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7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优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亮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空间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形塑着教学的空间、模式、场景与话语格局,成为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变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优化的路径是明晰教学话语优化的依据,选好教学话语优化的内容,创新教学话语优化的手段,把握教学话语优化的时机,找准教学话语优化的分寸,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化文本为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使思政课堂中的大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话语优化 教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难点及完善对策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文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武装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基础在于以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支撑、丰富课程内容;主线在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从建设难点而言,课程教材体系与党的创新理论需要协调适应,教师数量与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同步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联动调整,学科建设与思政课程、大中小思政建设需要一体推进,思政内部力量与各类外部力量需要融通贯通。从建设发展路径来讲,既要优化顶层设计,注重思政课理论研究,也要加强理论武装,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既要聚焦教师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也要贯通课堂体系,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思政) 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大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显著赋能效应,从而有效地扩容、优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由此打开了“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异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教学研究 高校传统 信息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德全 邓多文 +1 位作者 杨全海 胡守敏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创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新模式要求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符合中央精神和教育规律,构建课前网上学习、课中主题研讨和课...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创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新模式要求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符合中央精神和教育规律,构建课前网上学习、课中主题研讨和课后社会实践的教学体系以及适应该教学体系的全新评价标准和资源共享平台。基于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政策、学生实践和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必须构建多元实践育人机制、教师生涯发展机制和片区协同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 线上线下一体化 教学新模式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主导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丽 李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关键在于教师,但移动互联网背景造就的平等、开放、共享环境,使教师的主体地位被消减,呈现出话语无力、缺乏主导性等问题。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关键在于教师,但移动互联网背景造就的平等、开放、共享环境,使教师的主体地位被消减,呈现出话语无力、缺乏主导性等问题。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主导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 教师话语主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昊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是,构建多重机制保障教学运行,创新“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课程化进程,运用“两种思维”提升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多重机制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双胤 耿明月 徐士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57-60,共4页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实现这一目标,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本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必要的保证。而借用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关注点、...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实现这一目标,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本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必要的保证。而借用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关注点、语言、角色、思维等优性特点,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若干问题,来改观、提高和强化,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探寻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思想政治理论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8
作者 韩向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质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向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性变革。由李亚青、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质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向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性变革。由李亚青、周燕、王静著写,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一书,立足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思政教学 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研究 深度融合 适应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126,共4页
教师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塑造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过程,教师职业能力是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具备的能力。当今世界,互联网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互联网+"时代已经初步呈现。文章从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 教师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塑造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过程,教师职业能力是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具备的能力。当今世界,互联网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互联网+"时代已经初步呈现。文章从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能力的一般与特殊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面临的挑战,探索其能力建设的路径,具体为学习能力建设、宣传能力建设、研究能力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评《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亚琼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衍生物,是对社会经济的重塑与再造,是将客观技术、成果为依托,凭借互联网思维、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跨领域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融合,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 “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衍生物,是对社会经济的重塑与再造,是将客观技术、成果为依托,凭借互联网思维、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跨领域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融合,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构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多视角出发端正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理论与实践 思政教学 高校 电子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如强 朱晓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思政课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其具体表现为:从理论上对思政课的地位、本质与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发,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思政课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其具体表现为:从理论上对思政课的地位、本质与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发,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实践上大力推动思政课全课程协同、全学段贯通与全要素拓展,开辟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思想政治理论 原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改革论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会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4-45,共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时代遇到的挑战大于机遇,而慕课正是思政课在这一机遇期的供给侧改革尝试。一方面,从思政课本身的属性来看,两者的兼容性并不是最好的,要理性看待思政课的慕课化改革;另一方面,慕课对于改善思政课教学起到了一定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时代遇到的挑战大于机遇,而慕课正是思政课在这一机遇期的供给侧改革尝试。一方面,从思政课本身的属性来看,两者的兼容性并不是最好的,要理性看待思政课的慕课化改革;另一方面,慕课对于改善思政课教学起到了一定作用,传统课堂和慕课可以实现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理论建构历史事实和价值论述相统一的方法论
13
作者 张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2,共7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习近平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的“八个相统一”的方法论,其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八个相统一”中的方法论之一。而历史知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受教育者讲道理即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观教育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习近平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的“八个相统一”的方法论,其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八个相统一”中的方法论之一。而历史知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受教育者讲道理即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观理论建构的重要知识之一。历史知识依托于历史事实之中,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历史知识讲道理要有坚持历史事实和价值论述相统一的方法论自觉,以基于历史事实的历史知识为重要载体,以史实评价为重要方式,以史论结合为重要方法论,通过对历史进行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讲明白、讲清楚历史中蕴含的道理、哲理、真理,引导受教育者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历史事实 价值论述 史论结合 价值观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五个一”模式——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掠影
1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讲话精神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系列文件要求,打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五个一”模式。打造“一面...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讲话精神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系列文件要求,打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五个一”模式。打造“一面旗帜”。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党旗领航,强化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全面领导,构建了“学院党委+党支部+教师”的三级联动、逐层引领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党支部与教研室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教工第一党支部2019年获批“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党委荣获“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 五个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之道
15
作者 骆郁廷 唐慧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须坚持内涵式发展,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这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要从系统性、学科性、一体性建构入手,建构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自主知识体系;须以释疑解惑为重点,不断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引领,增强双向互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解决好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和人生发展的总开关问题;须善用“大思政课”育人,构筑“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拓展育人空间,创新育人方式,不断增强“大思政课”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思政) 高质量发展 内涵式发展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大思政 时代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出版: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为依托传承中医药文化
16
作者 杨舒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不仅是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由胡承波、马其南、胡颖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切入点,介绍了一系列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旨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中医药文化 民族自信 大中小学 思政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一体化建设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讨
17
作者 曹丽颖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实施缺乏规范性、形式缺乏创新性、教师缺乏积极性、监督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因此,通过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优势资源、...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实施缺乏规范性、形式缺乏创新性、教师缺乏积极性、监督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因此,通过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优势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构建重过程的实践教学评价等创新实践教学路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海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60,共3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试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四个维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的问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路径探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田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集部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实效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思政课教学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以及教学设计路径创新提供建议与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实效 教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梁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30,共3页
"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之上,并与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分析&q... "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之上,并与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分析"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路径,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和教师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我们必须通过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教师自我革新能力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注入新活力、打造新生态、提供新动力,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共同体 构建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