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你扫我还是我扫你:移动支付中的微观互动秩序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荣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本文从货币的实用主义解释路径出发,分析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的支付互动现象:顾客如何判断是由卖家扫描他们的二维码进行收款,还是由他们扫描卖家的二维码进行付款,即所谓的“你扫我还是我扫你”问题。通过对乡... 本文从货币的实用主义解释路径出发,分析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的支付互动现象:顾客如何判断是由卖家扫描他们的二维码进行收款,还是由他们扫描卖家的二维码进行付款,即所谓的“你扫我还是我扫你”问题。通过对乡镇菜市场、小城市超市和大城市连锁便利店三个典型交易场景的录像分析,本文细致考察了卖家使用二维码、扫码枪和扫码仪三种收款媒介时,扫码方向互动秩序的达成过程。研究发现,二维码和扫码枪具有清晰的可见性和可理解性,使顾客容易判断扫码方向。而扫码仪则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支付问题,导致顾客需向卖家询问和协调扫码方向。本文展现了支付设备、交易情境和使用者特征介入移动支付的互动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新的交易互动秩序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互动秩序 二维码扫码方向 货币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涂尔干到戈夫曼:仪式与秩序观念的继承发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晴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涂尔干的社会学是戈夫曼的重要思想来源,两者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戈夫曼基本上采取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尽管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者。涂尔干对戈夫曼的影响最明显地体现在后者将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视作一种仪式,这种世俗仪式观主要... 涂尔干的社会学是戈夫曼的重要思想来源,两者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戈夫曼基本上采取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尽管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者。涂尔干对戈夫曼的影响最明显地体现在后者将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视作一种仪式,这种世俗仪式观主要源自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戈夫曼还通过不同的维度探讨互动系统的道德性,诸如运作共识、自我及其神圣性、无关联性原则以及个体的自我救赎等,这些都表明戈夫曼的社会学充满人文与道德情怀。涂尔干主要探讨规范性的制度秩序,而戈夫曼探讨的是面对面的互动秩序,他们在不同层面回答了"秩序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社会学问题。倘若涂尔干是为社会学学科立法,那么戈夫曼则是为面对面互动领域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剧论 实证主义 世俗仪式 互动伦理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功能主义:欧文·戈夫曼的微观社会学取向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晴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欧文·戈夫曼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面对面互动系统是其研究对象,微观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欧文·戈夫曼与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欧文·戈夫曼的学术传承以及他的拟剧论都不乏功能主义... 欧文·戈夫曼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面对面互动系统是其研究对象,微观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欧文·戈夫曼与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欧文·戈夫曼的学术传承以及他的拟剧论都不乏功能主义的要素,而且他早期的思想内核主要源自迪尔凯姆、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以功能主义为研究取向的社会人类学家。欧文·戈夫曼的功能主义可被称为"互动功能主义",它强调互动仪式和道德伦理,这两者构成了维持互动秩序均衡的两大基石。互动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包含三个要素,即需要、沟通系统和道德规范。欧文·戈夫曼还探讨了互动系统的仪式要求和系统要求,从而对互动实践进行形式化的微观功能主义分析。大体而言,互动功能主义可被视为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某种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微观社会学 功能主义 拟剧论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戈夫曼的互动研究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晴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个体主义主张以个体行动者的视角解释社会现象。戈夫曼关于拟剧表演、策略性互动以及互动仪式的阐述表明他采取以个体为取向的研究立场。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戈夫曼并非个体主义者。其理由包括:认为个体并非社会学分析的核心单元;以... 个体主义主张以个体行动者的视角解释社会现象。戈夫曼关于拟剧表演、策略性互动以及互动仪式的阐述表明他采取以个体为取向的研究立场。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戈夫曼并非个体主义者。其理由包括:认为个体并非社会学分析的核心单元;以互动秩序为研究导向,而互动秩序具有不同于个体的突生性;将秩序定性为一种对共享的期待和承诺的产物,即互动秩序是自成一体的独立系统,它是在面对面互动的进程中达成的。从微观互动研究的基本分析单元、互动秩序的突生性及其互动式达成等分析立场来看,戈夫曼既不是个体主义者,也不是整体主义者。他采取关系主义的视角研究互动系统,这种视角可谓一种主体间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面对面互动 互动秩序 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绝望:欧文·戈夫曼的人性论与秩序观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晴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54,共10页
个体化世界中的自我、互动与秩序是欧文·戈夫曼著述的核心主题,互动秩序是他毕生阐释的对象。通过描述公民社会中神圣的自我和全控机构中遭亵渎的自我,戈夫曼呈现了自我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保全自我的诸种努力,进而批评现代工业社... 个体化世界中的自我、互动与秩序是欧文·戈夫曼著述的核心主题,互动秩序是他毕生阐释的对象。通过描述公民社会中神圣的自我和全控机构中遭亵渎的自我,戈夫曼呈现了自我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保全自我的诸种努力,进而批评现代工业社会里人的存在状态。拟剧论是个体遭遇的现代性困境的另类表述,拟剧表演既是一种现代性反应,亦是商品化世界中自我的救赎与抗争方式。戈夫曼关于日常仪式与世俗宗教的论述表明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敏感性,互动责任与伦理是维系面对面互动系统的重要基石。戈夫曼持较为整全的人性观:个体表现出理性、算计的一面,他们为私利进行欺诈和表演,这充分体现出丛林法则下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个体也彼此以神圣客体相待,在人际互动中给予仪式关照。戈夫曼对人性并不抱着悲观的论调,这种人性观亦构成其互动秩序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剧论 世俗仪式 面对面互动 人性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夫曼与情境社会学:一种研究取向的阐释性论证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晴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欧文·戈夫曼的社会学将情境视为互动秩序的基本运作单元,情境是自成一体的社会事实,它本身构成分析的对象。情境具有外在性与强制性,共享的情境定义维持着现实的一致性,同时它亦是在面对面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框架分析阐明了行动者... 欧文·戈夫曼的社会学将情境视为互动秩序的基本运作单元,情境是自成一体的社会事实,它本身构成分析的对象。情境具有外在性与强制性,共享的情境定义维持着现实的一致性,同时它亦是在面对面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框架分析阐明了行动者对日常经验的理解是如何被结构化的,调音和编造表明现实亦是正在进行中的主体间建构。关于戈夫曼的情境观通常存在两种阐释:结构主义和行动主义。前者认为戈夫曼持情境决定论的立场,情境是宏观的、非构成性的;后者认为情境是微观的、生成性的。事实上,戈夫曼并非情境主义者,情境中的个体通过互动生成权宜性的规范和意义阐释,意义和秩序源自促成性约定的承诺或运作共识;同时,经验、认知以及与身份相应的行为模式亦受情境外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社会学 情境定义 符号互动 框架分析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的越轨者:戈夫曼论污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晴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欧文·戈夫曼以拟剧论为基础对污名现象进行互动分析,他尤为关注污名管理的技术与策略,试图将不同污名的情境结构置于统一的框架,并以关系性的语言加以描述。在戈夫曼看来,每个人的身份都可能遭遇污名,进而威胁自我的呈现。通过聚... 欧文·戈夫曼以拟剧论为基础对污名现象进行互动分析,他尤为关注污名管理的技术与策略,试图将不同污名的情境结构置于统一的框架,并以关系性的语言加以描述。在戈夫曼看来,每个人的身份都可能遭遇污名,进而威胁自我的呈现。通过聚焦于遭贬抑的社会身份,戈夫曼探讨了污名化进程,认为污名是社会建构的身份过程。正常人与污名者不是根本不同的类别,而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视角,它涉及普遍存在的双重角色之社会过程。污名并非绝对的本质观念,正是社会与文化赋予遭贬抑的属性。正常人与污名者之间构成一个连续统,污名者是正常的越轨者,戈夫曼由此质疑越轨社会学的内在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污名 社会越轨 印象管理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阶序与道德:戈夫曼被忽略的遗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晴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28,共10页
欧文·戈夫曼以公共场所的面对面互动为研究对象,以"互动秩序何以可能"作为毕生之问。人们通常认为,戈夫曼忽略权力、分层、政治、阶级以及社会变迁等主流社会学关注的议题。事实上,戈夫曼以隐性的方式分析权力、权威和... 欧文·戈夫曼以公共场所的面对面互动为研究对象,以"互动秩序何以可能"作为毕生之问。人们通常认为,戈夫曼忽略权力、分层、政治、阶级以及社会变迁等主流社会学关注的议题。事实上,戈夫曼以隐性的方式分析权力、权威和不平等的微观运作机制。他关于污名、全控机构、性别设置等论述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分化、机构设置、阶序等级及其对人际互动的影响,从而反映出现代性条件下个体真实的生存困境。戈夫曼的框架分析思想亦体现出社会变迁的观念。戈夫曼创造了一套微观政治学,也即个人化的政治或身体政治,强调面对面互动系统与微观权力生产之间的关系。总之,戈夫曼的社会学不乏关于权力与抗争、互动阶序与等级结构、社会机构与制度变迁以及互动伦理与政治道德等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面对面互动 权力 阶序等级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