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主动震源直达波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监测小江断裂带浅层地震波波速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徐荟 刘学军 +1 位作者 王彬 王宝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5,181,共9页
为了监测云南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波波速的连续变化,2006年4月在小江断裂带以西10 km布置了一条长235 m的主动震源浅勘测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观测实验。采用前后互相关技术对直达波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 为了监测云南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波波速的连续变化,2006年4月在小江断裂带以西10 km布置了一条长235 m的主动震源浅勘测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观测实验。采用前后互相关技术对直达波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实验期间,实验点地下介质存在相对波速变化δv/v≈10^-3~10^-2;(2)波速变化随震中距增加迅速减小,这可能反映了较浅层波速变化与较深层相比更剧烈;(3)波速变化和大气压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对波速变化对大气压的敏感系数为10^-6Pa^-1量级;(4)降雨会显著影响波速与气压的关系,降雨前相对波速变化随气压增加而增加,而降雨后相对波速则与气压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主动震源 直达波互相关时延检测 相对波速变化 大气压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辐射时延估计的串联光伏直流电弧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尧 马桐桐 +2 位作者 赵宇初 朱晨 邢云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33-2243,共11页
串联直流电弧故障是光伏系统电气火灾的主要诱因,在系统运维中不仅需要识别电弧故障,更需要确定电弧故障的发生位置。针对光伏串联直流电弧故障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弧电磁辐射信号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的故障定位方法。搭建光伏... 串联直流电弧故障是光伏系统电气火灾的主要诱因,在系统运维中不仅需要识别电弧故障,更需要确定电弧故障的发生位置。针对光伏串联直流电弧故障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弧电磁辐射信号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的故障定位方法。搭建光伏串联直流电弧故障定位试验平台,分析光伏串联直流电弧电磁辐射信号特性,其在电弧产生初期具有明显的脉冲变化特征,且电弧电磁辐射信号强度与电流变化率成正比。通过对比分析,选取性能较为均衡的Vivaldi天线进行电弧电磁辐射信号测量,其带宽为100 MHz~1 GHz。采用4根天线构成的Vivaldi天线阵列进行电弧故障定位,其天线分别位于棱长1 m的正三棱锥顶点。利用最大似然加权算法进行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的加权处理,减少信号噪声影响;同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电弧电磁辐射信号互相关频谱峰值拟合,从而减小频谱计算中栅栏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误差在15%以内,为基于电弧电磁辐射的故障定位策略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串联直流电弧故障定位 Vivaldi宽带天线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平台的水下超声波测距系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庹朝永 王纪婵 卜英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分析了传统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缺点,结合实际运用,设计了一种基于PCI-1714硬件平台,通过高速采样,运用互相关时延估计的算法来确定回波到达时刻的水下超声波测距系统。在该系统的信号处理方面,引入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对采样信号的互... 分析了传统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缺点,结合实际运用,设计了一种基于PCI-1714硬件平台,通过高速采样,运用互相关时延估计的算法来确定回波到达时刻的水下超声波测距系统。在该系统的信号处理方面,引入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对采样信号的互相关计算来估计回波信号的到达时刻;并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组成框图和测距程序的流程图。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地测试,系统测量精度较高,这为水下微地形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测距 PCI-1714 互相关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声学测温中声波飞渡时间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莉 陈励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炉膛内温度分布的实时监测对大型燃煤锅炉的控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声波飞渡时间作为声学测温方法中的重要参数,因炉膛内复杂的燃烧环境而很难精确测量。以国内机组容量为50 MW的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炉膛内背景噪声以及不同频... 炉膛内温度分布的实时监测对大型燃煤锅炉的控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声波飞渡时间作为声学测温方法中的重要参数,因炉膛内复杂的燃烧环境而很难精确测量。以国内机组容量为50 MW的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炉膛内背景噪声以及不同频率的单频信号在炉膛内的衰减特性,从而确定测温中的声波信号频段。并提出采用互相关时延估计法结合希尔伯特变换取包络的方法获得声波飞渡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取包络的方法相比未取包络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测温 声波飞渡时间 衰减特性 互相关时延估计 希尔伯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库气枪震源数据的频域水准比例因子反褶积方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游秀珍 李军 +3 位作者 林彬华 黄艳丹 巫立华 郭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2016年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资料,利用频率域水准因子反褶积方法和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研究水准比例因子及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对反褶积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反褶积法消除不同枪压引起的震源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准比例... 基于2016年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资料,利用频率域水准因子反褶积方法和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研究水准比例因子及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对反褶积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反褶积法消除不同枪压引起的震源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准比例因子越小,反褶积计算后的波形信噪比越小,当水准比例因子取值过小时,走时识别误差较大;(2)台站气枪记录的信噪比越大,走时识别精度越高,参考台记录的信噪比对结果的影响远大于远场台,当远场台记录的信噪比大于10时,走时误差一般小于6ms,而当参考台记录的信噪比为30左右时,走时误差可能达到20ms;(3)气枪震源差异较大时,频域水准反褶积方法去除震源效应的效果较好,而在震源差异较小时,可能引入方法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频率域水准反褶积 互相关时延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川主动源地震波走时变化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自凤 苏有锦 +3 位作者 王宝善 王彬 杨军 李孝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1-597,697,共7页
挑选了2013年以来信噪比较高、数据较为完整的6个宾川主动源接收台站的气枪记录数据,采用互相关时延检测、近场校正等技术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得到以下初步结果:(1)接收台站下方介质存在δv/v≈10^-5-10^-2的相对波速变化;... 挑选了2013年以来信噪比较高、数据较为完整的6个宾川主动源接收台站的气枪记录数据,采用互相关时延检测、近场校正等技术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得到以下初步结果:(1)接收台站下方介质存在δv/v≈10^-5-10^-2的相对波速变化;(2)2014年9月初至10月底,初至波走时变化较平稳,集中在-0.01~0.01s之间变化,且6个台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源 互相关时延检测 气枪信号 走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C-MSSA的变压器局放超声内部定位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钱定冬 宋柯 +2 位作者 谢虎波 任文军 王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共8页
变压器绕组因绝缘故障引发的局部放电危害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目前针对局部放电的超声波外置检测方法受噪声干扰、传播介质等因素影响较大,故本文在变压器绕组中内置8个传感器内部检测局放产生的超声波信号。由于检测到的信号直接... 变压器绕组因绝缘故障引发的局部放电危害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目前针对局部放电的超声波外置检测方法受噪声干扰、传播介质等因素影响较大,故本文在变压器绕组中内置8个传感器内部检测局放产生的超声波信号。由于检测到的信号直接测量法不能反应实际的时延信息,以及传统智能算法定位精度低稳定性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广义互相关法(GCC)和混合策略麻雀算法(MSSA)相结合的超声定位方法。在COMSOL中搭建变压器绕组模型并仿真局放现象,通过GCC算法提取出精确的时延信息。根据时差信息建立超声定位的最优化约束方程,用MSSA算法求解得到局放源的位置信息。仿真结果显示,MSSA算法相较于其他传统智能算法定位误差更小。最后使用一种新型EFPI超声传感器进行变压器绕组局放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定位平均误差为4 cm,比仿真的局放点大2.9 cm,具有工程应用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 局部放电 超声波定位 混合策略麻雀搜索算法 新型EFPI光纤超声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位度量的低速压气机前失速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刘正先 +3 位作者 李孝检 刘洋 李继超 杜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7-333,共7页
轴流压气机流动失稳现象是制约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前失速流动不稳定性演化特征并探究及时有效的失速预警方法,对低速单转子轴流压气机周向八组静压时序信号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度量的压气机前失速特... 轴流压气机流动失稳现象是制约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前失速流动不稳定性演化特征并探究及时有效的失速预警方法,对低速单转子轴流压气机周向八组静压时序信号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度量的压气机前失速特征分析方法。首先发展了时延互相关分析方法,精确捕捉传感器信号间的时滞相位差,分析时延处理后对称信号的时延互相关系数变化特征。其次,基于相关系数提出了一种扰动相位度量,获得了扰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图像,并基于最大扰动相位持续时间分析了前失速阶段时延互相关系数阶段性变化机理和流动不稳定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互相关分析相比,时延互相关分析有效地消除了周向空间位置差造成的时序信号时间滞后相位差,排除了周向空间位置的非物理干扰,更好地呈现压气机前失速流动状态的微观物理特征。提出的扰动相位度量不仅可挖掘流动失稳存在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还能用于检测压气机周向几何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轴流压气机 旋转失速 流动失稳 扰动 时延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采集中观测系统质控技术探讨
9
作者 王庚 蔡存军 +3 位作者 沈远彪 万应明 毛锐强 颜晓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12,357,共7页
在高效地震数据采集中,日采集量可达上万炮。以往基于最小炮检距的初至炮检距方法、线性校正方法及基于线性校正的共炮/检点道集叠加剖面的观测系统质控方法,都因需人工识别炮/检点的偏移而无法满足现场处理质控的时效性要求,且因人工... 在高效地震数据采集中,日采集量可达上万炮。以往基于最小炮检距的初至炮检距方法、线性校正方法及基于线性校正的共炮/检点道集叠加剖面的观测系统质控方法,都因需人工识别炮/检点的偏移而无法满足现场处理质控的时效性要求,且因人工识别标准难以严格统一及视觉疲劳等因素,极易导致局部道漏检。本文在充分分析、对比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自动检测炮/检点偏移的3σ(σ为标准差)标准检测技术,利用3σ标准自动检测共炮/检点道集线性校正叠加与标准参考道的相关延迟时,形成检测报告,极大地提高了观测系统质控效率,有效避免了漏检现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检点位置偏移自动检测 互相关时延 3σ标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