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种互花米草盐沼土壤微生物16S rRNA特征分析——以江苏省潮间带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虹霞 刘金娥 钦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99-805,共7页
通过对互花米草盐沼和对应光滩的土壤微生物16S rRNA的特征检测,分析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侵入对潮间带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中采集了江苏滨海不同季节光滩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土壤,直接提取法分离... 通过对互花米草盐沼和对应光滩的土壤微生物16S rRNA的特征检测,分析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侵入对潮间带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中采集了江苏滨海不同季节光滩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土壤,直接提取法分离得到其中的土壤微生物DNA,并采用Sepharose 4B吸附柱对DNA进行纯化,有效地去除了腐殖酸,得到纯度较高的DNA样品模板。通过选取特异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得到了较清晰的结果:有差异的16S rRNA扩增片断通过DGGE被分开,形成可见条带;不同的样品由于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扩增出的条带数量及其在凝胶上的相对位置都有一定的差异。结果显示:互花米草盐沼与光滩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皆较低,二者在互花米草生长初期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总体来说,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种植较明显地改变了滩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此外,滩涂土壤微生物群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6S RRNA DGGE 外来种 互花米草盐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中部海岸互花米草盐沼底栖动物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文静 高抒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在江苏海岸,人工引种的互花米草正在成为盐沼植被的优势物种.为了了解互花米草引种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调查了互花米草盐沼底栖动物的组成特征.在王港地区互花米草滩由西向东设置的4个站位上,进行了夏初和秋末两个时期的野外调查,采集... 在江苏海岸,人工引种的互花米草正在成为盐沼植被的优势物种.为了了解互花米草引种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调查了互花米草盐沼底栖动物的组成特征.在王港地区互花米草滩由西向东设置的4个站位上,进行了夏初和秋末两个时期的野外调查,采集了40个样方内可见的全部动物样本,记录了环境特征.在实验室鉴定了样本的种属,测量了动物介壳的长度.对所获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区互花米草盐沼中有7种大型底栖动物,夏初和秋末生物种类相同,但秋末生物量明显高于夏初.在代表性种属中,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的壳长从初夏到秋末有明显增大,而秋末粗糙滨螺(Littorna scabra)和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比初夏小且少.在互花米草盐沼的不同部位,腹足类物种分布有显著差异.现场观察数据显示,一些当地盐沼动物已经适应于在人工引种的互花米草盐沼中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盐沼 底栖动物 生物量 介壳长度 江苏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互花米草盐沼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永学 张忍顺 李满春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收集了 1 988— 2 0 0 1年 1 2个时相的江苏盐城幅卫星影像 ,提取了双洋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互花米草盐沼 ;统计了不同时期的分布信息。分析表明 :①互花米草盐沼在江苏扩张非常迅速 ,到 2 0 0 1年 7月互花米草盐沼分布面积达 1 2 9 2 ... 收集了 1 988— 2 0 0 1年 1 2个时相的江苏盐城幅卫星影像 ,提取了双洋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互花米草盐沼 ;统计了不同时期的分布信息。分析表明 :①互花米草盐沼在江苏扩张非常迅速 ,到 2 0 0 1年 7月互花米草盐沼分布面积达 1 2 9 2 8km2 ,从射阳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潮间中上带泥滩大部分已被互花米草盐沼所覆盖 ;②由于生态位的影响 ,互花米草盐沼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的扩张速度快于垂直于海岸线方向的扩张速度 ;③依据野外调查和卫星影像分析 ,互花米草盐沼扩张可分为 3个阶段 :立地阶段、快速扩张期及成熟期。此外 ,还对互花米草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盐沼 生态环境 动态变化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秋季白脊管藤壶在江苏如东互花米草盐沼的附着及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润祥 高抒 +4 位作者 王丹丹 赵秧秧 朱冬 许振 左平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5,共10页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入至今,已在我国海岸带大范围扩张并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研究以附着生物藤壶为例,研究了互花米草扩张对附着生物的影响.通过对5个断面共28个样方的米草植株、附着藤壶以及藤壶...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入至今,已在我国海岸带大范围扩张并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研究以附着生物藤壶为例,研究了互花米草扩张对附着生物的影响.通过对5个断面共28个样方的米草植株、附着藤壶以及藤壶在互花米草上的最大附着高度调查,获得结果如下:藤壶在互花米草滩上的附着范围位于潮沟两侧,且呈宽度约为5 m的带状分布;潮沟规模越大,其向陆方向的延伸范围越宽;每个站位藤壶附着的相对最大高度都位于同一水平.附着藤壶均为白脊管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平均干重237±69g·m-2,大部分藤壶直径在2~10mm之间.互花米草的平均干重为981±81g·m-2,潮沟附近互花米草高壮但密度较小,远离潮沟互花米草矮小但密度较大.分析表明,互花米草为藤壶提供了附着基质,并影响藤壶在潮间带的平面分布格局(尽管藤壶的生态位保持不变).影响白脊管藤壶分布特征的原因主要是海水浸没时间的差异;负地形的浸没时间更有利于藤壶的附着和生存;另外潮沟较高的潮水流速除了利于白脊管藤壶幼体的附着外,还可以通过水流的涨、落为其带来充足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脊管藤壶 互花米草盐沼 浸没时间阈值 潮水沟 潮滩地形 江苏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作用下的港湾型潮滩沉积过程 以2008年“凤凰”台风对福建省罗源湾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爱军 叶翔 陈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6,共10页
通过对"凤凰"台风的现场观测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影响下潮水淹没时间增长,增水达1.1 m;台风期间互花米草盐沼内流速变化较复杂,而且盐沼内部流速大于盐沼边缘的;台风期间盐沼边缘潮周期平均悬沙含量是台风前2 d的7倍;... 通过对"凤凰"台风的现场观测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影响下潮水淹没时间增长,增水达1.1 m;台风期间互花米草盐沼内流速变化较复杂,而且盐沼内部流速大于盐沼边缘的;台风期间盐沼边缘潮周期平均悬沙含量是台风前2 d的7倍;台风期间十分之一波高最大为1.54 m。滩面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台风登陆期间整个光滩滩面都发生了侵蚀,盐沼内部有部分地区发生侵蚀,侵蚀深度为4.55.5 cm,盐沼边缘的侵蚀深度仅为0.7 cm,侵蚀原因主要是植被在风浪作用下从根部折断,从而带走了滩面的沉积物;随着台风强度的减弱,整个滩面均接受悬沙沉降;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是影响滩面沉积物活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港湾型潮滩 沉积过程 互花米草盐沼 侵蚀 淤积 福建省罗源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