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穿网络技术构筑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冉云松 陈怡 +2 位作者 刘阳松 赵振强 马先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100,共9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互穿网络技术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M-ABAA),采用FTIR、XPS、SEM、TEM和TG对M-ABAA进行了表征;通过CV、...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互穿网络技术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M-ABAA),采用FTIR、XPS、SEM、TEM和TG对M-ABAA进行了表征;通过CV、EIS和充放电测试考察以M-ABAA为电解质膜组装的CR203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AMPS)∶m(BA)∶m(AA)∶m(AN)=1∶3∶2∶2时,制备的M-ABAA(M2)的离子电导率为0.98 mS/cm,抗拉强度为7.53 MPa,断裂伸长率为90.4%,吸液率为150%,热收缩率为4%。M2与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的正负极材料(LiCoO_(2)、LiMn_(2)O_(4)、LiFePO_(4)、NCM811)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普适性较好。以M2为电解质隔膜,金属锂为负极,分别以LiCoO_(2)和石墨为正极组装成半电池,0.2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3和347.1 mA·h/g,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8%和85.0%;2.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8和239.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膜 互穿网络技术 锂离子电池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穿网络技术构筑的氧化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聚丙烯酰胺-明胶双网络水凝胶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秀琼 廖雨青 +3 位作者 王洪财 李东泽 颜慧琼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9-1318,共10页
为了提高海藻酸盐水凝胶的生物应用性,以氧化海藻酸钠(OSA)为原料,采用互穿网络技术、纤维素纳米晶(CNCs)补强和明胶(GT)表面覆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其中,PAM为聚丙烯酰胺)。通过FTIR、TGA、XRD、SEM、溶胀... 为了提高海藻酸盐水凝胶的生物应用性,以氧化海藻酸钠(OSA)为原料,采用互穿网络技术、纤维素纳米晶(CNCs)补强和明胶(GT)表面覆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其中,PAM为聚丙烯酰胺)。通过FTIR、TGA、XRD、SEM、溶胀性和降解性实验以及细胞相容性测试考察了CNCs含量对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Cs能够与基体中的聚合物产生相互作用力。随着CNCs含量的增加,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的孔隙率下降,力学性能提高,其溶胀率随CNCs含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而生物降解率呈上升趋势,说明CNC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复合水凝胶的物化性能。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展现出较好的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性能。当CNCs的含量为0.5%时(以OSA溶液质量为基准,下同),人骨瘤(MG63)细胞增殖效果最佳,而CNCs的含量为1.5%时,MG63细胞分化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水凝胶 互穿网络技术 纤维素纳米晶 复合水凝胶 生物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膨胀橡胶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侯艳茹 曹春雷 马剑英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5-401,共7页
吸水膨胀橡胶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橡胶材料之一,该种橡胶在具有独特的吸水、止水功能的同时,又保持了橡胶本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已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但是由于橡胶材料和吸水组分材料之间具有的极性差异,使吸水... 吸水膨胀橡胶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橡胶材料之一,该种橡胶在具有独特的吸水、止水功能的同时,又保持了橡胶本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已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但是由于橡胶材料和吸水组分材料之间具有的极性差异,使吸水膨胀橡胶的部分性能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在一些领域中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从吸水膨胀橡胶的吸水、止水机理、制备方法、性能改性手段和具体实际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吸水膨胀橡胶的研究形状,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该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膨胀橡胶 物理共混法 化学接枝法 互穿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制备温敏响应性柞蚕丝织物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佳 王勃翔 +3 位作者 霍雨心 郝旭 刘治梅 程德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了使智能凝胶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互穿网络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壳聚糖季铵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EO纳米纤维,并将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纳米纤维原位改性柞蚕丝织物,以赋予柞蚕丝织物温敏响应性... 为了使智能凝胶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互穿网络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壳聚糖季铵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EO纳米纤维,并将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纳米纤维原位改性柞蚕丝织物,以赋予柞蚕丝织物温敏响应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TG热分析、接触角、SEM测试技术分别测定改性后柞蚕丝织物的分子结构、热性能、亲疏水性及表面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EO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相转变温度在32~33℃,与纺丝原液水凝胶TG分析结果相符合;柞蚕丝表面形成壳聚糖季铵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EO纳米纤维层,且纤维分布均匀;改性后柞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亲疏水性转变,当温度高于45℃,温敏性柞蚕丝织物具有明显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壳聚糖 季铵盐壳聚糖 温敏响应性 柞蚕丝织物 互穿网络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合金相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雪娇 赵晓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448-1451,共4页
在聚合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加入增容剂来改善聚合物合金相容性。早期普遍采用非反应型增容剂,而目前主要是以反应型增容剂为主。改变链结构、利用低分子量化合物、互穿网络技术等也是改善聚合物合金的常用办法。此外,无机纳... 在聚合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加入增容剂来改善聚合物合金相容性。早期普遍采用非反应型增容剂,而目前主要是以反应型增容剂为主。改变链结构、利用低分子量化合物、互穿网络技术等也是改善聚合物合金的常用办法。此外,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合金 相容性 增容剂 互穿网络技术 无机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膨胀橡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焦一凡 高振良 +3 位作者 张为健 刘莉 刘光烨 张保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吸水膨胀橡胶是重要的工程防水材料,其既可以吸水止水,还能膨胀受压止水,而且施工便利,在地下施工、水利工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其内部橡胶基体与高吸水树脂相容性差,常会造成反复吸水后止水效果下降,需要频繁更换产品,甚至带来... 吸水膨胀橡胶是重要的工程防水材料,其既可以吸水止水,还能膨胀受压止水,而且施工便利,在地下施工、水利工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其内部橡胶基体与高吸水树脂相容性差,常会造成反复吸水后止水效果下降,需要频繁更换产品,甚至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吸水膨胀橡胶的制备及改性研究受到关注。文中综述了吸水膨胀橡胶的机理、制备方法及相关改性研究,对吸水膨胀橡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膨胀橡胶 物理共混 化学接枝 互穿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辉 王耀先 程树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综述了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结构改性-可交联活性基团的引入、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引入其它改性树脂、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论述了经二烯丙基双酚A、环氧树脂、聚苯醚等改性后的BT树脂,... 综述了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结构改性-可交联活性基团的引入、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引入其它改性树脂、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论述了经二烯丙基双酚A、环氧树脂、聚苯醚等改性后的BT树脂,其介电性能、耐高温性、加工工艺性及其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等性能的变化。介绍了BT树脂改性发展方向及其在高性能印制电路板(PCB)应用中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 二烯丙基双酚A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温敏凝胶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崔一帆 侯巍 +3 位作者 周千熙 闫俊 路艳华 何婷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78,共5页
为提高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丝胶IPN水凝胶;并以戊二醛(GA)为交联剂,通过浸渍法将IPN水凝胶用于棉织物的改性整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 为提高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丝胶IPN水凝胶;并以戊二醛(GA)为交联剂,通过浸渍法将IPN水凝胶用于棉织物的改性整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热失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拉力机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IPN水凝胶的最低临界溶液温度为30. 79℃;改性棉织物表面和纤维之间形成一层改性凝胶膜,但其结晶2θ角没有偏移;改性棉织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29. 39%、35. 24%和17. 58%,分解温度提高了61.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水凝胶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棉织物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