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联合体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演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帅 武博 +1 位作者 陈颖 俞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30,共5页
研究联合体以其对区域研发资源的有效整合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驱动力量,从而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与发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RJVs和RIS互动演化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区域创新政策对RIS发展所产生的创新引力,以及区域系统内RJVs运行对现有... 研究联合体以其对区域研发资源的有效整合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驱动力量,从而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与发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RJVs和RIS互动演化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区域创新政策对RIS发展所产生的创新引力,以及区域系统内RJVs运行对现有研发资源整合效应是否协调一致。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运用一元回归、主成分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得出如下结论:RJVs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高端科技人才储备;区域创新体系在滞后1期对RJVs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并且RJVs产业产出在滞后1期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各要素的投入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联合体 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政策 互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制造业 投入产出分析 互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演化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付丹 刘拓 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1-63,共3页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HIC)与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之间互动演化的布鲁塞尔模型(Brusselator Model)。通过对该模型稳定性的定量分析,阐明了两者之间存...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HIC)与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之间互动演化的布鲁塞尔模型(Brusselator Model)。通过对该模型稳定性的定量分析,阐明了两者之间存在互动演化关系,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细致结构与互动演化。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系统 耗散结构 互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的动力——基于创新与吸收能力的互动演化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朱俊杰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8,共8页
笔者以2000—2014年29个省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对创新能力、吸收能力的内部动力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内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创新投入与科技产出的互动形... 笔者以2000—2014年29个省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对创新能力、吸收能力的内部动力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内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创新投入与科技产出的互动形成了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人力资本及创新开放程度的互动形成了吸收能力的内在动力;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在长期中的互动演化是区域创新的动力根源。进一步分析区域创新动力空间差异,笔者认为要保持区域创新持续动力,需要实施差异化的创新路径,并在保持创新政策连续、增加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区域开放度、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 吸收能力 互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研究——基于剔除进口影响后的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明磊 田喜洲 张伟 《西部论坛》 2011年第3期74-81,共8页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技术联系不断加强,已经进入了高度互动关联的阶段。应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各自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投入产出分析 完全消耗系数 技术联系 互动演化 新型生产性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动力学的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义乌商圈”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62,84,共12页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社会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尝试性地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社会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尝试性地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熟再发展期转换与递演。最后,以"义乌商圈"为例,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与模型,由此进一步揭示了"义乌商圈"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协同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产业集群 协同演化互动 演化动力学 “义乌商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与交通系统动力演化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海松 张殿业 +1 位作者 沈犁 张东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22-2624,共3页
城市是具有自组织模式的大型耗散系统,经济和交通是其最重要的两个子系统,两者作为城市的动力系统,有明确的动力演化过程,在互动演化的进程中促进城市发展。在城市自组织模式的条件下加入政府干预的他组织因素,以系统稳定性发展为前提,... 城市是具有自组织模式的大型耗散系统,经济和交通是其最重要的两个子系统,两者作为城市的动力系统,有明确的动力演化过程,在互动演化的进程中促进城市发展。在城市自组织模式的条件下加入政府干预的他组织因素,以系统稳定性发展为前提,构建经济与交通的互动演化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模拟,实现在均衡动力、交通动力、经济动力三种模式下的演化进程仿真,以此探明两者之间的互动演化机制,对了解不同条件下的城市发展进程、预测未来城市发展走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交通 互动演化 微分方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科学管理互动论的文化创意互动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湛 徐绪松 程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8,共4页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复杂科学管理互动论(简称CSM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创意互动观。文化创意互动观认为,互动是产生创意的动力源,互动的结果是涌现,互动的方式是...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复杂科学管理互动论(简称CSM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创意互动观。文化创意互动观认为,互动是产生创意的动力源,互动的结果是涌现,互动的方式是循环互动,并构建了一个互动演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复杂科学管理 文化创意互动 循环互动 互动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推乡村振兴: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核心价值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3,共6页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其在助推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难题,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产业生态圈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以旅游业为...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其在助推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难题,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产业生态圈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以旅游业为依托平台,多产业协同并具有'生物圈'特性的'产业命运共同体',其发展理念和内在发展特点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进一步地,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分布-互动-竞争-演化模型指出在乡村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产业生态圈 乡村旅游 价值 分布-互动-竞争-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