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
陈建华
舒豪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互构视角下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协调整合机制研究 |
温惠淇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交流融合与多元互构:多组学视野下西南文化景观的地域空间格局及其构成关系解析 |
徐辉
刘杰
周容伊
|
《华中建筑》
|
2024 |
1
|
|
4
|
数字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技术与组织互构的理论视角 |
张春满
王秀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构理路 |
杨琴
郭跃
|
《领导科学论坛》
|
2024 |
0 |
|
6
|
互构与显现:跨学科美学视角下Web前端界面设计研究 |
张娜婷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7
|
家国互构、在家女性与民族寓言——抗战电影中“家庭叙事”的流变 |
张莹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8
|
娱乐至死·虚实互构·全景监狱——论《饥饿游戏》中传媒技术的文化影射 |
蒋晓丽
王志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9
|
需求互构视域下大学筹资能力发展研究 |
李洁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0
|
社会主义与人民民主的“双重互构”逻辑——毛泽东“民主新路”探索及其新时代启示 |
陈晓斌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1
|
导入、互构、增能: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互动逻辑 |
成洪波
|
《社会工作》
|
2015 |
13
|
|
12
|
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演变、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基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 |
陈永利
李素敏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19
|
|
13
|
用外语思维抑或是互构式思维 |
丛滋杭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4
|
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互构 |
王克君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5
|
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构 |
任鹏
周莉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
3
|
|
16
|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视角创新与路径建构——以互构性发展为分析框架 |
戚玉
严骏夫
|
《社会工作》
|
2015 |
2
|
|
1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互构”的校本研究 |
赵敏
冯永升
陈功
|
《江苏教育》
|
2020 |
1
|
|
18
|
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互构演化——“1+3”组合实践模式的学理阐释 |
沈新坤
|
《社会工作》
|
2009 |
2
|
|
19
|
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流动:互构性视角 |
汪国华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宗教旅游场域中的人神互构与圣俗交织 |
孙浩然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