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征信管理视角下的互联网信贷问题探析——以徐州市互联网信贷业务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庄庆 于琳娜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54,共4页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对辖内金融机构互联网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度调查,从征信管理视角分析了徐州市互联网信贷业务发展的特点及潜在风险,认为应建章立制,让互联网信贷征信管理有章可循;严防冒名,不断强化客户身份识别...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对辖内金融机构互联网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度调查,从征信管理视角分析了徐州市互联网信贷业务发展的特点及潜在风险,认为应建章立制,让互联网信贷征信管理有章可循;严防冒名,不断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应用;规范授权,避免事后维权风险;强化保管,确保互联网信贷授权资料安全;定位监管,加强对特殊查询用户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管理 互联网信贷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信贷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车云霞 《西南金融》 2015年第3期44-48,共5页
互联网信贷市场以民间资金作为交易对象,其微观风险的爆发会使不特定出借人的利益即公众利益受损,其宏观风险对我国金融结构、区域性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体系都具有负面效应。针对微观上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与法律风险,以... 互联网信贷市场以民间资金作为交易对象,其微观风险的爆发会使不特定出借人的利益即公众利益受损,其宏观风险对我国金融结构、区域性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体系都具有负面效应。针对微观上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与法律风险,以及宏观上面临的利率风险、集中度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风险,法律制度上应微观上从差异化市场准入、经营业务的禁止性规定、强制信息披露、市场退出制度,宏观上应从互联网信贷监管制度的完善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与安排,从而防范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信贷 市场风险 互联网金融 法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贷约束谈互联网信贷及其发展
3
作者 韩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5-18,共4页
近年来,互联网信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日益兴起,也成为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本文首先对信贷约束进行了定义梳理,同时归纳了国内外互联网信贷的发展现状,进而使用实证研究了信贷约束与互联网信贷的相关关系,重点从信贷约束角度讨论了互联... 近年来,互联网信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日益兴起,也成为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本文首先对信贷约束进行了定义梳理,同时归纳了国内外互联网信贷的发展现状,进而使用实证研究了信贷约束与互联网信贷的相关关系,重点从信贷约束角度讨论了互联网信贷存在及发展的合理性,从而分析和探讨现阶段互联网信贷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信贷 P2P 信贷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信贷征信授权合规性研究——基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晖 +3 位作者 唐羿 刘林 谢芳俊 郭美娟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8,共4页
与传统贷款业务征信授权所需的现场身份核实和纸质授权不同,互联网信贷通过互联网渠道以电子签名的方式线上完成客户身份识别、信用信息查询和数据报送的授权。但由于当前各机构线上授权机制欠完善,存在着电子授权法律效力不足、客户身... 与传统贷款业务征信授权所需的现场身份核实和纸质授权不同,互联网信贷通过互联网渠道以电子签名的方式线上完成客户身份识别、信用信息查询和数据报送的授权。但由于当前各机构线上授权机制欠完善,存在着电子授权法律效力不足、客户身份真实性难以认定、授权内容和用途约定不明确、信息主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违规查询、冒名贷款和征信投诉等风险。应通过完善电子授权流程及技术规范、加强客户身份真实性审核、规范电子授权合同内容、强化征信监管执法、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措施,促进互联网信贷和征信授权依法依规衔接,确保征信授权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依法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信贷 征信授权 信用信息 征信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互联网信贷个人信用评估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白鹏飞 安琪 +2 位作者 Nicolaas Fransde ROOIJ 李楠 周国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针对网络个人信用有效评分缺失的问题,分析了互联网信贷个人信用评估数据的特点,选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XGBoost分别建立了信用预测模型,并对3种单一模型进行了投票加权融合.基于互联网信贷数据的特点,在特征工程中对样本集特征进... 针对网络个人信用有效评分缺失的问题,分析了互联网信贷个人信用评估数据的特点,选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XGBoost分别建立了信用预测模型,并对3种单一模型进行了投票加权融合.基于互联网信贷数据的特点,在特征工程中对样本集特征进行了离散化、归一化和特征组合等处理.为增加对比,对实验数据集进行了FICO评估核心——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种单一算法性能均优于Logistic回归,XGBoost表现优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相对准确;投票融合模型的表现比单一模型更好,模型分辨能力更优秀,预测精度更高,更适用于互联网信贷个人信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评估 互联网信贷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XGBoost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信贷监管新规的源起与逻辑 被引量:22
6
作者 盛学军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4,共13页
互联网信贷监管新规是对治理互联网信贷乱象的经验总结,更是规范和促进互联网信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大数据技术加持下客户渠道与风险定价的融于一体,显著地提升了互联网信贷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式下对数据、... 互联网信贷监管新规是对治理互联网信贷乱象的经验总结,更是规范和促进互联网信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大数据技术加持下客户渠道与风险定价的融于一体,显著地提升了互联网信贷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式下对数据、场景、技术进步的依靠又向金融监管当局提出了如何应对信贷环节分工拆解的重大挑战。新规回应了互联网信贷的技术创新,在肯定互联网信贷业务环节流程分散的基础上,明确了信贷主体必须保持对风险决策与控制的自主性,实现合作各方权责的适当分配。当然,新规中存在的主体监管偏见、核心业务界定凌乱、联合贷款规则适用性差等问题尚需深入进一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信贷 大数据风控 信贷业务流程 权利义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考群体对互联网消费信贷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苗淑娟 李萍萍 徐颖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2-5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蚂蚁花呗"为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快速占领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对国民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巨大。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蚂蚁花呗"为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快速占领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对国民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巨大。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参考群体中的同龄人、家人以及同龄人的信任度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同龄人比家人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更显著,并且同龄人的信任度与决策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群体 互联网消费信贷决策 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消费信贷:互补还是替代? 被引量:8
8
作者 宋科 武沛璋 +1 位作者 李鸿翔 杨雅鑫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61,共21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发展,其与传统消费信贷之间存在互补还是替代关系引发关注.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基于包含获客成本、申请成本与违约风险识别效率在内的信贷市场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阐释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发展,其与传统消费信贷之间存在互补还是替代关系引发关注.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基于包含获客成本、申请成本与违约风险识别效率在内的信贷市场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阐释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之间存在互补性,并从中国某头部金融科技公司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连续31个月50万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用户的海量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相关性由收入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决定,且在全样本中收入效应显著大于竞争效应,整体上呈现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本文在引入下沉市场程度后发现,随着消费市场逐步下沉,收入效应与竞争效应此消彼长,在下沉市场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且随着下沉程度加深,这种互补性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服务能够触达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无法触及到的“增量”下沉市场,促进消费升级和普惠金融发展.此外,本文还发现金融科技平台的大数据风控授信与商业银行的授信效果在下沉群体中无显著差异,并未随着消费群体下沉而发生系统性偏离.为正确认识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之间关系,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与消费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信贷 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 消费下沉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消费信贷债权线上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英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通过比较互联网消费信贷债权在线证券化与下线传统证券化的差异,可以发现线上模式存在特殊目的载体缺位、风险隔离较弱、交易结构不完整、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债权转让交易正在趋近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需要关注其中的... 通过比较互联网消费信贷债权在线证券化与下线传统证券化的差异,可以发现线上模式存在特殊目的载体缺位、风险隔离较弱、交易结构不完整、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债权转让交易正在趋近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需要关注其中的金融风险,包括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来自网贷平台的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等。建议设置网贷平台参与线上ABS的准入门槛,设立专司SPV职能的非营利性实体公司,规范业务流程和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制约监督,强化网贷平台线上ABS的信息披露,完善线上ABS的监管机制,以便促进线上ABS的有序和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信贷债权 P2P网贷平台 资产证券化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信用风险与征信——以“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为视角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磊 《西南金融》 2016年第9期56-61,共6页
针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以及2015年以来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向投资者推出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传统信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考虑资产证券化为消费信贷带来的风险因素,力图探讨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 针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以及2015年以来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向投资者推出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传统信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考虑资产证券化为消费信贷带来的风险因素,力图探讨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同时证明建立互联网征信系统的迫切性。在分析中涉及到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征信发展的可期方向,并以美国新兴成熟互联网征信平台Zest Finance为借鉴,旨在为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征信平台的建立提出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信贷 互联网征信 消费金融 大数据分析与运用 资产证券化 早偿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银行2.0: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思考与借鉴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游 《西南金融》 2017年第8期17-22,共6页
互联网金融紧抓客户需求,旨在为商户创造更佳的客户体验,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客户深层次、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互联网金融正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极大的冲击。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欧美银行业开始从直营银行为代表的1.0阶段,向以数字银行... 互联网金融紧抓客户需求,旨在为商户创造更佳的客户体验,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客户深层次、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互联网金融正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极大的冲击。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欧美银行业开始从直营银行为代表的1.0阶段,向以数字银行为代表的2.0阶段纵深发展。本文总结了欧美互联网银行2.0代表企业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欧美互联网银行2.0的经验,加快业务创新,加速推进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银行 直营银行 大数据 金融创新 科技金融 互联网信贷 第三方支付 客户体验 金融信息化 互联网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B/UTAUT和信任的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睿清 谢菲 +1 位作者 柯楚秋 陈钰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70-78,共9页
发展互联网消费信贷是实现我国宏观战略目标“扩大内需,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以生活性互联网消费信贷为研究对象,整合TPB模型和UTAUT模型,引入与制度信任和创新扩散理论相关的因素。结合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特征,探究各变量间的路径... 发展互联网消费信贷是实现我国宏观战略目标“扩大内需,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以生活性互联网消费信贷为研究对象,整合TPB模型和UTAUT模型,引入与制度信任和创新扩散理论相关的因素。结合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特征,探究各变量间的路径传导机理,最终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个人信任倾向以外,制度信任、信任、消费者个体特性、感知特性、感知行为控制都会影响使用意愿。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当协同合作,规范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认识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贷需求,以利于加快形成经济内循环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信贷 使用意愿 影响机理 制度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消费信贷、传统银行信贷与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鸿翔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共4页
基于2013—2018年中国31个省级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银行消费信贷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在区域层面存在显著的互补性,互联网消费信贷渗透到了传统银行信贷服务... 基于2013—2018年中国31个省级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银行消费信贷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在区域层面存在显著的互补性,互联网消费信贷渗透到了传统银行信贷服务不足的领域。通过异质性分析,二者的互补性在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信贷 银行信贷 区域差异 金融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辉文 郭华梅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3,共13页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有效控制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可能手段。为了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有效运用CDS工具,应当首先解决CDS定价问题。本文假设借款人的资产价值变化满足跳跃扩散过程,利率服从Vasicek过程,信贷资产的信用等...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有效控制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可能手段。为了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有效运用CDS工具,应当首先解决CDS定价问题。本文假设借款人的资产价值变化满足跳跃扩散过程,利率服从Vasicek过程,信贷资产的信用等级只与借款人的资产价值有关。在结构化框架下,结合互联网消费信贷有别于一般债券的特性,给定信用等级边界和违约边界两个条件,构建包含信用等级迁移的互联网消费信贷CDS定价模型。然后以迁移边界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组表示违约概率,借助Fourier变化和Poisson公式等数学方法求得违约概率的显式解,继而计算CDS的价格。比较分析引入CDS前后的消费信贷风险收益特征表明,在CDS保费费率满足一定条件下,引入CDS合约不仅可以有效转移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还可以增加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信贷 CDS 信用风险 信用等级迁移 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助推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少兰 刘红军 郑文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339-343,共5页
农村互联网通信技术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推动可通过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创建新型市场结构来实现,即通过提高农业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金融的发展。因此,提出让农村家庭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市场,这须要为正规贷款人... 农村互联网通信技术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推动可通过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创建新型市场结构来实现,即通过提高农业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金融的发展。因此,提出让农村家庭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市场,这须要为正规贷款人和农村家庭信贷需求间搭建起桥梁,分析各类影响农村信贷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促进信息交流,并能在另一个现有的或新的业务环境中提高金融效率,农村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家庭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信贷 农村家庭借贷 产出供给功能 普惠金融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为传统农牧业注入新能量
16
作者 李治国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27期28-29,共2页
七月的草原一碧千里。在这如诗如画的大草原上,一场“互联网+传统农牧产业”的升级大戏正在上演。记者日前从蚂蚁金服获悉,蚂蚁金服已经与中华保险、蒙羊集团、阿里巴巴村淘联合为养殖户成功发放贷款,并提供从贷款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七月的草原一碧千里。在这如诗如画的大草原上,一场“互联网+传统农牧产业”的升级大戏正在上演。记者日前从蚂蚁金服获悉,蚂蚁金服已经与中华保险、蒙羊集团、阿里巴巴村淘联合为养殖户成功发放贷款,并提供从贷款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成为“互联网信贷+保险+龙头企业+电商”跨界联合服务农民的典型案例。当草原上的养殖大户碰到充满“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户 贷款 企业 放款 企业管理 农具 蚂蚁 育肥羊 互联网信贷 羊肉 肉类 和林格尔县 规模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