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 被引量:39
1
作者 范方 苏林雁 +4 位作者 曹枫林 高雪屏 黄山 肖汉仕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5-638,共4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方法:将2556名中学生(男1261,女1295,年龄15±2岁),以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得分划分:50-79分为IOT组(361人),<50分为对照组(2... 目的:了解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方法:将2556名中学生(男1261,女1295,年龄15±2岁),以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得分划分:50-79分为IOT组(361人),<50分为对照组(2195人),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问卷(SDQ-P)和自编调查表进行家庭管教方式、学业成绩、家庭功能、心理困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男女生(X2=86.6,P<0.001)、各年龄组(X2=17.9,P<0.01)、各管教方式组(X2=9.40,P<0.01)之间IOT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男生、14-15岁年龄组、“溺爱型”管教方式组的IOT检出率高;IOT组比对照组自评学业成绩等级低(X2=30.1,P<0.001);SDQ-P各情绪和行为困扰分量表得分和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行为低于对照组(t=3.56-7.51,P<0.001);FAD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t=2.75-7.82,P<0.01)。结论:对IOT、IOU的预防、干预既要着力于其心理困扰,也要改善其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 比较研究 中学生 学业成绩 心理困扰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枫林 苏林雁 +1 位作者 高雪屏 刘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620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诊断为互联网过度使用者有64名,占2.4%;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低于对照组(129... 目的:探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620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诊断为互联网过度使用者有64名,占2.4%;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低于对照组(129.7±25.3/150.0±28.5,t=4.27,P〈0.01),各因子得分也较对照低(如时间效能感29.5±6.5/35.2±7.1,其他因子相差也在项目满分的10%左右,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作为保护因素对互联网过度使用有影响(OR=0.78,95%CI=0.69—0.88)。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较差,可能是造成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 病例对照研究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曹枫林 苏林雁 +1 位作者 高雪屏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6-349,35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2所重点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确定IOU学生6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2所重点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确定IOU学生64例。选择其中1所重点中学和1所普通中学的29例IOU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另外两所中学的35例IOU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YDQ、陈淑惠的网络成瘾量表(CIA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于治疗前后施测。结果:治疗前两组学生的YDQ、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SCARD总分及各因子分、SDQ的情绪症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如焦虑总分19.4±14.8/33.3±18.5,t=2.11~2.99,P<0.05~0.01;情绪症状:2.6±1.7/3.9±2.5,t=2.21,P=0.032)。实验组治疗后的YDQ、CI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0±2.6/7.1±0.8,45.2±18.4/67.5±14.9,t=-8.083、-4.383,均P=0.000)。实验组显效率为57.69%,总有效率达76.92%。治疗后实验组YDQ、CI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0±2.6/5.6±2.1,45.2±18.4/66.7±12.2,t=4.16,t=5.16,均P=0.000)。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IOU中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 团体心理治疗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曹枫林 苏林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 冲动 中学生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