松弛故障定位模型,基于模型等价转换思想和松弛因子压缩策略,提出具有全局收敛特性的交互式优化决策算法。仿真算例验证新方法可实现配电网馈线单一或多重故障区段的准确高容错性辨识,且数值稳定性好、故障定位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高容错性 互补松弛约束模型 交互式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一个二阶锥线性互补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宇 潘少华 张洪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9-877,共9页
针对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求解,给出了一种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的二阶锥线性互补法。首先,基于三维Coulomb摩擦锥在数学表述上属于二阶锥的事实,利用二阶锥规划对偶理论,建立了三维Coulomb摩擦接触条件的参变量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它是二维... 针对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求解,给出了一种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的二阶锥线性互补法。首先,基于三维Coulomb摩擦锥在数学表述上属于二阶锥的事实,利用二阶锥规划对偶理论,建立了三维Coulomb摩擦接触条件的参变量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它是二维Coulomb摩擦接触条件参变量线性互补模型在三维情形下的自然推广;随后,利用参变量变分原理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求解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二阶锥线性互补法。较之于将三维Coulomb摩擦锥进行显式线性化的线性互补法,该方法无需对三维Coulomb摩擦锥进行线性化,因而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所解问题的规模要小很多。最后通过算例展示了该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摩擦接触问题 Coulomb摩擦锥 二阶锥 线性互补模型 参变量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算法在一维非线性固结求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岳保 谢康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56-2662,共7页
以一维非线性固结为例,介绍了互补算法在固结问题求解中的应用。将地基土体的压缩特性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并引入控制变量,得到土体孔隙比与有效应力间的统一关系式,并获得压缩曲线中的互补关系;详细推导了以孔隙比与有效应力为变量的... 以一维非线性固结为例,介绍了互补算法在固结问题求解中的应用。将地基土体的压缩特性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并引入控制变量,得到土体孔隙比与有效应力间的统一关系式,并获得压缩曲线中的互补关系;详细推导了以孔隙比与有效应力为变量的一维非线性固结微分方程,通过对其进行差分求解,并结合压缩曲线中的互补条件,使得不同时刻的非线性固结问题转化为标准的线性互补问题。这样,非线性固结问题可通过在线性固结差分法中嵌入互补模型算法进行求解。该法的合理性通过与普通迭代算法进行对比获得证明。在此基础上,对一维固结问题线性与非线性解答的差异及影响非线性计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中发现,互补模型算法在计算效率方面优于普通迭代法;线性计算程序中嵌入互补模型算法计算非线性固结在程序上容易实现;互补模型算法中通过对控制变量的求解,可判断地基土体所处的压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固结理论 非线性分析 互补算法 线性互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驰互补的分布估计算法求解多维背包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广益 欧阳智敏 全惠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7-80,共4页
演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简记为EC)是受自然界物种进化启发而产生的一类优化技术;分布估计算法(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s简记为EDAs)是一类基于概率模型的估计与模拟的演化算法,它在参数设置及计算效率上有着... 演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简记为EC)是受自然界物种进化启发而产生的一类优化技术;分布估计算法(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s简记为EDAs)是一类基于概率模型的估计与模拟的演化算法,它在参数设置及计算效率上有着其它演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1]。受自然界互补机制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估计算法-松驰互补分布估计算法(Relaxed Complemental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简记为RCEDA)。在求解Chu和Beasley提出的MKP Benchmark[3]时,算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了大多数目前书籍的最好解,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RCEDA是一种较好的演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背包问题 分布估计算法 线性规划 松驰互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导航终端实时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泽明 岳春生 王志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54-256,共3页
实时响应是嵌入式导航终端的基本要求。基于导航终端嵌入式硬件平台特性、应用功能实现和GIS数据需求,在层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补分级数据模型,使得嵌入式GIS数据冗余小,实时响应性能好。
关键词 嵌入式GIS 互补分级数据模型 实时响应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势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为例,进行了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混合型经济...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为例,进行了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混合型经济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国家利益。因此,混合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模型 福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配套开发综合评价
18
作者 李梓嘉 周佳 彭方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195,共6页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电源与光伏进行配套开发,可解决光伏电量消纳难的问题,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光伏资源。对此基于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配套开发互补运行模型,对各方案进行8760 h运行模...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电源与光伏进行配套开发,可解决光伏电量消纳难的问题,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光伏资源。对此基于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配套开发互补运行模型,对各方案进行8760 h运行模拟,并根据弃光率、光蓄整体发电量、开发成本等冲突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配套开发模式下,各方案光伏弃光率相较于无抽水蓄能方案下降了28%~34%,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配套开发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合理,与实际配套开发需求相符,验证了8760 h运行模型与熵权TOPSIS法在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配套开发配置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法 抽水蓄能电站 光伏电站 8760 h互补运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互补关系法的嘉陵江径流变化归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淼 王润瑄 姬广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7,共9页
明晰径流改变的驱动力大小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流域1961—2020年径流深与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通过Pettitt突变检验法确定北碚站年径流深突变发生的时间;其次,基于Budyko弹性系数法计... 明晰径流改变的驱动力大小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流域1961—2020年径流深与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通过Pettitt突变检验法确定北碚站年径流深突变发生的时间;其次,基于Budyko弹性系数法计算各影响因子的弹性系数;最后,利用互补关系模型计算各影响因子对径流深改变的贡献率。得到以下结论:①嘉陵江流域年径流深和降水量呈递减趋势,潜在蒸散发量呈递增趋势,径流深突变发生在1985年;②变化期(1986—2020年)相比基准期(1961—1985年),嘉陵江流域径流深对降水量最敏感(敏感系数为1.60),其次为下垫面参数(敏感系数为-0.72)和潜在蒸散发量(敏感系数为-0.62);③下垫面状况对嘉陵江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最高,达到63.93%,其次为降水量(贡献率为36.12%),贡献率最小的为潜在蒸散发量(贡献率为-0.05%)。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植被覆盖度增大为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Budyko假设 互补关系模型 归因分析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匹配的梯级水风光蓄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川 李博 +3 位作者 李相锐 张帅 吕孟冉 贺星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亟需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调节性水电站和抽蓄电站具有良好的调蓄能力,可以作为调节电源与风光电源联合运行,从前端减缓风光不稳定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促进新能源集中上网消纳...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亟需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调节性水电站和抽蓄电站具有良好的调蓄能力,可以作为调节电源与风光电源联合运行,从前端减缓风光不稳定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促进新能源集中上网消纳。因此,充分利用梯级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性能,制定合理的一体化调度策略,有利于在发电侧实现水风光蓄打捆送出和协同消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基于对梯级水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在短期调度中电网侧负荷需求和梯级水电水资源利用率的考虑,构建以源荷差异最小、梯级水电蓄能增量最大为目标,以常规水电站、风光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安全运行条件为约束的短期互补调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动态规划内外层嵌套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选取西南某流域常规梯级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周边风光电站组成的水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抽水蓄能电站倾向于在梯级电站水头较低时选择泄水发电,而在梯级电站水头较高时选择抽水或维持当前水位不变;(2)所构建模型有效提高了系统总出力曲线与电网负荷曲线的匹配度,实现了梯级水电站之间负荷与水量的合理分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梯级水电站效益损耗,提高了水能利用率,增加了梯级水电蓄能增量,有利于源网协同运行和梯级电站之间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水风光蓄发电系统 互补调度模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