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缓解电力危机的节能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明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9-180,共2页
针对近几年中国用电空调和高耗能企业的数量剧增,全国大范围内拉闸限电的问题。提出节约电力资源优于开发电力资源的观点。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有集中冷、热负荷的情况下,热电厂实行热电冷三联供;既节约了燃料和一定数量的电力,...
针对近几年中国用电空调和高耗能企业的数量剧增,全国大范围内拉闸限电的问题。提出节约电力资源优于开发电力资源的观点。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有集中冷、热负荷的情况下,热电厂实行热电冷三联供;既节约了燃料和一定数量的电力,又可以有效控制用电空调的数量,减少夏季的空调用电负荷。同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力网互联,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对中国现有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冷三联供
电力网
互联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杨勇平
武平
+2 位作者
程鹏
师瑞峰
田新首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以能源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与交通融合,将提升能源、交通两大基础行业的低碳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支持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本文梳理了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能源与交通融合...
以能源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与交通融合,将提升能源、交通两大基础行业的低碳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支持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本文梳理了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能源与交通融合的必然性,提出了由动力层、物理层、应用层组成的新型交通能源系统架构;从能源主导、交通主导、能源交通并重等视角,分别剖析了互联电力网、电动化交通、能源交通融合网3种新型交通能源系统形态。在评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典型线路上交通能源系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禀赋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3层结构、3类形态、3种驱动力相结合的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策略,以引导形成清洁低碳、融合高效的新型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研究认为,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创新方向主要包括成套核心装备研制、融合系统构建与运维、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为此建议,推进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能为媒介的现代交通能源系统,创建清洁能源发电‒零碳原料燃料‒电动化驱动的新型交通动力系统,实施集能源、交通属性于一身的交通能源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交通能源系统
互联电力网
电动化交通
能源交通融合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缓解电力危机的节能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明军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9-180,共2页
文摘
针对近几年中国用电空调和高耗能企业的数量剧增,全国大范围内拉闸限电的问题。提出节约电力资源优于开发电力资源的观点。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有集中冷、热负荷的情况下,热电厂实行热电冷三联供;既节约了燃料和一定数量的电力,又可以有效控制用电空调的数量,减少夏季的空调用电负荷。同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力网互联,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对中国现有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热电冷三联供
电力网
互联
节能
Keywords
thermo-electricity is cold three united and supported
power network is interconnected
economize in sources of energy
分类号
TK0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杨勇平
武平
程鹏
师瑞峰
田新首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战略研究”(2021-XZ-22)。
文摘
以能源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与交通融合,将提升能源、交通两大基础行业的低碳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支持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本文梳理了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能源与交通融合的必然性,提出了由动力层、物理层、应用层组成的新型交通能源系统架构;从能源主导、交通主导、能源交通并重等视角,分别剖析了互联电力网、电动化交通、能源交通融合网3种新型交通能源系统形态。在评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典型线路上交通能源系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禀赋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3层结构、3类形态、3种驱动力相结合的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策略,以引导形成清洁低碳、融合高效的新型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研究认为,陆路交通能源系统的创新方向主要包括成套核心装备研制、融合系统构建与运维、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为此建议,推进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能为媒介的现代交通能源系统,创建清洁能源发电‒零碳原料燃料‒电动化驱动的新型交通动力系统,实施集能源、交通属性于一身的交通能源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关键词
陆路交通
交通能源系统
互联电力网
电动化交通
能源交通融合网
Keywords
land transport
transport energy system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
electrified transportation
energy-transport integrated network
分类号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缓解电力危机的节能技术
苏明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杨勇平
武平
程鹏
师瑞峰
田新首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