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感谐振的GIL出线互感器误差校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磊 史苏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6,42,共6页
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条件下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校验中,谐振电源系统的选配、组合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介绍了使用组合可调电抗器解决长距离GIL升压的电源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工频谐振下相对失谐度的概念,... 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条件下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校验中,谐振电源系统的选配、组合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介绍了使用组合可调电抗器解决长距离GIL升压的电源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工频谐振下相对失谐度的概念,并对制约电压增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使用二次压降测试仪进行误差校验,给出了重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试验步骤。最后,以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GIL出线互感器误差现场检测试验为例,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解决长距离GIL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校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出线互感器误差校验 可调电抗器 相对失谐度 电压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电磁式互感器误差测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齐盟 李开成 +2 位作者 孙健 朱鹏 何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7,72,共5页
由于传统的互感器误差测量装置,其智能化程度比较低且测量精度不够高,故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电磁式互感器误差测量新技术。设计的互感器误差测量仪可在现场或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比较从标准互感器与待测互感器所采集的信号,完成对互感器... 由于传统的互感器误差测量装置,其智能化程度比较低且测量精度不够高,故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电磁式互感器误差测量新技术。设计的互感器误差测量仪可在现场或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比较从标准互感器与待测互感器所采集的信号,完成对互感器误差的测量。设计的程控放大电路对原始信号进行幅值的调节,低通滤波器使输入AD转换器的信号为有效的基波信号,并兼顾其整体的抗干扰性能。采用DSP作为核心控制器,其反序间接寻址等特性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FFT运算,得出待测互感器的比差和相角误差。采用这种互感器误差测量仪可以提高效率,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误差测量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 比差 相角误差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嘉 《广东电力》 2008年第6期35-36,52,共3页
电压互感器是电能计量装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际误差的大小对企业的效益影响很大。为此,介绍了一种用Excel电子表格来计算在实际运行时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方法,计算实例的结果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 EXCEL电子表格 电压互感器负载 电压互感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误差矢量代数分析法
4
作者 穆小星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10期1263-1267,共5页
针对目前互感器相关参考书中电磁式CT误差模型采用向量几何法进行建模,存在的理论与逻辑性不强、结论模糊、表述不清晰等问题,通过电磁式互感器CT等效电路模型,依据电路及计量误差理论,采用矢量代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互感器复(数)误差数... 针对目前互感器相关参考书中电磁式CT误差模型采用向量几何法进行建模,存在的理论与逻辑性不强、结论模糊、表述不清晰等问题,通过电磁式互感器CT等效电路模型,依据电路及计量误差理论,采用矢量代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互感器复(数)误差数学模型;通过复(数)误差不同代数表达式,合理引申出互感器比差、角差理论公式,据此对电磁式CT误差特性及影响因素、运行条件下误差影响量及对电能计量产生的附加误差进行了定量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矢量代数建模及分析法简单、严谨,逻辑性强,对电磁式VT、VT二次回路压降分析也同样适用,是对电磁式互感器误差理论的完善,也是互感器"低校高"误差间接测量法及计算机误差仿真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误差 误差模型 CT 比差 角差 阻抗角 矢量代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变电站中互感器的误差试验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家恒 李东 +3 位作者 丁宪勤 赵吉福 郑磊 韩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1,135,共5页
针对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中电流、电压互感器计量误差测试困难的问题,根据不同GIS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现场试验方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GIS中的互感器误差试验难题。同时介绍了在误差试验时,所需要的电器开... 针对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中电流、电压互感器计量误差测试困难的问题,根据不同GIS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现场试验方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GIS中的互感器误差试验难题。同时介绍了在误差试验时,所需要的电器开关的操作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组合电器:互感器:计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自动换挡的互感器负载箱校验装置设计
6
作者 梁捷 《农村电工》 2021年第7期27-28,共2页
1研制背景互感器负载箱是在互感器误差校验中提供模拟负载的辅助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所用校准设备通常是负载箱自动校验装置。校准的主要过程是由负载自动校验装置输出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然后通过采样负载箱两端的电流和电压,计算... 1研制背景互感器负载箱是在互感器误差校验中提供模拟负载的辅助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所用校准设备通常是负载箱自动校验装置。校准的主要过程是由负载自动校验装置输出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然后通过采样负载箱两端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实际负载值并与负载箱标示值做比较,计算两者之间的误差。整个校准过程应根据被测试负载值数量级的变化切换到不同挡位。由于被校准负载箱通常具有多个负载值挡位,则校验时被校准负载箱需随校准方案调节挡位,该操作通常由检测人员手动进行,过程繁琐冗余,效率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验装置 负载箱 互感器误差 辅助设备 自动校验 自动换挡 校准设备 模拟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模式下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监控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9-125,共7页
针对当前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控方法,由于电压互感器受到电网运行环境影响,存在电能表计量误差率高,监控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智能制造模式下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控方法。分别从电能表误差、电流互感器运行误差、电压互感器运行误差、... 针对当前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控方法,由于电压互感器受到电网运行环境影响,存在电能表计量误差率高,监控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智能制造模式下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控方法。分别从电能表误差、电流互感器运行误差、电压互感器运行误差、二次回路误差、线路工况与电网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设计协议适配方案,并基于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控和在线校验具体需求,设计在线监控与校验方案,设置监控与校验运行程序。采集计量装置状态和运行数据并分析其误差,监控超出门限故障信息,发出警报,并在线校验。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装置异常,与文献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识别准确度一直保持在94%左右,识别准确度高,且其电表计量误差率最低,始终未超过3%,在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控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模式 电能计量装置 回路误差 互感器误差 在线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高压计量箱误差影响量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凌 侯兴哲 周华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1-45,60,共6页
国内对三相高压计量箱的误差校准一般采用单相校验法,这种评定方法不符合实际运行工况,测定的误差并未考虑三相电流、电压回路在励磁状态下的相互影响。本文介绍了采用三相电流、电压法对三相高压计量箱的误差影响量进行测定。通过统计... 国内对三相高压计量箱的误差校准一般采用单相校验法,这种评定方法不符合实际运行工况,测定的误差并未考虑三相电流、电压回路在励磁状态下的相互影响。本文介绍了采用三相电流、电压法对三相高压计量箱的误差影响量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了规律性的结论。探讨了对互感器组合误差的影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对检测和控制三相高压计量箱误差相互影响,指导和改进产品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高压计量箱 励磁 误差影响量 互感器组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隐患 被引量:6
9
作者 徐习东 雒铮 方愉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87-89,96,共4页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大,接地故障导致的零序电流也逐渐增加,而目前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消除零序电流时,均未计及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存在误动的可能。分析了当变压器电源侧发生区外接地故障时,各序电流的分布及大小,以及此时变压器差...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大,接地故障导致的零序电流也逐渐增加,而目前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消除零序电流时,均未计及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存在误动的可能。分析了当变压器电源侧发生区外接地故障时,各序电流的分布及大小,以及此时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穿越电流及差动电流,指出了目前差动保护的隐患,提出了采用零序制动来消除该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差动保护 电流互感器误差 零序电流 零序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零差保护相关技术探讨及主变跳闸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卓枕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99,共2页
针对一起主变零差保护误动事故,利用保护装置记录的主变冲击励磁涌流波形,对零差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误差和稳态误差进行分析,并探讨变压器零差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的配置要求, 认为变压器零差保护用各侧电流互感器的暂态和稳态特性一... 针对一起主变零差保护误动事故,利用保护装置记录的主变冲击励磁涌流波形,对零差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误差和稳态误差进行分析,并探讨变压器零差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的配置要求, 认为变压器零差保护用各侧电流互感器的暂态和稳态特性一致性对提高零差保护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零差保护 电流互感器暂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章 变压器
11
《农村电工》 1994年第2期6-11,共6页
1、变压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怎样应用? 答: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传递电功率的电器。 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当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加上交流电压后,一次线圈便有励磁电流通过,这个励磁电流... 1、变压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怎样应用? 答: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传递电功率的电器。 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当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加上交流电压后,一次线圈便有励磁电流通过,这个励磁电流便在铁芯中产生一个交变磁通ψ_M,由于磁通ψ_M的作用,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由于一、二次线圈的匝数不同,所以感应出的电动势也不相同,起到了改变电压的作用。二次侧接上负载后,便有二次电流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绝缘 交变磁通 铁芯 交流电压 二次电流 电流互感器 励磁电流 互感器误差 并列运行 电磁感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计量管理的“三标”
12
作者 陈丽萍 《农电管理》 2013年第S1期73-73,共1页
实施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长效增长。技术标准化运行管理周检和轮换。加强计量运行管理,根据规程进行周期校验和轮换。加大对电能表检验、二次压降及综合误差测试,... 实施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长效增长。技术标准化运行管理周检和轮换。加强计量运行管理,根据规程进行周期校验和轮换。加大对电能表检验、二次压降及综合误差测试,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要求的二次负荷范围内,均可以用准确度等级来控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压降所造成的误差,无法直接用准确度来衡量,在计量综合误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互感器误差互补或采用二次导线电压误差补偿器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计量综合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计量 综合误差 二次压降 电能表检验 计量表 准确度等级 电流互感器 互感器误差 周检 企业经营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or array calibration for uniform rectangular array in presence of mutual coupling and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13
作者 王鼎 姚晖 吴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228-2239,共12页
The sensor array calibration methods tailored to uniform rectangular array(URA)in the presence of mutual coupling and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were addressed.First,the mutu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URA was studied,... The sensor array calibration methods tailored to uniform rectangular array(URA)in the presence of mutual coupling and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were addressed.First,the mutu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URA was studied,and then a set of steering vectors corresponding to distinct locations were numerically computed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time-disjoint auxiliary sources with known directions.Then,the optimization modeling with respect to the array error matrix(defined by the product of mutual coupling matrix and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matrix)was constructed.Two preferable algorithms(called algorithm I and algorithm II)were developed to minimize the cost function.In algorithm I,the array error matrix was regarded as a whole parameter to be estimated,and the exact solution was available.Compared to some existing algorithms with the similar computation framework,algorithm I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potentially 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URA's error matrix,thus,the calibration precision was obviously enhanced.In algorithm II,the array error matrix was decomposed into two matrix parameters to be optimized.Compared to algorithm I,it can further decrease the number of unknowns and,thereby,yield better estimation accuracy.However,algorithm II was incapable of producing the closed-form solution and the iteration operation was unavoidable.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novel algorithms compared to some existing calibration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calibration uniform rectangular array (URA) mutual coupling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closed-form solution Newton-type it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