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动式治理:社区公共服务的共同生产机制--以天津市朝阳里社区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傅利平 陈琴 许凯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67-80,169,共15页
共同生产是解决社区公共服务中公众需求多样性和政府资源供给有限性矛盾的应然选择。已有研究侧重于对共同生产功能的分析,缺少对其互动过程与机制的关注。以天津市朝阳里社区为例,通过构建“价值-资源-互动”分析框架,来剖析社区公共... 共同生产是解决社区公共服务中公众需求多样性和政府资源供给有限性矛盾的应然选择。已有研究侧重于对共同生产功能的分析,缺少对其互动过程与机制的关注。以天津市朝阳里社区为例,通过构建“价值-资源-互动”分析框架,来剖析社区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的内在机制。社区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是一种以志愿者组织为主体、居委会进行组织、党员下沉进行制度引领与志愿服务力量补充的公共服务生产模式。该模式基于公共价值共生、资源吸纳整合与互动式行动网络三重路径生成,是一种以社会为基础、行政起支持,高度强调行政与社会力量互补嵌入的互动式治理模式。社区公共服务的共同生产机制为我国社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治理 社区公共服务 共同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冲突限制与优化策略——互动式治理理论视角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亮 李文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7,共14页
互动式治理理论作为厘清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分析视角,有明确的结构特征与要义指向,能够促进大学与城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集群空间。借助这一理论分析视角,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互动式治理理论作为厘清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分析视角,有明确的结构特征与要义指向,能够促进大学与城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集群空间。借助这一理论分析视角,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契合为耦合并进的治理命运共同体,呈现互涉共生的创新驱动、互补嵌入的结构化运行以及互为依据的价值目标指向等关系特征。面向未来,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互动式发展需要努力在消解角色冲突、结构性矛盾以及价值差异等困境基础上,明确治理行动体间的角色要求,形成互动有序的行动交往机制,打造和谐民主的善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集群 城市互动 互动式治理理论 高质量发展 互动关系 冲突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扶贫中多方协作的互动式治理——一个乡村创客项目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彭云 韩鑫 顾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6-177,共12页
社会扶贫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基层社区组织和纯市场化组织建立网络型协作关系,其行动协调有赖于互动式治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新治理范式,互动式治理致力于推动国家行动者、市场主体和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制度化互... 社会扶贫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基层社区组织和纯市场化组织建立网络型协作关系,其行动协调有赖于互动式治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新治理范式,互动式治理致力于推动国家行动者、市场主体和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制度化互动,让社群机制、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以互补增强的方式嵌入在一起,从而在公共治理中发挥协同之效。其中,国家行动者发挥合法化和元治理的作用,助推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社会公益组织扮演着跨界者的角色,同多层级、多部门的国家行动者以及社会行动者和市场行动者进行互动;本土的市场行动者和基层自治组织利用其经济信息与社会资本优势,促成关系型契约的制度化。以社群机制为主导,让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发挥补充作用,互动式治理的形成才能理顺社会扶贫实践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行动逻辑,真正达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大扶贫"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扶贫 互动式治理 民间组织 社群治理 关系型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治理及其实现路径——L县政府的扶贫工作调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田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43-50,共8页
互动式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向下的一项重要议题,也是地方政府基层治理实践中“治理有效”的一种策略性行为。在L县的贫困治理过程中,以权力运作中的互动来实现内部的交互及“上下联结”、以利益链接中的互动来推动与社会主体的“... 互动式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向下的一项重要议题,也是地方政府基层治理实践中“治理有效”的一种策略性行为。在L县的贫困治理过程中,以权力运作中的互动来实现内部的交互及“上下联结”、以利益链接中的互动来推动与社会主体的“互联互通”、以民主网络中的互动来增进基层治理中的“合作共进”。这种治理方式达成的动因既是多方主体协同行动中利益均衡实现的推动,也是“基层治理有序”目标导向的要求。但是扶贫资源分配失衡下的“利益争夺”以及逐利化行为所导致的消极互动都影响到了地方政府互动式治理的有效策略。因而,为推进当前贫困治理的进度,就需要推动地方政府、当地企业和贫困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耦合以及建构“分利秩序”,以此来实现互动式治理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 互动式治理 分利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L村饮水工程的个案
5
作者 李潘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3-86,共4页
互动式治理范式的兴起为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宽了新的思路。以L村饮水工程为个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材料,对L村饮水工程这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组织、基... 互动式治理范式的兴起为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宽了新的思路。以L村饮水工程为个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材料,对L村饮水工程这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以及村民等多方行动者间的网络建设和互动协同。这一项目的运作实施不仅创新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为互动式治理范式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本土经验,也深化了互动式治理理论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治理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多方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地方主体”互动逻辑及其实践理路 被引量:9
6
作者 闫春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8,共6页
在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失灵的背景下,研究"地方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互动式治理"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地方主体的互动逻辑及其实践理路,发现本地公司生态精英及其适用技术的有效运用,当地民众... 在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失灵的背景下,研究"地方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互动式治理"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地方主体的互动逻辑及其实践理路,发现本地公司生态精英及其适用技术的有效运用,当地民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环境治理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地方主体双向互动中完成的环境治理工作摆脱了"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和工作低效的难题,扩展了"政府主导"单一角色的治理困境,实现了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互动式治理 地方主体 适用技术 地方性生态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