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被引量:102
- 1
-
-
作者
雷雳
杨洋
柳铭心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5-381,共7页
-
基金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SZ20061002800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8002)
+1 种基金
北京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习与认知)的资助
-
文摘
采用问卷法,以339名中学生为被试,通过无拘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神经质人格特征与互联网服务偏好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PIU的影响上,神经质人格与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与互联网交易服务偏好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从平均影响来看,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交易服务偏好以及神经质人格对PIU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互联网信息服务偏好对PIU没有显著影响;(2)在神经质高分组中,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与PIU的正向关系都是最强的;在神经质低分组中,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与PIU的正向关系最弱,而互联网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与PIU甚至呈现出微弱的反向关系;(3)即便是高神经质人格类型的青少年,对信息服务的偏好也不容易使其卷入PIU;而对于低神经质人格类型的青少年来说,即便是偏好社交和娱乐服务,也不容易卷入PIU。
-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神经质人格
互联网服务偏好
交互作用
-
Keywords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Neuroticism, intemet service preference, interactive effects.
-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57
- 2
-
-
作者
雷雳
伍亚娜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北京教育考试院
-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81-86,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08JAXLX015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06BeJY031项目
+2 种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070069项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FA06097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5JJDXLX001重大项目的资助
-
文摘
青少年期同伴群体的支持逐渐超过了父母的影响。青少年期同伴依恋在青少年认知、情感、人格以及行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拥有亲密的同伴关系的青少年出现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小,并拥有更健康的青少年期适应能力。该研究采用同伴依恋量表、互联网服务使用状况量表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405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青少年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伴信任与社交和娱乐服务的使用偏好呈负相关,尽管都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2)同伴沟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信息、娱乐和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间接预测PIU;(3)青少年与同伴的疏离程度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IU。
-
关键词
同伴依恋
互联网使用
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
青少年
-
Keywords
peer attachment, Internet use, Internet service preference, adolescents.
-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