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文学批评的隐微修辞
- 1
-
-
作者
沙红兵
-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92,203,共15页
-
文摘
古代文学批评在要求文学创作追求微言曲笔、含蓄褒贬的同时,也往往追求自身的隐微修辞与效果。无论是面对政治权力或文学的社会功能压力,还是表达某种文学主张、意见与评价,隐微修辞都是文学批评规避压力、涵养蕴藉的策略性反应。隐微修辞应用于各种复杂的文学关系,也呈现出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通过材料取舍、谋篇遣词等“笔法”曲传微旨,或假借典故、总集、别集、笺注和评点等侧翼迂回,寄托抑扬,或将散见于不同之处的批评见解并置以形褒贬,或寓规于颂,反言以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如何在较广泛的社会心理期待的基础上恰当解读文学批评的深微之意,也需要开放式的批评共同体的商量培养。
-
关键词
隐微修辞
曲笔微旨
借事抑扬
互文见意
寓规于颂
-
Keywords
subtle and implicit rhetoric
allusion with implicit and oblique expression
praise and criticism via minor events
int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implied discipline via eulog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