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与价值意蕴 |
高永久
杨龙文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2
|
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叶欣
陈偲锦
陈莉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进路——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为例 |
苟爽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路径选择——以四川成都三个社区为例 |
赵罗英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5
|
防范与联合:清中期芒市土司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与共同体样态 |
刘建莉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情感治理研究——以广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例 |
韩勇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互嵌式竞合:理解地方政府间复杂决策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
锁利铭
贾小岗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路径--以贵州省为例 |
李永皇
赵潜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以呼和浩特民族互嵌式社区三顺店治理为例 |
李雪玲
白晓梅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
10
|
从竞生走向共生:六堡茶传承中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互嵌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四 |
郝国强
李星莹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
11
|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研究 |
郑长德
|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2
|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嵌式发展路径——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视角 |
刘利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3
|
清朝改土归流与土司地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演进 |
马亚辉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共建多民族互嵌式家园 |
陈娅
|
《村委主任》
|
2024 |
0 |
|
|
15
|
西部“小个专”法人互嵌式发展的武汉实践——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研究 |
郭俊
李安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6
|
榫卯联结: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传统文化根基 |
红梅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7
|
空间视角下城市多民族社区互嵌式治理研究 |
卢爱国
陈洪江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2
|
|
|
18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为什么要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 |
袁淑玉
王震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
19
|
基于国外现代学徒制经验的校企互嵌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沈澄英
张庆堂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20
|
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 |
来仪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