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压力测试建模与流动性风险管理——以余额宝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庄晨 邢博 范小云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38,共3页
文章以近年来兴起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为基础,结合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现金流压力测试法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识别... 文章以近年来兴起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为基础,结合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现金流压力测试法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识别风险触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压力测试的情景设计,最后提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若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理财产品 流动性风险 压力测试 余额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理财产品可投资剩余时间的饥饿效应——基于L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行为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平 黄文雄 凌鸿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1,128,共7页
结合商品理论和前景理论,利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互联理财产品可投资剩余时间的饥饿效应,并考虑了用户平台经验差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可投资剩余时间对老用户的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饥饿效... 结合商品理论和前景理论,利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互联理财产品可投资剩余时间的饥饿效应,并考虑了用户平台经验差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可投资剩余时间对老用户的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饥饿效应,而对新用户的影响不显著;老用户偏好投资抵押或质押类理财产品,而新用户的投资决策更依赖于平台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理财产品 互联网金融平台 饥饿营销 饥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理财产品本质、边界及法律规制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作为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供给端——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法制缺失,乱象丛生。产品名称混乱、性质不清,发售机关资质模糊,平台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更有可能加大金融系统性风险。厘清互联网理财产品本质与边界是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规制... 作为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供给端——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法制缺失,乱象丛生。产品名称混乱、性质不清,发售机关资质模糊,平台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更有可能加大金融系统性风险。厘清互联网理财产品本质与边界是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规制的前提。将互联网理财产品纳入法治轨道应分两步走。首先,出台部门法、地方法及规范性文件,对接传统理财产品的监管法制;其次,适时修改相关法律,为"证券""信托""集合投资计划"正名,并将同一功能理财产品的规则进行整合,向功能监管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理财产品 网络理财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邱均平 杨强 郭丽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依据TAM和TPB模型,按照金融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三原则,验证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余额宝为例,收集224个量表作为样本,使用PLS方法,验证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结构化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知易用、... 依据TAM和TPB模型,按照金融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三原则,验证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余额宝为例,收集224个量表作为样本,使用PLS方法,验证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结构化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知易用、感知有用在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自我效能对感知易用、感知有用和使用行为的影响显著。社会影响对用户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向影响显著,但是影响低于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余额宝 PLS SEM 感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风险测度与数值分析——基于g-VaR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慧子 刘翠翠 +1 位作者 林琳 王向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88,共9页
与传统理财产品相比,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面临的风险更具不确定性。为更好地测度风险,结合g-期望理论与在险价值(VaR),以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例构建了可用于度量互联网金融风险的g-VaR模型。与传统风险度量模型相比,g-VaR... 与传统理财产品相比,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面临的风险更具不确定性。为更好地测度风险,结合g-期望理论与在险价值(VaR),以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例构建了可用于度量互联网金融风险的g-VaR模型。与传统风险度量模型相比,g-VaR模型在度量互联网金融的不确定性风险方面更具优势。利用求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的Euler隐格式、Crank-Nicolson格式以及预估校正方法给出求解算法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Euler方法和Crank-Nicolson方法在数值求解BSDE的过程中运算时间长,而预估校正方法能够提升整体运算效率,且计算精度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理财产品 不确定性风险 g-VaR模型 数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趋向:一种制度性创业视角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二明 谢广营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9,共9页
包括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是对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一种制度性创新,需要获得组织的合法性,并确立新的组织制度。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普惠金融企业必须拥有普惠与用户思维、免费与... 包括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是对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一种制度性创新,需要获得组织的合法性,并确立新的组织制度。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普惠金融企业必须拥有普惠与用户思维、免费与流量思维、傻瓜型与简约思维、迭代与跨界思维,而移动型组织、社区型组织、利基型组织、开放型组织将成为互联网普惠金融企业的主要组织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普惠金融 制度性创业 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 P2P网络借贷 众筹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