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英译:一个意识形态的考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作友 张丁慧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25,共10页
意识形态与翻译呈现一种复杂的制约与建构关系,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动机、选材和策略,翻译实践对意识形态也起到一定的建构作用。《文心雕龙》英译是一场关于意识形态和翻译的历史博弈。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宇文所安试图重新创立一种话... 意识形态与翻译呈现一种复杂的制约与建构关系,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动机、选材和策略,翻译实践对意识形态也起到一定的建构作用。《文心雕龙》英译是一场关于意识形态和翻译的历史博弈。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宇文所安试图重新创立一种话语体系,并在这种独特的话语实践中重新建构中国文学的图景,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独特风貌,而杨国斌借助《大中华文库》所凝聚的国家意志力,着力在恢复刘勰文学观和人生哲学的同时,传播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心雕龙》英译 互动与博弈 宇文所安 杨国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统购统销视域下国家与农民关系(1953—1956)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程节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7-63,78,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出台并强力实施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由此引起农民强烈的反应并形成农民与国家之间紧张的互动和博弈。这种互动和博弈主要表现为国家统购统销与农民自由之间的矛盾,高征购引发农民"粮食恐...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出台并强力实施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由此引起农民强烈的反应并形成农民与国家之间紧张的互动和博弈。这种互动和博弈主要表现为国家统购统销与农民自由之间的矛盾,高征购引发农民"粮食恐慌"的危机,强迫命令风导致农村干群关系尖锐对立。在农民微弱且坚韧持久的利益表达压力下,国家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统购统销政策,并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实现双方的"利益整合",冲突得以调适和纾解。国家与农民的互动和博弈,不仅折射出国家尊重农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所做的不懈努力,也为当今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国家与农民关系 互动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