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的仿拟 意的承传——厄普代克的小说《S .》与《红字》之互文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靳涵身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8-61,共4页
厄普代克的"《红字》三步曲"之《S.》与其原型《红字》有着广泛而紧密的互文联系。通过对二者的互文研究,可以在厄普代克身上发现来自霍桑的灵感与影响。强烈的互文特色使我们感到,从《红字》的时代至今,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 厄普代克的"《红字》三步曲"之《S.》与其原型《红字》有着广泛而紧密的互文联系。通过对二者的互文研究,可以在厄普代克身上发现来自霍桑的灵感与影响。强烈的互文特色使我们感到,从《红字》的时代至今,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性与宗教的观念并未改变,妇女仍然处于男权主义的压迫之下。美国人仍然需要摆脱过去,重塑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S. 红字 互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彼得堡的大师》中的忏悔与反思——基于库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互文性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蔡圣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库切的小说《彼得堡的大师》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互文关系,这一点在许多前人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作为白人知识分子和当代文学巨匠的库切,其书写特征极具流散性,小说多体现为对殖民史的忏悔和反思。库切... 库切的小说《彼得堡的大师》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互文关系,这一点在许多前人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作为白人知识分子和当代文学巨匠的库切,其书写特征极具流散性,小说多体现为对殖民史的忏悔和反思。库切通过模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从小说的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小说的历史语境与话语挑战、针对历史事实的质疑,以及话语权人的忏悔与反思等四个方面,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替话语权者做进一步的忏悔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魔》 《彼得堡的大师》 互文研究 忏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祥瑞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9,共5页
文章从对"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探究开始,将它析义为二,一是"在中国研究音乐美学",二是"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从前者引出了"处所"概念,从后者引出了"对象"概念。全文主要集中在对&qu... 文章从对"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探究开始,将它析义为二,一是"在中国研究音乐美学",二是"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从前者引出了"处所"概念,从后者引出了"对象"概念。全文主要集中在对"处所"对中国学者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规定性的考察上。考察的结论是,在中国这个处所研究音乐美学应该采取"互文本性历史研究",从中国的问题意识出发首先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史,以此获得一种眼光再回头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处所 对象性客观化 意向性客观化 本性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玲土改叙事与新时期以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阎浩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与周立波《暴风骤雨》不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新时期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既基本遵从,又有许多重要突破。其具体艺术描写,客观上解构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对"地主"与"恶霸"概念的有意焊接。后来其他作家的... 与周立波《暴风骤雨》不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新时期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既基本遵从,又有许多重要突破。其具体艺术描写,客观上解构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对"地主"与"恶霸"概念的有意焊接。后来其他作家的土改叙事在地富子女形象塑造等方面对丁作有正面呼应。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初刊本仍有许多突破性描写,但其重写本却有意向既有主流意识形态靠拢。该作未能终篇有其复杂原因,新时期以后主流意识形态内涵调整所致土改叙事的尴尬,是其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土改叙事 主流意识形态 互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