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话语实践中的意义互动与磋商——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立华
孙炬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42-4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BXW031)的阶段成果
-
文摘
话语实践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实践中交际双方的话语互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身份的建构、磋商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交际双方的主体身份被建构起来。本研究在建构主义话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探讨了话语实践中交际双方的意义互动过程。研究认为,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以及权力与亲近度是话语互动的基础。对话语互动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话语背后不同社会机制的运作过程,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观察不同文化间个体或是机构身份的建构过程。
-
关键词
话语互动
互动社会语言学
协商
-
Keywords
discourse interaction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
negotiation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方法:实践指南》述评
- 2
-
-
作者
王寰
赵蓉晖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世界语言政策综合资源库建设及比较研究"的资助
-
文摘
一、引言
语言政策与规划(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LPP)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该领域在产生之初就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散落于各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在不断充实LPP理论与实践的同时,也需要收集、汇总和提炼。
-
关键词
研究者
语言政策
LPP
语言意识形态
互动社会语言学
实践指南
-
分类号
H002-5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